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语文教学中的通感与比喻

2014-07-21李梦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4年5期
关键词:辞格通感喻体

李梦

把“通感”作为一种文学描写手法,是钱钟书先生首先提出来的,以后被一些修辞学家认定为一种辞格,也有人把它称之为“移觉”。通感与比喻非常相似,是语文教学中容易混淆的两种修辞格。比喻是由本体和喻体构成;通感是由本体和拟体构成。因此,只从形式上去区别它们是较为困难的,只有研究这两个修辞格各自的特点,搞清楚它们的实质,才能将它们完全区别开。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巧用通感,以此丰富学生的语言,提升他们的审美感。

比喻通感修辞手法审美一、什么是“通感”

通感现象,最早见于亚里斯多德的《心灵论》,多数人最初感性接触它是中学时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而将古今中外的通感材料收罗最为详尽的是钱钟书的《通感》。《通感》中排列的资料有数百例之多,有的是词,有的是句子,比如说“响亮”,是合并了听觉和视觉,说声音“珠圆玉润”,是移植了触觉,“几个明星切切如私语”,是打通了视觉与听觉。在诸如此类的大量例证之后,钱钟书总结说:“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鼻、舌、身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体质。”这即是通感。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

二、理解通感与比喻的区别

在语文教学中,比喻和通感这两种修辞格很容易混淆。两者有相同之处,都运用了形象思维的方式,都可以抓住事物与事物的“相似点”来进行说明,进行表达,所以,不少人把比喻、通感合二为一。但是,通感毕竟不是比喻,二者之间有着明显的不同。

第一,比喻重“喻”,喻体可以从一个角度也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说明本体,本体是主,喻体是从,主从分明,地位有别。本体和喻体,无论数量多少,只能是一种感官的感觉。感觉的单一性,使本体和喻体存在着零散、片面的不足。移觉重“移”,是大脑作用于客观事物后,产生了经验的联想,这种联想把不同事物在感官上的相似、相仿、相关的感觉挪移沟通,从一个角度或从几个角度运用辞格,显现出客观事物的整体性。事物之间无主次之分,每个辞格,都有两种以上感官的感觉。

例1:“姑娘好像花儿一样。”

“姑娘”是主,“花儿是从,主从关系分明,感觉单一,是比喻。

例2:“郎平的一记重扣,激起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欢呼声和鼓掌声,像海涛击岸,像山洪爆发,像飞瀑倾泻。”

一个本体,三个喻体,角度不同,感觉上都是听觉,这仍是比喻格。

例3:“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是简单的通感,只有两种感觉挪移。“清香”是嗅觉,“歌声”是听觉,再扩大一点说,“白花”是视觉。“清香”与“歌声”相互沟通,可以同时享受两美感。

例4:“箭徑酸风射眼,水染花腥。”

这是较复杂的通感。“箭径、风、眼、水、花”等是视觉,“酸、腥”是味觉,“射”是触觉,“染”是运动觉,四种感觉交错挪移沟通,表达得新奇、优美、饱含着情感、深化了意境。可以是本质相同的,也可以是本质不同的两种以上事物沟通。

第二,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和两个以上的事物,一事物必须与另一(或一些)事物具备某种“相似点”,才能临时的、偶然的结合相比。移觉,过比喻格式(相似点),也可以通过比拟格式(相仿点),还可以通过借代、夸张、移就等格式实现移觉的目的。而这种目的的实现,是大脑机能反射的结果。

例5:“歌儿甜似歌儿香,歌儿轻拍我胸膛。”

三个“歌儿”本质相同,比喻格不允许,通感格却允许,而且,“甜”——味觉,“香”——嗅觉,“轻拍我胸膛”——触觉,靠比喻、比拟辞格沟通感觉,形成通感,显示了审美创造的力量,也激起了欣赏者的审美联想。

比喻的成功,还要求语法上要“通”,逻辑上要合“事理”,在这个基础上,力求生动形象,获得直观性的“快感”。通感,只要符合情感逻辑就可以把不同事物的在不同感官中的感觉加以沟通。

例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个比喻,语法上通,形式逻辑上也合理,比喻得生动形象,使人眼前一片明亮,获得直观性的“快感”。

例7:“红杏枝头春意闹。”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盛赞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这正是通感所达到“神来之笔”,是诗人苦心锤炼的结果,读罢,使人享受到精神上的愉悦。

比喻往往通过具体、形象、熟知的事物(喻体)去说明抽象的事物(本体),目的是让人明白。移觉,常常是从具体到具体,从一种形象、熟知的事物沟通到另一种(或一些)形象、熟知的事物,移觉的目的不局限在让人明白就行了,而是让欣赏者获得审美享受,达到超脱功利目的的理想境界。

三、巧用通感,提升审美情感

在教学中,教师惯常只止于教会学生能辨认通感就作罢了。而我认为,通感是训练学生语言丰富性的重要手段之一。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生活中已有的经验进行有意识的注意来体会通感在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对通感这一修辞手法理解的畏惧感。同时,引导学生有目的去运用自己的各种感觉器官感受外界的各种事物或是信息。指导学生进行“写景散文”训练时,可以引导学生从景物中看到、闻到、听到的感受中产生联想,用语言把它们详细地描述出来,找到相似点,形成初步的通感。通过长期的熏陶,学生渐渐在各种感觉的总体调动运用中,会敏锐地感知出不同的感觉所指向的同一个信息,从而很好地把握住事物的整体特征,提高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钱钟书.七辍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2]黄涛.通感的界定与辩异[J].求是学刊,1994,(05):78-83.

[3]骆小所.现代修辞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150.

[4]岳东生.漫谈通感[J].修辞学习,1994,(05).

本文为2013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课题《构建中职学校文化基础课高效课堂研究》的项目成果;课题编号:03-81。

猜你喜欢

辞格通感喻体
比喻让描写更形象
说通感
征文通知:6G通感算融合
体育新闻中的辞格运用
通感:一扇让诗人不老实的门(外一则)
通感(外一篇)——孔武仲《乘风过洞庭》
巧缀辞格在诗词中的应用
如何使用拈连辞格
从喻体选择对比哈萨克语和汉语比喻的民族差异
喜马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