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让地理课堂更精彩
2014-07-21蒋玉华
蒋玉华
歌声融于地理课堂,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梳理学习知识点;学生乐于接受,更能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地理课堂更精彩。
歌声地理课堂精彩歌声以优美的旋律,浓缩的词语,给人以美的享受,心的愉悦,对高中生来说,歌声能帮他们展示飞扬的青春,释放高考的压力,更有不少的歌曲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如果能准确把握这些歌词的含义,巧妙地把它运用在地理教学中,学生乐于接受,它不仅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更能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此,我做了让歌声融于地理课堂的初步尝试。
片段一:质疑歌词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军港的夜啊静悄悄,海风你轻轻的吹,海浪你轻轻地摇……”轻松舒缓的歌声,把我们师生融入微风拂面的海滨军港的夜色之中,伴着音乐的节奏,我的地理课开始了行程。
同学们,海滨的夜朦胧美丽,海滨的风宁静温柔,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夜晚海边的微风是怎么形成的,风的方向又是如何呢?我的话音刚落,听着歌曲的学生兴奋起来,一边认真查找教材上的资料,一边与同组的学生仔细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出夜晚海边的风向问题,不到5分钟,学生兴趣高涨,争着抢着展示回答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所得的成果。展示画面一,A学生口述法:夜晚地表冷热不均,海洋温度高,气流上升,近地表气压低,海边的陆地温度比海洋的低,气流收缩下沉,近地表气压高,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大气水平运动形成了风,所以说,海风你轻轻的吹,这是一个简单的“热力环流”,热烈的掌声是同学们的认同,是同学们的赞扬,但也留下美中不足,风的方向呢?展示画面二,B学生图示法:如图所示,白天海边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称为海风,在海边旅游的人们感觉凉爽,夜晚海边风从陆地吹向海洋,称为陆风,我认为,歌词写错了,
应该说陆风轻轻的吹,(同学们大笑)一石激起千层浪,到底谁错了,一个讨论的高潮来临了,学生之间,小组之间争得面红耳赤,甚至跑到前面找我来做裁判,课堂气氛真的活跃起来了,学生完全自主、自由了,在争论声中,纠正了错误,用完整准确的语言,展示出所得结论,歌词真的写错了,与此同时,“热力环流”的形成这个教学中的难点,就这样轻松的解決了。面对着情绪高涨的学生,我又让他们分成组,分别探讨了“山谷风”“城市风”形成的原因,学生沉浸在自己的角色里,在“做图”“观察”“思考”“归纳”
“推理”“探究”“体验”和“创作”中,把刚学到的课本理论与生活实践圆满结合,我看到我的学生真成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自由者了。就在我宣布今天圆满结课时,一位学生再次站起来,大声的唱起歌来:“无论是东南风还是西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高亢的歌声,热烈的掌声,引出了下节地理课的内容——“季风的形成”。
片段二:分析歌词梳理学习知识点
在教学中,地理知识点琐碎繁杂,而歌词中包含着丰富的地理术语,应用学生熟悉的歌词,引导学生分析歌词,同样能够完成地理学习任务,并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在学习《长江》时,我一改过去按照长度,流经的省市、支流等教学模式,而是借用通过分析《长江之歌》歌词,引导学生认识、总结出我国第一条大河特点的。歌词中:“你从雪山走来……(地理知识:长江的源头——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春潮是你的风采(地理知识:长江的上源是靠冰川融水及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的,春季气温升高,积雪、冰川融化,形成规模宏大的春汛);你向东海奔去(地理知识: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绝大部分河流东流入海,长江入海口东海);惊涛是你的气概(地理知识: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落差很大,多峡谷、险滩、急流,沿途惊涛骇浪,水力资源丰富)。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地理知识:长江干流流经12个省、市、自治区,分上、中、下游,沿途地区民族众多,长江是沿途地区重要的灌溉水源及生活用水);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地理知识:恰说明长江支流众多,河湖密布,穿越深山峡谷流经高原、盆地、平原,有充足的水资源、水力资源和水利资源)。整个课堂内容的设计虽然都是分析歌词,实际上是在歌词中引导学生分析长江的自然环境特征。在此基础上,我又把美国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经验借用过来,引导学生体会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与开发,对我国长江的治理有哪些重要的启示?让学生学会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一般方法,然后总结出治理开发长江的措施,最后伴着歌声,学生们兴致勃勃地探讨了三峡水电,南水北调工程。就是这样,学生在分析歌词中梳理知识要点,在歌词中牢牢地记住重要的知识点,轻松地完成学习内容……
一段歌声,一首歌词,一个纠错,它却点燃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加深、加速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给地理课堂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与生机,各位同行不妨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