APP下载

如何提高建筑结构试验课程的教学效果

2014-07-21葛文杰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29期
关键词:综合能力学习土木工程

摘要:建筑结构试验是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作为大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接受综合能力训练的重要环节之一,与其相似的教学课程在本科阶段相对较少。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对建筑结构试验课程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是混凝土结构课程中开设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目标。本文对如何提高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了讨论,以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试验;学习;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074-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时代需要具有应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高素质综合人才。高等学校实践性试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高校专业试验室建设对促进学校各专业教学改革,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也具有重要作用。建筑结构试验是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理论联系实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不仅掌握基本知识,而且达到培养学生进行试验设计、操作、分析和提炼结论的综合能力的目的。

一、改进结构试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校传统教学教育方式为填鸭式,再加上建筑结构试验课程的特点,教学效果一直不是太理想,难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因此在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其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1.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建筑结构试验课程通常采用演示试验,课程的考核采用试验报告的形式,试验报告内容千篇一律,没有明确的评判标准。因此,新开设建筑结构试验内容应以设计性、综合性为主,改变过去的模式,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试验的设计和试验整个过程。在做分组试验时,教师将试验目的和注意问题交代清楚,如何布置仪器、如何加载等问题都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然后将方案进行对比优化。这样可以使学生开动脑筋,从而提高动手能力。

2.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建筑结构试验课程包含大量的试验实例,介绍了大量的试验设备、设备功能、工作原理、加载方式、试验过程等。各个高校实验室建设资金是有限的,较多的大型结构试验在试验室无法完成。因此,可结合工程实践,拍摄多媒体照片和录像,制作多媒体课件来充实试验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1]。

3.采用课内课外结合形式。建筑结构试验课程除了课堂的理论教学外,学生还应在课外吸收掌握知识。课堂内教学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例如教材重点、难点应该重点讲解,次要内容可以采用学生讨论的形式,以互动的形式激发学习兴趣,然后写出讨论报告,使教师准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通过试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建筑结构试验要求在试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设计创新、结果分析、结论提炼等综合能力[2]。这就首先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科学的实验方法与技能,然后提高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践。

1.开设综合性、设计性试验。除验证性试验,应多开设综合性、设计性试验,让学生自主设计试验结构、方案和加载方法等。根据实验室设备的具体情况,由老师分配或学生自由搭配成几个试验小组,由小组成员协同设计试验,共同完成结构的制作,如粘贴测试各种应变片,安装位移计和千分表,调试测试仪器。教师在旁边根据实际进展情况适时给出一些指导意见。这样,学生可以贯穿完成整个试验过程,既锻炼了动手能力,各个试验小组也锻炼了团队精神,在试验过程中培养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试验和实际工程相结合。在教学中,可开设模拟实际工程的结构试验或者深入工地现场做检测,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3]。现在各个城市有众多新兴建筑,教师可带学生到现场,对一些混凝土、钢结构构件进行现场检测。培养学生的科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巩固、深化学生的理论知识,从而对其有更深一个层次的理解。

3.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师大都有自己的纵向科研项目或者横向课题。可以让有兴趣的学生参与项目的研究,培养学生的试验能力,为读研深造打下良好的科学研究基础[4]。科研项目和实际工程有所不同,学生参与科研,可了解学科的前沿动态,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

三、开放结构试验室

为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试验室开放项目,课题的设置应考虑学生年级的差别、能力的差别、兴趣爱好的差别等多方面的因素,充分考虑土木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并考虑一般学生和优秀学生能力的差别分别设置基础型试验和综合提高型试验。其次,结合学院的专业特点,试验室和学院的科研、施工现场服务,以及学科建设等方面来丰富试验教学。通过实际工程实训,培养学生结合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力学概念发现、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等知识,巩固并深层次地理解专业知识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引导学生参观工程施工现场,了解施工过程,提高对建筑材料、实际结构等方面的认识水平,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最后,学生走出学校从事实际工程、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高校培养学生的目标;为开阔学生的视野,可邀请具有工程实践背景的专家、学者走进高校,介绍实际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提高学生的专业认识水平和求知欲望。

四、综合考核学生成绩

建筑结构试验课程设置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要采用综合方法考核成绩。在课堂讨论,教师应记录并给予一定比例的平时成绩;教师对学生课下查阅、收集资料,自己做的自学总结给予一定比例的自学成绩;试验教学部分给一定比例试验成绩;期末考试给一定比例理论成绩;在实际工程或科学研究中,对学生良好的表现给少量的实践、科研成绩。考核的方式的多样化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endprint

五、试验教师队伍建设

试验室教学必需一支人员稳定、配置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为做好这项工作,应选择责任心强、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渊博的高学历、高职称教师人员。首先要鼓励专业试验人员承担一定的理论课程教学工作。高质量的试验教学必须是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专业试验人员根据需要适度承担相关的专业理论教学工作,有利于专业试验人员更好地了解学科发展方向。其次选拔优秀人才带动试验室建设。选拔优秀的人才担任专业综合试验室主任、副主任。选拔的试验室主任应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起到学院科研带头的作用。可要求在校的博、硕士研究生参与试验室工作,以弥补一些试验项目人员不足的情况。高校专业的发展不仅依靠理论教学水平的提高,还依赖于试验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因此高校应着重培养人才的质量和提高试验室的效益,不断探索、实践和改进,把专业试验室建设成为培养创新人才,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建筑结构试验课程课时有限,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是教学工作者的目标。通过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课内课外相结合。开设综合性、设计性试验,试验和实际工程相结合,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开放结构试验室,综合考核学生成绩,加强试验室教师队伍建设等措施,提高建筑结构试验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其运用基本理论知识、正确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和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琮琦.“建筑结构试验”课程多媒体教学课件研究[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69-71.

[2]陈友兰,谭菊香.土木工程专业结构试验课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75-76.

[3]张光明.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创造性人才[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5):58-60.

[4]董壮龙,杨秀清.研究型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8):63-66.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13KJB560015);扬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2149)。

作者简介:葛文杰(1986-),男,江苏淮安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endprint

猜你喜欢

综合能力学习土木工程
试论在高校“产、学、研”中发展现代传统手工艺文化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家庭习得环境对初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基于专业评估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