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实感“痛”中来
2014-07-21李惠明
李惠明
在作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打开话匣子说话,并喜欢写作,一直是语文教师的教学难题。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我做了一次尝试:让“痛”打开学生紧闭的心灵之门,说出真话;然后引导学生把思维的触角伸向“痛”,写出真情;最后趁热打铁让学生“痛”中拾“米”,寻找源头活水,积累材料,找到写作自信。果然,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很快。这给了我很大的启迪,如果语文老师善于启发、引导并长期坚持,作文教学将不再是教学难题。
真情实感“痛”真话写作《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我以为这里的“表述自己的意思”就是写文章要写出真情实感。可现实是:每每提到作文,学生就发愁,特别是农村来的、语文底子薄、写作起步迟的学生更发愁,常常面对作文题目是“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咬碎铅笔头”。而如何教学生写作文,语文老师也头疼:“青丝搔更短,浑欲不胜看”。可写作作为语文教学中的“半壁江山”又怎能弃之不顾?针对学生无从写起,无“米”下锅的情形,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我得到了一回尝试,并从中获益。
有一天,教学之余,随手拾起搭档(所带班级的班主任)案上的一份学生写来的检查书看起来:情真意切、行文流畅、字数又多。再一看落款处署名是万讨!这让我大感意外,平日里写作时,如挤牙膏一般材料贫乏、辞不达意的他竟能写出如此美丽的文章,但事实真的是出自万讨的手。这就使我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是什么让这位学生有了得法的技巧和不吐不快,而且一吐起来就是洋洋洒洒上千字的冲动?为此我去问过他,他只说了一个字:“痛”!平日里积攒的痛!“痛”多么简单却又让人感到不舒服的字眼,但的确是“痛”打开了学生封闭好久的心扉。这里的“痛”就是由于种种原因引起难受的感觉,包括痛苦、伤心、烦恼、委屈等。总之,是自己的切身感受。于是我萌发了一个念头:作文教学,从“痛”着手。
一、让“痛”打开学生紧闭的心灵之门,说出真话
我想,“痛”楚的感受和刻骨铭心的经历或许就是一个作家的创作源泉。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如果不是耳疾失聪,也许就不会有《命运交响曲》的铮铮强音;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如果不是病痛缠身,也许就不会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震撼人心;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如果不身受宫刑,也许就不会有《史记》的百世流芳;80、90年代的知青作家如果没有下乡劳作的磨练和情感上的煎熬,也许就不会有一部部感人至深的“伤痕文学”著作的真情流露……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他们“痛”的经历和感受给他们所带来的收获,也许人类最难忘的莫过于“痛”的经历和感受。只有发自内心的真正能够让自己感到“痛”,想要流泪,感到发疯的事情,才具有打动别人的基础,才有表达的强烈欲望。于是我决定尝试,从“痛”入手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在班里举行了一次口语交际的活动课,话题是“痛”。
起先学生觉得有点莫名其妙,后来经我点拨后,他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我带头给学生讲了一个自己“痛”楚的故事:“那个飘着大雪的早晨,发烧的姐姐被医术拙劣的医生的一针青霉素打得抖起来,妈妈情急之下背起姐姐就冲进了鹅毛般的大雪之中,呼呼的风声中不时传来姐姐‘妹…妹,妹…妹…的叫声,那揪心的叫声,那模糊中挥动的颤抖的手……从那天开始我再也没听到姐姐的声音,听到的只有妈妈撕心裂肺的哭声,姐姐再也没有回来……”声泪俱下,也打动了在座的学生,留下了感动的泪……一石激起千层浪,沉寂片刻后,学生们纷纷举手站起来,讲述自己“痛”的经历和故事。哪个学生没有一段令自己感到“痛”的经历?一句句言辞恳切的真话,一个个激情澎湃的故事都被吐了出来,而且吐得那么流畅,犹如涓涓溪流自然流淌,没有忸怩做作的痕迹。真的是“情动于中而发于形”,多么有意义的一堂口语交际课啊!
二、让学生把思维的触角伸向“痛”,写出真情
话匣子打开了,灵感产生了,若不抓住,就会转瞬即逝。我趁热打铁,让学生把思维继续向“痛”处延伸,提笔写下自己想说的“痛”的故事或感受。
作文写出来了,比起以往来,学生交得又快又齐,写得又真又好——“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庇者?……我为妈妈的辛苦而流泪,为妈妈的良苦用心流泪……”(《妈妈的手》)
“纸是包不住火的,回到家与姐姐一核对,知道我逃课了,父亲的眼圈都气红了,转身抓住炕上的的苕帚头抡过来朝我的背上就是狠狠的几下,然而……我痛苦,我错了,错的是那么不可理喻……”(《父亲》)
“撒谎的滋味的确不好受,面对善良、憨厚朴实的父亲,我心疼了……”(《撒谎》)
……
让学生把思维的触角伸向“痛”处,伸向自己的切身感受,人间真情自然流淌出来,这使得学生产生了一种不吐不快的表达欲望,促使他们写出了一篇篇饱含真情实感的“好作文”,他们尝到了写作的甜头,热情更高了。虽然文章的整体质量与真正意义上的好文章距离比较大,但我毕竟看到了他们写好作文的希望。
三、“痛”中拾“米”,寻找源头活水,积累材料
寫作时能打开学生紧闭的心灵之门,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当然好,但只有真情还不能应付各种题材的文章,如果应付不了有可能又反弹(因无“米”下锅),现实中学生有时会无“米”下锅,就在学生还沉浸在写作获得的快感中时,我就问学生:“今天同学从自己的心里掏出了一些‘米(材料故事),自己做了一顿可口而且津津有味的‘饭(文章),那么‘米用完了怎么办”?
“继续找。”同学几乎异口同声的说。
“从哪里找呢?”
“从心里找”,“从书本上找”,“从生活中找”,“从自己身边找”,“从网上找”……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争着说。
“还有把‘米积下来。”机灵的小邓军说。
“同学们说得都对,找‘米、积‘米。‘生活如源,源而不竭(写在黑板上),只要愿做生活的有心人,‘米一定会有。”
尝到甜头的他们兴致更高了,一个个下去准备了一个“米袋”——读书笔记,密密麻麻的记着从各个渠道搜集来的“米”。此时的生活,在他们看来“村村皆画本,处处有诗情”。
没想到,教师偶然设置的一个“痛”感体验的情景,却让学生既打开了紧闭的心灵之门,又找到了下锅之“米”,真可谓一举两得。一年来,大部分学生继续坚持着记读书笔记的习惯,作文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真情是文章的生命,从哪里打开缺口,道出真情,确定还需要语文教师敢于尝试,尝试才可能有所收获。真的感谢万讨的检查书的“痛”给我——一个语文教师的启示:真情实感从“痛”中而来。
同时也让我明白:教师要善于抓住生活瞬间的一点,从某一个角度切入进去,用充满灵性的语言,因势利导,给困惑一句提点,给心灵一点希望。
生活中并不缺少事实,而是缺少发现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