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阶段地理教学的重要性

2014-07-21赵俊凤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4年5期
关键词:中学教育教师

赵俊凤

重视中学阶段的地理教学,不仅与国、与民有利,也有益于个人学术的成长,为国家在地理、地质、海洋、森林、矿产、考古等科学领域培养合格人才,这是百年大计、千年大计的功德。实践证明,地理学科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副科”。它在推动其他基础教育尤其是未来人才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力的基石,是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和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对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功绩。

中学地理教学实践重要性一、当前中学地理教育的尴尬处境

地理学科在基础教育体系中,始终处于尴尬的地位。一方面,因之它与历史有不可分割的渊源,所以,在文科基础教育中,它排在了“文、史、哲、地”——老末的位置上。另一方面,或许是受观念的影响,在教育机构的高层也并没有摆正地理学科正确的位置,而是将它从高、中考科目上拉下来,只是安排到会考中涉及到一些考核知识。何以会有这样的偏见呢?笔者认为,根子还是出在体制和观念上,正是“应试教育”培植了中国高考这个怪胎。其实,如果用心来分析,这哪里有什么新鲜玩意呢?纯粹是旧文化思想的典型复古。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意思是说,要想飞黄腾达,就只能走读书、科举之路,中了状元、举人、秀才,当官、良田、美女才能纷至沓来,人生才能实现价值。改革开放前,人们的思想受到束缚;改革开放后,一夜之间解放了思想,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本能完全被释放出来,对于知识的渴求让千百万学子看到了希望。1977年,高考恢复后,中华大地掀起了新知识运动,高考可以实现人们的各种美好的目标。因此,伴随着高考的指挥大棒,受利益驱动,教育界只好“围棒”而转,以升学率为重,抓“主”丢“副”,因此才会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荒谬口号,这是否就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当代翻版呢?在这样错误观点的支配下,中学教学的科目中肯定会有偏差,导致学校、老师、学生都对地理这门功课嗤之以鼻,除非你有兴趣,否则即是浪费时间和精力,地理课不仅是“副”科,甚至成了别人的孩子没人疼。学生嘲笑“地理”分值小,家长投资轻视“地理”,教师嫌拖后腿,干脆改行弃教“地理”。如此境遇,可见地理这门学科在当今中学教育体系中地位实在低下,简直是夹缝中求生存。地理学科真的这么没价值吗!

二、地理学科是怎样的一个知识阶层

第一,从属性上来看,中学地理知识涉及内容十分广泛,既有社会科学的典故,又有自然科学的成分。从其社会科学的内涵上,可以追溯到某个人类历史发展时期的历史风貌,并结合地质情况阐述出那些曾经发生的军事行动或者政治事件。例如,在一些史书上经常载有地理地图,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不仅给人以时空的概念,而且还融合了许多综合性的感性认识,让人记忆犹新。此外,在我国中学地理的教科书中,编排了大量地域、地名信息,这对学习历史抑或政治基础教育课程能够起到加深理解和记忆的辅助作用。中学地理课程,在自然地理方面,讲述了天体星系、日月变化的规律、解释了地球运动的科学原理以及大气运动等知识。这些知识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克服自然、改造自然,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样具有很大的帮助。所以,从一定角度出发,中学地理知识是其他科学体系的最感性、最物化的标本。它的客观存在,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思考的兴趣,点燃了学生探索科学道理的思维火花。举例来说,地球为什会自转、为什么会公转?这些现象概括的就是一种物理现象和数学反应;而岩石风化、石炭岩地形的形成以及各种有用矿物成分则反映出一些化学领域的知识,同时,地质地貌也对考古学具有重要的证据意义。

