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给中等学生一片进步的天空

2014-07-21童国武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4年5期
关键词:优秀学生班集体班级

童国武

所谓中等学生,就是指那些缺乏强烈的竞争意识,自我价值观念淡薄,学习成绩在班集体中处于中间位置,在单位教育教学群体中处于中间状态的那部分学生。他们的人数一般占全班的70%左右,他们既有可能进步为优等学生,也有可能退化为后进学生。

中等生关爱进步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2012届25班的小唐和小刘这两名女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们的学习成绩在高一期间均属中等,表现一般,上进心不强,参加班团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到高一下学期还没有入团,是典型的班级中等学生。高二上学期,我有意识地请她们参加了一次其他同学的入团宣誓活动,活动结束后,她们深受触动,因为和自己朝夕相处的同学都入了团,而自己连积极分子都算不上,于是,她俩第二天就向团组织递交了入团申请书。我首先对她们的行为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和鼓励,并表示愿意帮助他们,同时又在思想品德和学习上提出具体要求,让他们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又建议团支部重点帮助和培养她俩。老师的信任、同学的帮助、班集体的期待,促使她们不断进步。结果,两人顺利地入了团,小唐在2012年6月的高考中取得超重点本科分数线45分的好成绩,被北京林业大学录取。小刘也考入了一般本科院校。25班的高考成绩在全校也名列前茅。

这件事情告诉我们,关注中等学生往往是一个班集体的希望所在,因为他们是班级的大多数,如能让更多的中等学生进步为优秀学生,势必提升班级的整体实力。同时,关注中等学生也是切实践行新课程改革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这一重要理念的具体体现。下面,我就如何教育和引导中等学生,促使他们进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了解中等学生的基本特点

中等学生在心理上有进步倾向,羡慕品学兼优的学生,有时也会在内心深处鞭策自己,并且能坚持一段时间,但他们往往不够自信,有一定的自卑感,还不时拿自己同优生比较,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导致意志消沉。他们多数人心理较为闭塞,不像优生那样经常跟教师沟通或者参加各种活动,较少在公共场合下锻炼自己,心里话不敢告诉别人,但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和理解。

在学习上,中等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迁移能力不强,学习习惯不规范,学习方法不科学,学科协调能力较差,学习主动性不够,让他们背诵、默写,正确率极高,而碰到一些灵活的或者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往往就不会了。他们的学习成绩既不象“尖子生”一样出类拔萃,也不像“后进生”一样一塌糊涂。

中等学生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可分为:欲进不能型,即思想品德和学习基础较好而能力有限,想上进又上不去;甘居中游型,即既不想冒尖,又不愿落后挨批评;反复摇摆型,即思想不稳定,情绪忽高忽低,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有时表现较好,有时表现较差等。只有准确地把握了他们的类型特点,班主任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以期药到病除。

二、掌握教育引导中等学生的方法和要求

首先,主动接近、热情关心中等学生。“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恳求别人对自己的关怀”。中等学生的形成,既有智力因素或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又有主观上或客观上的原因。班主任及其他科任教师对他们关心和帮助不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班主任要主动接近中等学生,走进他们的心灵,要深入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能力、性格、气质,充分认识他们丰富的思想、广泛的兴趣和无限的潜能;要时刻留意他们的烦恼与困惑,以极大的热情和爱心去挖掘、培养他们,使他们中的多数人都走进优秀学生的行列。

其次,积极疏导,激励中等学生。中等学生表面上看安静谨慎,但实际上他们内心也不平衡。一方面,他们渴求进步,因而羡慕优等生的荣誉,也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尊重和信赖,这是他们内心世界的主流;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原因,他们进取心又不强,顾虑重重,怕这怕那,有的怕苦畏难,甘居中游,还有的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和孤独感。这些心理障碍不利于他们的上进,所以班主任要着力做好他们的心里疏导工作,帮助他们消除种种心里障碍,激发他们积极争取上进。班主任还要善于激发他们的潜能,并尽力创造发挥他们特长的条件。如班主任应经常组织多样化、分层次的班级小型竞赛活动,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并充分调动和发挥中等生的积极性和特长,要尽量使中等生在活动中有岗位、有职责,让中等生都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从中锻炼才能。让他们在活动中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还可以在在班级中设“体育标兵”“文艺能手”“进步之星”“助人为乐奖”等单项奖,让中等生有了更多的目标,这样激励中等生,使他们感到只要努力获奖也不难,有利于调动中等生的積极性,激励他们不断上进。

再次,家校配合,促使中等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必须得到家庭的配合。中等生往往自控能力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要得到班主任和家长的鼓励和监督,才能保证科学合理的学习行为方式充分占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和时间,久而久之,形成习惯。为了得到家长的认同与配合,班主任要多利用了家长联谊会、家访、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加强联系,达成共识,对中等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班主任在中等学生的期末学生手册中,给他们的个性亮点,哪怕一丁点的进步都要给予表扬和赞美,让孩子和家长都能享受到他们的进步,从而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家校关系,形成育人合力。

最后,让中等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课堂的主角。中等学生常常认为,班级的主体应该是优秀学生,自己只能是被管理者,很难真正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对班级的活动、班级的工作漠不关心,容易产生自卑抑郁的心理。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增强中等学生在班级的主人翁地位,要给中等生提供锻炼和为班级管理贡献力量的舞台。如可以通过班干部轮换的形式,让中等生也有机会参与到班级工作中,形成良好的监督他人,自我监督的氛围,使他们有机会充分挖掘自身的才能和潜力,在体验成功快乐的同时,促进班级工作的和谐发展。

在教学中,老师们常常抱怨那些中等学生不爱发言,课堂成了老师和优等生对话的场所,中等生和差生成了优等生的“伴读”。因此,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途径来改观这一现象,充分调动中等学生的积极性。如课前设计问题时,要有针对性地把握好问题的“度”,多设计一些中等学生能够回答的问题,让他们有体验成功的机会;上课时,时时向他们投去关心、鼓励的目光,只要他们举手,就把机会留给他们,对勇于发言的中等学生要及时、合理、适度地给于表扬,激起他们再发言的欲望;课后作业的布置尽量以中等学生的“消化量”为主要依据;课后反馈也要多听听他们的意见。因为他们最能代表班集体的学习实际水平,理应是课堂的真正主角。

因此,我们要大力关注、关爱每一个中等学生,只有不断教育引导他们向优秀学生转化,才能不断扩大优秀学生队伍,形成良好的学风和班风,影响后进学生向好的方向转变,从而实现班集体的整体优化。

猜你喜欢

优秀学生班集体班级
从我们的班集体说起
班级“四小怪”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我爱我的班集体
优秀学生的九个学习细节
冼星海等人应该是“国立音专”的优秀学生
为取消“省级优秀学生保送”叫好
不称心的新班级
苏州市师生书法临帖 网络展优秀学生作品选登
用“爱心”创建和谐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