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现状及改革
2014-07-21叶菊章
叶菊章
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据调查,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不少中职院校对会计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但是,在改革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制约着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水平的提高。由此,在分析中职会计教学模式现状及问题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就中职会计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会计教学改革模块化大力发展中职教育,是我国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之一。中职会计专业教育作为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具备从事初级会计核算及会计事务管理能力的实用型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准确把握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思路,是保证当下中职会计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立足之本。
一、中职会计教学模式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理论课教学和实训课教学搭配比例不合理
从目前中职会计教学模式现状来看,理论课教学和实训课教学搭配比例不合理是一个突出的问题。由于教学理念认识上的偏差、教学条件的限制,很多学校没有把实训课放在应有的位置上,直接导致理论学习和实训时间的安排没有体现中职会计以“培养综合素质较高、有一定管理能力、操作水平熟练的会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理念。以我校为例,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均以理论学习为主,由任课教师自行安排随课实训,第二学年的第二学期才正式安排一门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如此的教学模式,必然大大削弱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制约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目前,中职会计教学环节还是沿用之前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是课堂教学过于呆板,单一的灌输式教学,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二是课堂评价方式单一,单靠卷面分数测定知识掌握程度的模式尚未改变,学生学习制约于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不能很好地将掌握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三是课堂教学手段单一,一支粉笔、一个黑板就可将原本重实践的知识抽象化,学生学习起来格外费力。四是课外作业的布置仍是以习题册为主,实践操作只能变成“纸上谈兵”。如此种种问题的出现,加上中职生的畏难情绪,导致学生的学习一直处于被动状态。
(三)校外实训基地稀缺
中职会计校外实训基地稀缺,一直以来是制约本学科实践操作能力提高的问题所在,实训基地少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一是涉及会计资料的保密性。会计部门一直以来都是企业的核心部门,会计以其特有的价值形式对企业收入、成本、折旧等等进行记录,这涉及的很多信息是除法律规定之外不愿向外透露的,这就导致学校要求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时,很多企业表现的不积极;二是部分学校经费有限,鉴于资金投入问题,很多学校仅限于口号,国家政策扶持有限,导致很多校外实训基地处于“流产”状态。
(四)师资力量不足,缺乏真正“双师型”教师
一个学校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的质量水平,直接关系到本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长期以来,中职会计教师由于缺乏实践经历,教学压力大,没有专业技能提升途径等等原因,导致真正“双师型”教师是少之又少。在实训教学中,有些教师填制凭证不够规范,甚至有些教师看不懂会计报表,这样就无法正确指导学生进行实操训练,导致这部分教师的教学能力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由此可见,师资力量不足,缺乏真正“双师型”教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结合目前中职会计教学模式现状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在查阅大量文献、借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认为模块化教学是当前会计专业教学的创新模式。
二、中职会计教学模式——模块化教学设想
(一)理论课的课程设置以就业为核心
中职办学的宗旨,在于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劳动技能型人才,由此,中专课程设置也应围绕“市场需求”来展开,绝对不能偏离“就业”这一主题。目前,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就业前景不容乐观,毕业后从事专业对口岗位极少,无法实现学以致用。为了扩大学生就业范围,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为社会培养输送合格财会人才。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必须以就业为核心,实行“学历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收银员从业资格证”三证制教育,“三证”考试涉及到的《基础会计》《会计电算化》《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和《收银员》4门课程。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把这4门课程作为专业课程的重要内容,保证学生获得最起码的从业资格证书,为今后的就业之路奠定基础。
(二)实践课的课程设置以模块化教学为核心
1.什么是模块化教学
所谓的“模块化教学”,是在汲取模块化思想方法的基础上,将各学科课程的知识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再将知识点按其内在逻辑组合成相对独立的单元,然后根据不同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的职业能力需要,将相关的单元组合成教学模块,通过增删单元和调整组合方式,实现教学内容的更新和调整。
