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论记者”工作机制的利与弊

2014-07-21沈琳娜杨冰清

新闻世界 2014年5期
关键词:新闻评论工作机制同质化

沈琳娜 杨冰清

【摘 要】时评以其独到的视角,独特的见解和富有张力的语言逐渐赢得民众的青睐。然而,走过繁华与平淡后的时评,局限和困境也呈现出来。“评论记者”工作机制的建立是否能有效扼制评论同质化现状,还需要从认识该机制本身做起。。

【关键词】新闻评论 工作机制 同质化

一、新闻评论同质化现状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都市报的兴起,新闻评论以其独特的视角,独到的见解和富有张力的语言逐渐受到广大民众的青睐。随后多种多样的新闻时评类栏目以不同形式占据了各大媒体的重要位置。

2014年2月,央视索福瑞公司(CSM)发布了2012年度全国电视台收视率排行榜,在新闻节目收视率排名中,新闻述评类节目《今日关注》排名第二位,《焦点访谈》排名第三位,《新闻1+1》排名第六位。可见新闻评论已走上繁荣发展之路。然而,时评的局限性和困境也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来,“千版一面,众议同声”的同质化现象也逐渐显现。主要表现为:第一,主题雷同、观点相同或相似;第二,不同报刊载相同新闻评论;第三评论写作手法相近或单一、写作风格雷同。

著名文化批评家叶匡政在《时评正在成为一种脑残文体》中犀利地点评了现代时评同质化的现状:“这类时评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味同嚼蜡,不仅言语枯燥,观点亦是人云亦云”,“黑夜给了时评家一双黑色的眼睛,他们只用它来翻翻白眼。他们成为这个时代的时评家,一笔好字被电脑废了,一手好文章给时评废了。”①

二、新闻评论同质化现状成因

现如今,时评无论是在版面还是在栏目设定上几乎千人一面,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因素:

1、评论作者正逐步从“普罗大众”走向“新闻精英”

在新闻时评繁荣之初的几年间,时评成为了广大民众的话语平台,时评成就了“公民写作“和”公民表达”。然而,经过短短几年的淘汰,评论作者群覆盖面越来越狭窄,逐步由广泛分散的“普罗大众”变为少数的“新闻精英”。由于时评对时效性要求很高,对于大多数非专业的写作者来说,在短期内要想完成行文流畅、精心布局且认识深刻的评论着实不易。自然被文字功底深厚,目光敏锐的资深行家所取代。

2、近距离新闻评论常被扼杀

地方报纸对于本地新闻报道的评论,是改变时评同质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其优势在于它有时效性和贴近性,但由于地方媒体受限于广告商、政府机关等各种力量,直接评论本地新闻尤其是批评性新闻,有可能无法发表,甚至容易引发诸多矛盾。因此地方报纸往往选那些离本地较远,又具有影射作用的评论。这也就导致了时评选题单一,内容同质化。

3、新闻时评版式缺乏个性,栏目设置雷同

虽然目前全国各媒体几乎都有“新闻时评”,但是其方式和版式大致相同。报纸上的时评版面无论是在栏目设置上还是版式上也都相仿。即便是某些报纸改版后增加某些专栏、漫画或点评,过段时间就会有其他报纸竞相模仿推出类似的栏目,让人有“千报一面,众论同声”的感觉。

4、多数媒体还没有专门的评论员队伍

全国多数媒体出于成本等各方面因素的考量,通常只有一两个评论编辑,而没有组建完备的评论员队伍。评论员队伍的单一化致使对于每天的新闻议题,评论手法和评论角度单一化,自然使新闻时评归于同质化的竞争之中。更为严重的是,它助长了不调查不研究的浮躁的写作风气。

三、“评论记者”工作机制对评论同质化的影响

其实,对于新闻“评论记者”机制,国内早有专家学者倡导建立。譬如赵振宇教授就是最早倡导建立“评论记者”新机制的学者。他认为:所谓“评论记者”,他们首先应该是一名记者。他们不仅配写评论,而是可以或应该在传播事实信息中传播观点信息。“新闻评论必须依赖于新闻事实,即先有事实而后有评论。但是,这样的表现并非意味着事实和评论是分家的,即有两个不同部门的记者和评论员分别完成。它们完全可以融为一体,即由评论记者完成对新闻事实的采制和新闻评论的写作。所以在考虑设置‘新闻评论部的基础上,建立‘评论记者的工作机制是有必要的。”②

南方都市报评论部在时评实践的基础上也提出了关于“评论记者”工作机制的构想:“一种更接近现代评论形态的操作模式是值得尝试的,那便是设立评论记者,以采访的方式获得选题的价值与内容,成为立论行文的背景。”③

那么,这种工作机制的建立对于克服时评同质化现状有何利弊呢?

