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吉林省西部地区城镇化现状与发展规划
2014-07-21刘博伟郭红艳
刘博伟 郭红艳
摘 要:文章在分析吉林省西部地区城镇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吉林省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并对吉林省西部地区城镇化进行了“加快中心城市建设,培育节点城镇发展;加强公共设施建设,推进新型社区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强化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进工业多元化,发展现代第三产业”等四个方面的发展规划。目的是为吉林省西部地区城镇化快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吉林省;西部;城镇化;发展规划
随着工业化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以及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的发展,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客观趋势,2014年3月中央发布了2014-2020年新型城镇化规划。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按照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总体布局,顺应社会发展规律,趋利避害,因势利导,积极有序地推进城镇化,对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在吉林省城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中,也详细阐述了吉林省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工业现代化,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以上规划为吉林省西部城镇化发展规划的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指明了方向。
1 吉林省西部城镇化现状
吉林省西部地处松嫩平原和科尔沁草原,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耕地、林地、草原及水域等面积广阔,风能资源最具开发潜力。主要以农业和农副产品为主要产业,但仍属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市场化程度较低、竞争力比较薄弱。城镇化建设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和矛盾。
1.1 区域产业发展不均衡,城镇化进度缓慢。吉林省西部主要以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机电、建材等为主导产业,各区域产业结构差别较大。城镇化率增速水平明显低于本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城镇化发展速度缓慢。
1.2 生态环境脆弱,城镇吸纳人口能力弱。过度放牧、盲目开荒、不合理的水利工程等使土地盐碱化、次生沙化和草原退化等问题严重,草牧业生态平衡破坏,同时对商品粮基地也构成了严重威胁。城镇规模小,中心区域实力弱,城镇之间的横向联系少,对周边区域辐射和带动作用较差,导致城镇吸纳人口数量少,消费能力不足,极大的限制了第三产业发展,阻碍了城镇规模的拓展。
1.3 基础设施结构建设失衡,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偏低。由于发展观念、体制障碍等因素,以及市场运作机制不成熟,基础设施投资比重过低,区域内基础设施发展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处在全省偏下水平。主要表现在生产设施与环境设施建设不平衡,供水、通讯、燃气等基础设施不能满足需求,垃圾填埋、污水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人均居住面积、公共绿地面积、铺装道路面积等指标均与全省和国家具有较大差距,甚至小城镇基础设施缺乏,导致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1.4 规划管理导向滞后,城镇化发展受机制约束。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往往侧重技术层面,对管理层面、政府事权结构相关联的规划偏少,进而导致规划的操作性不强。受现有的行政管理体制、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约束,农村人口城镇化的障碍尚未得到彻底解决。农民工进城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以及子女教育问题等使农民对城镇化仍心存顾虑,极大影响了农民向城镇市民的转化。
2 吉林省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规划
2.1 城镇化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
倡导以人为本,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城市化;以城镇群为主体,统筹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及城镇化发展,以民生为根本,以规划为引领、以创新为动力、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镇乡村共进互动,提升城镇可持续发展水平,分层次、有步骤、有重点,统筹城乡、惠及百姓、符合实际的推进城镇化,走出一条具有吉林西部特色的科学发展城镇化道路,让城镇居民生活得愈加充裕。
2.2 城镇化发展规划的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彰显特色。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合理引导人口流动,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社会公平和全面发展,稳步推进城镇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有序推进农村人口城市化。根据不同县域的自然历史文化,展现区域差异化,提倡形态多样化,形成符合地域实际、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通过科学的总体规划、因地制宜、试点先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循序渐进贯彻落实;凝聚共识,实现重点突破,引导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实现资源共享、环境共保、经济共荣、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带动和促进区域城镇化进程。
生态优先,集约高效。城乡发展与改善生态有机结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坚持节约用地,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科学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减少对大自然的侵扰和损害,促进城镇化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协调统一,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提高土地空间利用效率。
协调发展,深化改革。健全以城带乡、工农互惠机制,优化资源均衡配置,推进土地集中、人口集聚、产业集聚。形成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工农关系。坚持改革创新发展模式,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户籍管理、社会保障运行机制,大胆实践城乡一体化。
2.3 城镇化发展规划
加快中心城市建设,培育节点城镇发展。科学定位中心城市和节点城镇功能和作用,完善功能,拓展空间,强化支撑产业,提高承载能力,壮大经济实力,提升中心城镇区域地位和纽带作用。充分发挥中心区域在产业集聚、资源配置、技术创新等方面的辐射延伸作用。建设以中心城镇为核心、周边城镇为支点,优势互补,合理布局,构建协调发展、各具特色的中心城镇格局。重点培育节点城镇,扶持人口规模大、区位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城镇,尽快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城镇。
加强公共设施建设,推进新型社区发展。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加大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推动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实现城乡共建、城乡共享。推广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实现城乡信息互动、资源共享,建设适应居民需求的公共设施和文化体系。树立“新型社区”理念,强化布局规划管理,改造城中村、建设中心村。推进优质社区服务,引导公共服务进入社区,规划建设一批设施配套、环境整洁、服务健全、生活舒适的新型社区。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强化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以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为核心,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创新农业发展模式,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促进生产经营向高效农业转变。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着力培育种养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构建产销一体化、农工贸一条龙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紧密结合西部土地整理百万亩水田开发等重大项目,依托丰富水资源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着力发展有机、绿色农产品,重点发展绿色水稻、玉米、杂粮杂豆等农作物,向特色农业转变。巩固传统养殖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禽类和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全面提高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推进向现代农业转变和实现与工业的有效对接。
推进工业多元化,发展现代第三产业。巩固油气开采基础产业,着力发展风电、火电、热电等能源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产业。适当发展新型建材业、医药食品业、机电产业等其他产业,壮大产业集群,完善工业体系。扩大市场物流仓储功能,发展现代物流业。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大力发展旅游业。提升传统服务业,拓宽服务领域,发展新型和现代服务业,促进第三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