2.以基础理论课——《基础会计》为例分析模块化教学的实施
《基础会计》是中职会计专业学习的入门课程,素有“基石”之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设置《基础会计》课程模块时,既要认识到中职学生基础知识差、厌学情绪严重的现状,又要意识到中职生有着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将本课程的实践课时部分与理论课时部分参照6︰4的比例进行设置,既符合了中职教育重实际操作的办学要求,又让学生通过实践将理论知识消化。
根据本课课程特点以及在专业课程设置中的重要性,可将本课教学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理论课部分(课时占40%,考核比例40%)——会计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方法)模块。
第二,实践课部分(课时占60%,考核比例60%)——会计凭证填制和审核实训模块(30%);会计账簿的设置、登记及错账更正实训模块(25%);会计报表的编制模块(25%);会计处理程序模块(20%)。
采用这种模块划分模式,可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分解为逐一的单项技能。通过单项技能的实际训练和整合,又可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将此模块有机排列组合起来,就形成了一套科学的技能教学流程图。如果坚定不移地按照此流程进行下去,必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该课程期末考核成绩要根据每模块的权数来确定。
该课程总成绩=基础会计理论成绩×40%+操作实践课×60%。
操作实践课成绩=会计凭证填制和审核实训模块成绩×25%+会计账簿的设置、登记及错账更正实训模块成绩×25%+会计报表的编制模块成绩×25%+会计处理程序模块成绩×25%。
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总成绩是各模块知识实际成绩与权数的乘积之和,而每一模块成绩的确定不能以一次成绩的考核来判定,应该通过划分几次重要考试的考核成绩与相应权数的乘积来确定。比如说,在模块一的学习中,可划分4次模拟考试,每个学生每次成绩×25%的乘积之和即为本模块成绩。
(三)实施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1.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为了保证此模块教学的顺利进行,必须大胆改革传统的“说教”教学模式,寻求切合本专业特点的、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要将模拟式教学、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教学法有效整合在一起。以企业到银行提取现金的经济业务为例,采用模拟式教学及角色扮演教学法融合在一起,分别創设三个工作岗位:出纳岗、会计岗及银行前台受理岗。首先,由出纳员填写现金支票(涉及原始凭证填制的知识运用);其次,由出纳员将支票传递给会计员审核并签章(涉及原始凭证审核的知识运用);最后,由出纳员拿支票到银行交给银行前台工作人员受理并提取现金,现金取回后,由出纳员将支票存根联交给会计员作账务处理(涉及账簿登记及填制记帐凭证知识的运用)。通过这些教学方法,把枯燥的理论知识变为生动、真实的感性知识,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可以借助计算机、实物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具,把单据、账页和报表等直观展示出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注重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模块教学中,每个模块的内容具有连续性,前面的模块未完成,后面的模块就无法接上,这样就导致学习程度较差的学生无法跟上进度,慢慢地就放弃了学习。为此,教师在确定模块技能内容时,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编制些既能达到初级财会人员技能标准水平又能让学生完成实训任务的校本教材。此外,还要按学生梯度设计模块岗位任务,让程度差的学生也能在实践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只有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独立性,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
3.努力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采用模块化教学,对教师队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必须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地培养能够胜任此教学模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首先,定期组织教师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和教学研讨,邀请学科专家作有关学科发展新动态及新学术成果的专题讲座,更新教师的学科知识,不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其次,定期聘请企事业单位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为教师作师资培训并有计划地输送教师到企业参加实习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再次,是在不影响本职工作前提下,鼓励教师积极考取会计师职称或注册会计师从业资格,以加快“双师型”队伍的建设。
4.加快教学实训基地建设及加强校企合作
为了将模块化教学落到实处,突出此教学模式重技能的优势所在。学校必须建设好教学实训基地或场所,如增加仿真财会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等配置。此外,争取本地政府部门和教育局的大力扶持,为学校与企业搭建合作的桥梁,加强校企合作,让学生能到企业对口岗位进行顶岗实习,既能使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又能为企业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三、结论
本文立足于中职会计教学质量的提高,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就中职会计教学模式中出现的问题就行了分析,并结合中职会计课程教学特点,探究了课程教学的改革思路——模块化教学。作为一套崭新的教学模式,要想以此为契机改变中职会计教学现状,还需要我们不懈地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明君.会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今日科苑,2009,(07).
[2]韩毅.浅析开放教育会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