1、“评论记者”工作机制优势

(1)这种工作机制要求评论记者同时承担对新闻的采集和评论工作,他们可以在第一时间发布对于新闻事件的评断,加快了评论的传播时效,适应当今信息传播快捷性的要求。

(2)该机制要求评论员以记者的视角采撷新闻并同时解读新闻、发表评论。这种工作方式让他们第一时间将采访获取的鲜活事实,作为立论行文的背景资料,并由此缘事明理,以理论事,从而发表自己独立的判断和评价。评论记者到新闻源头进行实地采访调查,无需再通过“据报载”的方式配发表评论,手握第一手资料便能更深刻地把握事件走向,揭示事件本质,有利于扼制“一部电脑一张网,一篇评论漫天飞”的现状。

(3)提高了时评的品质。由于时评对时效性的要求,很多评论员在材料掌握不足,事件还没有完全了解清楚的情况下就仓促而就。同时,信息时代滋生出众多“键盘时评家”, “剪刀加糨糊派”、“网络加电脑派”,时评的写作进入程式化的粘贴复制的嫁接时代。而“评论记者”工作机制在多个层面都对评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将描述和评论两种表达方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培养的评论记者较好的传承“深入实践,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尤其是在当前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评论记者在评论素养上必然区别于其他评论员,他们要有集掌握、分析、表达能力于一身的综合实力,无论是选题、视角、观点、写作手法等都更加多元化,丰富化。

(4)帮助记者拓宽视野,参与国际化竞争。时评的选题应该是全方位的,多元化的,包罗万象的。在拓宽评论视野方面,评论记者机制突破了评论与报道分开的格局,首次尝试将两者融合,这种建立在记者采访基础上而形成的评论形态也是对传统文体分类形态的一种探索和突破,已成为一种新的评论形态。一是让评论员“走出去”,取得第一手资料,而不是闭门造车;二是让一些具备评论素质的记者“走进来”,以鲜活的采访资料为背景,针对第一手资料形成并把握自己的论点,发布新闻的同时也发表评论。在“一出一进”中迅速提升评论记者的业务水平,参与更大范围的国际化竞争。

2、“评论记者”工作机制劣势

(1)不利于评论作者的多元化。时评不应该也不能只是少数职业写手的事。由于评论记者工作机制的建立,大大提高了时评的门槛。写作队伍受“身份”限制,不利于对新闻事件的多角度解读。没有写作队伍,就无法保证评论的多元与观点的争鸣。

新闻时评作为一个公众化的言论平台,每一个发言者都有平等的话语权。由于评论作者的身份、职业、社会背景的不同,带来了意见的多元和不同观念的碰撞。所以,该工作机制建立的前提便是在选择评论人才时应放到更广泛的范围之中进行筛选。想要保持这种独特的多元的声音,评论者多范围的身份就显得尤为重要。开拓新的评论渠道,不断引入新鲜的血液,让“普罗大众”“职业精英”相结合,才是新闻时评常办常新的基石。

(2)不利于报道的客观公正。苏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杨新敏副教授认为,记者是以客观报道为宗旨的,如以评论员的角色去采写新闻,不可避免会带有强烈的思想意识和个人情感,不利于报道的公正与客观。④

要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在报道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参与采访时,评论记者可以与记者结为搭档共同参与采访,记者主要负责事件的报道,评论记者主要对事件做出评论,目标明确各有分工。

(3)不利于在媒体推广普及。评论记者工作机制尚未完善,目前像《嘉兴日报》那样,成功实行该机制的媒体也属少数。想要进一步推广普及,需要媒体组建完备的评论记者队伍。然而一支高水平的评论记者队伍的建立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同时也会提高成本,这也进一步影响了在媒体间的推广和普及。

(4)不利于本地化舆论监督。本地作者的本地新闻评论,本应该是一个极好的改变新闻评论同质化的有效途径之一。“评论记者”工作机制可以降低采访难度,使记者能方便的获得更有价值的选题,同时也便于深挖主题,契合栏目定位。然而受地方因素的限制,对于地方舆论监督和敏感话题显得力不从心,舆论监督不力的状况非常明显。当前地方媒体应该做的是给予那些观点鲜明,立论正确,掷地有声的新闻时评发表的平台。在积极引导并支持平台的发展建设的同时,逐步突破地方新闻评论的种种桎梏,予读者以真正的新闻之外的东西。

结语

“评论记者”工作机制的建立在我国尚未全面推广普及,但是从最早引入该机制的《嘉兴日报》情况看,对于提升报纸质量和水平,提升媒体的竞争力,对评论记者的专业发展已经形成品牌效应。“评论记者”及“评论记者”机制的这种探索值得肯定。但愿它能同嘉兴时评的实践者所述成为“中国新闻史上的一小步”。⑤□

参考文献

①叶匡政,《时评,正在成为一种脑残文体》[N].《南方周末》,2008-11-20

②赵振宇,《积极探索建立”评论记者”工作机制》[J].《新闻战线》,2006(11)

③李文凯,《重要的是形成风格——〈南方都市报〉时评的理念与操作》[M].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11

④赵振宇,《关于建立“评论记者”工作机制的再思考》[J].《国际新闻界》,2007(7)

⑤《嘉兴评论向我们走来——“嘉兴评论”开篇辞》[N].《嘉兴日报》,2007-3-5

(作者:均为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

责编:叶水茂

猜你喜欢

新闻评论工作机制同质化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新闻评论教学改革探索
新媒体环境下新闻评论的发展策略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新闻评论”中的教学模式探索
浅谈检律良性互动关系中检察机关工作机制的构建与优化
“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机制研究
新闻评论中的“神话”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
同质化市场背后致富路指何方
时事新闻报道如何避免“同质化”
戏曲“同质化”现象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