第二,中学地理知识还能使学生学习和使用地图、地标等概念,分析气象特点的成因,掌握对于地理现象观测、观察和对自然资源科学利用的初步技能,对学生升入高等院校,选择更深一层、更加规范的地理体系,如学习自然地理、水文地质、森林植被、海洋岛屿、环境生成等专业学科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第三,地理还会对人类的日常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们在中学阶段的地理课程学习中,会接触到不同国家、不同地理位置包括经度、纬度以及国家和地区的土壤气候特点,会了解到这些国家或地区的主要农作物、矿产资源分布等特点和情况。例如,在中国地理中会重点反映全国各省市的地理概况,标注出主要的粮、棉、油、煤产区,介绍各省会城市、旅游资源分布、交通路线以及各地的风土人情等知识,极具使用和实用价值,说是老百姓的“百科全书”一点也不为过,因为它的确涵盖了关乎人们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不仅是生活的好帮手,还是出差旅游必备的查阅工具。《中国地理》是本手册,因其编纂的极为细腻而被冠以“万事不求人”。可见,学习地理知识是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它的突出的工具作用彰显出别具一格的人文特色。

第四,中学地理传播的知识还可以指导人们的生产实践。直接或间接地为企业生产单位提供参考的价值。如教科书中所记载的土壤资源、水热资源、森林资源、天然草场等各种自然资源,给贸易发展、工农业生产带来很大便利,对于各地自然资源情况的了解,又可以帮助政府部门、企业生产单位制定切合实际的贸易往来发展措施。在中国地理的章节中,还会有工业地理分布、工业原料来源、工业燃料和动力的供给、工业的交通运输条件、工业产品的分配、各种工业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各种工业与自然条件的联系等信息情况,它会和历史书籍整理在一起共同见证一个时代的风貌,并具有了极大的研究价值。在考古学中,这样的例证是不胜枚举的。每一样出土的文物都不仅仅是一件物品的陈列,在每件出土文物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地质变化和文化发展的秘密。由此来看,中学地理教学的意义十分远大,绝不是可有可无“副科”。它关系到国家兴亡的战略方针,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各个领域,关系到中国素质教育的成效,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有力武器。所以,重视中学阶段的地理教学不仅与国、与民有利,也有益于个人学术的成长,为国家在地理、地质、海洋、森林、矿产、考古等科学领域培养合格人才,这是百年大计、千年大计的功德。因此,必须对中学地理的教学有一个公正的评价。

三、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结果来看,这一阶段的地理课堂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矛盾,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学阶段地理学科基础的扎实与否,不能不令人冷静思考。那么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目前究竟存在哪些主要问题呢?

其一,地理教学课堂实践表明,模式化、套路化,仍然是多数教师采用的通常方法。例如,一般采取的教案是设置引导语言,张挂相关图片,希望用精彩的开头以引起学生的精力集中,之后转换到课文内容,开始照本宣科灌输,其结果,学生只是被“拎”了下耳朵,受到的只是小小的刺激而已,并没有真正激活兴趣。

其二,现在地理教学在教育改革方面的动静也还是有的,中学地理教研组组织教师研究了兴趣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也采取了不少互动式的活动等。虽然学生的兴趣有可能会因为“玩儿”的天性一时热闹一番,但是中考、高考的升学率,实际上又不得不把学生拉回到“数理化、语政英”这六大主课上来,使地理课堂教育成了“剃头的推子一头热”。

其三,地理教師自身情绪影响到教学质量。由于学校普遍采取了教师业绩与学生成绩挂钩的考核办法,而且分数影响到升学率,分值分配由过度集中那些“主课”上,因此,相比较数理化等学科的老师,地理教育的待遇难以与其他学科抗衡,教师在心理上除了自短三分外,还会有些许的怨言和不满,这些情绪总是会不经意间带到课堂上影响到地理课堂的讲解。可以设想一下,课堂上的教师无精打采,讲台下的学生会能否精力集中或情趣满满地认真听讲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四、对中学阶段地理教学新思维的探讨

实践证明,地理学科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副科”。它在推动其他基础教育尤其是未来人才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发展的创造力,推动国家科技进步和发展水平,走在世界的前列,永立世界民族之林,具有不可磨灭的功绩。因此,地理在中学教育阶段的地位应该得到充分的肯定,因为它不仅关系到国家兴亡的战略方针,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各个领域,关系到中国素质教育的成效,它还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为此,要紧紧抓住几个重要环节,扎扎实实地促进新思维在中学阶段地理教学活动中迸发正能量,取得丰硕成果。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做到:

