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14-07-21朱彩梅
朱彩梅
当前农村小学英语现状堪忧,原因有学校方面、家庭方面、社会方面。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对策有:加强教师的组织管理与培训,倡导多元化英语课堂教学;加强心理辅导,增进与留守儿童情感交流;规范农村小学英语课程设置;努力改善教学条件。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原因对策自从进行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英语已经是众多小学开设的一门学科,成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农村小学英语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由于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原因,英语教学质量低下。笔者结合调查及教学实践分析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改变现状的对策。
一、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学校原因
1.课程安排欠合理。农村小学英语课程设置不合理、随意性较强、质量普遍不高、课时开设不足等都不利于学生的语言学习。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每周语文、数学课分别占课表20%~30%;体、德、艺术课均占10%~16%不等;而英语课只占6%~10%。小学英语课的课时少,这样一来,每三至四天上一节英语课,课后也基本没有语言交流环境,导致前面学后面忘。
2.师资力量严重缺乏。师资队伍中,缺乏专职英语教师,有些学校没有专职英语教师,常采用“就地取材”的办法,让稍懂点英语知识的教师担任英语课教学,因此读音不准和语法错误的现象在英语课堂上屡见不鲜。农村地区英语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影响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
教师队伍素质层次参差不齐。据《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3)》,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队伍中,专科及以上学历所占比例为42.42%;中专或高中学历及以下所占比例为57.58%;中专及以上学历的师范英语专业出身的占33%。综合素质层次不齐,难以推行英语课程改革。英语教师队伍不稳定,男女比例失衡也是很普遍现象。据有关调查显示,中小学教师队伍愈加“女性化”,特别小学阶段,乡小学女性教师比例占46.11%。
农村教师缺乏参加新课程培训机会,很难把握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农村英语教学过程中多是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被动学习。大部分英语教学时只把单词和课文机械式朗读,学生死记硬背。填鸭式教学不能满足单词的巧记、语法的巧用以及课文的巧背,学生学的知识在实践中得不到运用,难以取得教学效果。
(二)家庭原因
农村经济条件贫困,父母大部分时间、精力都投入在生计上,家庭经济拮据,家长们无法给孩子提供学习英语所必要的工具、资料和环境。父母受自身文化层次不高、英语接触面较窄、运用频率较低等情况的影响,常常忽视英语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只要求子女在语文、数学取得良好成绩即可。
(三)社会原因
1.留守儿童现象严重。教育研究院2012年对中国农村小学问卷调查显示:父母双方都在外打工的比例达24.5%,父亲外出打工的学生比例为41.2%,高于母亲外出打工的比例30.2%。留守问题对儿童的成长有很深的影响,常引发一些沟通与疏导缺失的心理问题,许多留守儿童在学习中表现胆怯、害羞、知识面窄、公众言表能力低等现象。在英语学习上,他们自卑、怯于发言、躲避老师目光,在课文的朗读上低声细语。
2.政府投入不足。对教育事业的投资不力与地方政府重视教育程度不高使农村小学教育举步维艰。农村小学投资不力使教学条件得不到很好的改善,学生学习英语环境艰苦,教师英语专业领域得不到发展,整体教学质量得不到提升的空间;由于农村小学及地区配套生活设施跟不上,新招考录用的教师一日三餐很难解决,居住条件差甚至租用民房,人身安全都有问题,于是出现许多考编教师一年后辞职或自动离职现象频繁,陷入了年年招年年缺教师的困境。
二、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对策
(一)加强教师的组织管理与培训,倡导多元化英语课堂教学
地方教育部门要吸引激励优秀人才,充实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队伍。每年从师范生中择优选录热爱英语教育事业的人才,做定向培养,提高特岗教师待遇及地位,缓解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紧缺的矛盾。
地方教育部门可实行城乡交流、乡乡交流、中小交流等措施以促进农村小学英语教育者素质的提高,调动英语教师教学积极性;可对老师进行换岗工作,充分了解各个地区英语教学情况;组织教学比赛,增强英语教师队伍的活力,通过比较与鉴别,促进共同进步。
要引导教师摆脱应试教育束缚,打破陈旧教学模式,提倡多元化英语课堂教学,遵循“在做中学,从做中学”理念,让课堂生“动”起来。教师运用情景导入、歌曲导入、肢体语言导入等,帮助学生知识回顾以及引导新内容;课堂教学融入游戏法,激发学生参与性、主动性,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乐趣;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呈现丰富多彩教学内容,转移学生注意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创造情景贴近生活,师生多互动,鼓励学生大胆参与教学活动,表达自己观点和想法。
(二)加强心理辅导,增进与留守儿童情感交流
由诸多原因而导致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显现出的羞于开口、胆怯、自卑、低声细语问题,教师应采取良策消除留守儿童英语学习障碍。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关键,深入了解学生内心想法、取得学生情感信任、及时掌握学生情绪动态以及生活规律、引导学生走出“哑巴英语”困境,敦促学生大胆开口积极回答问题,对学生回答的对与错,都应尊重学生人格,給予鼓励。
(三)规范农村小学英语课程设置
埃利斯(Rod Ellis)认为,每周40分钟的英语课并不能催生成功的英语学习效果,因为时间太少容易产生“雨过地皮湿”的“泡沫效应”。因此,农村小学英语课时频率安排改革迫在眉睫。比如,本地区的县城和市区已有一部分小学在5~6年级保证每周至少4节英语课,而且调整后教学效果明显增强。
(四)努力改善教学条件
社会政府应加大投资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分期分批提升校园环境、配备多媒体语音教室、幻灯机、录音机等英语教学设备。英语作为小学生语言启蒙的第二外语,不仅需要综合素质资深的教师,还需一定艺术修养和精湛的教学技能,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应灵活运用现有资源,巧制卡片、头饰、绘图等教学用具,来辅助教学。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3)[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54-68.
[2]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女性化”——女教师已占52.93%.[EB/OL].2012-7-10.
[3]唐文杰.小学英语教师培训的有效模式选择——以湖南为例[J].邵阳学院学报,2011,10(05).
[4]黄振远,陈维振.中国外语教育:理解与对话[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230-23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