(一)从师资力量抓起

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干扰,目前中学地理老师的师资状况不容乐观。一方面,由于长期处于“副班长”的位置,地理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始终调动不起来,导致教师精神上的疲软,上课只是照本宣科,对教改态度消极,推推动动,不推不动;另一方面,地理教师个体知识储存过少,除了山川湖海、森林植被略知一二,而对其他学科的知识掌握甚少,显得知识结构过于单一;再者,不少地理教师的教育学基础理论知识功底不厚实,课堂教育理念陈旧,对实行新教改感到十分吃力。还有就是地理老师的利益挂钩问题,必须在待遇上提高地理教师的薪酬标准,特别是要引入地理教学道具制作、情景设计的概念,落实相应的奖励机制。例如,考核加分、薪酬补贴,要让地理老师不仅在政治上受保护,还要在货币上体现出对于地理老师煞费心血制作教学道具等劳动价值尊重,充分调动地理老师爱岗敬业的积极性。对此,笔者认为,学校决策领导要从观念上改变过来,要把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与观念更新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思想上、认识上促进教师教育体系及其功能的不断完善和平衡,使学校整体教学水平得到突飞猛进

(二)从创新上下手

创新是发展的根本动力,没有创新的教育那就是典型的灌输。我们反对教育新八股,这是因为被动的教育方式或模式抹杀了我们对于人才的培养,学生大脑的口袋没有被扎起来,而是一边往里倒,一边漏洞里丢弃,学了半天,却没有一点的记忆,这就是企图用考试来锁定学生成绩的悲哀,它不仅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反而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完全禁锢了。所以,创新思维是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同时进行的,一方面,我们要求教师首先要自我提高创新意识。因为打铁尚需自身硬,有强将才会有优秀的士兵,所以,要努力营造地理教学创新性氛围。另一方面,要在研究新课标的基础上,不断改革中学地理教师在课程上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上的全面创新。可以这样设想,为了加深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理解和记忆,除了活跃课堂教育外,还可以采取很多有趣的辅助活动,像在班级上安排每个班组每天轮流播报天气预报,既可以提醒学生对于天气情况的应对措施,又可以加深对于气候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的理解和應用。例如,雾霾,是近年来的新气候现象,雾霾对于人类的影响已经引起各界的格外关注。小气象员的即时播报,既可以帮助大家予以防范,又可以引发同学们对雾霾这也特殊气候现象更为深层的讨论,从而达成参与互动、合作探究,由过去对于地理知识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地、认真地吸纳。

(三)强调综合性特点

地理学科综合性特点如果得到很好的发挥,其上升的空间是很大的。毫无疑问,地理犹如小说涵盖诗歌、散文而集大成似的,它同样包容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基础科学的精华,它对于我们研究地质风貌、水土流失、人口与资源等诸多关乎人类生存的原则性问题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中学地理的教学实践中一定要看到这个问题,强调这个问题,以引起方方面面的重视。所以,一个优秀的、有历史责任感和时尚精神的地理老师,需要花较多的精力去研究、设计课程内容的流程,走出以往教育的模板,自觉主动地将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的关联性为学生点划出来,用坦荡无私的胸襟,使学生达到触类旁通的奇效,既巩固了对于贯穿于地理中的物理现象、化学现象、数学理念、历史知识,同时,也会大大激发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发自内心的喜爱。通过这样开阔视野、开拓创新的思维活动,一定会使地理课程的教学潜力得到充分的挖掘,从而在学生心目中确立地理课内涵丰富、信息量大、震撼力强的新形象。

参考文献:

[1]李大健.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和教学方法改革[J].教育研究,2004,(04):73-77.

[2]丁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目标的制定原则[J].教育发展研究,2004,(09):70-71.

[3]马俊.给地理教师的101条建议[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邹尚智.研究新学习指南[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11.

[5]邵宝祥,王金宝.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基本模式的理论与实践(上)[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99.150-152.

猜你喜欢

中学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在多解中学创新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