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策略

2014-07-19张苏良

学子·教育新理念 2014年4期
关键词:鼠标长方形面积

张苏良

一、营造学习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入境始于亲”这句话说出了情境的营造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学习“圆的面积”一课,对于圆的面积的公式推导学生难以理解,因此在新课开始时,我就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呈现出这样一幅场景:草地上拴着一头牛,这头牛正在低头吃草。学生正看得兴趣盎然,此时画外音提问学生:“这头牛能吃多大范围的草呢?”学生思考后回答“牛吃草的范围就是以木桩为圆心,以绳长为半径的圆。”多媒体闪烁牛吃草的范围。画外音又起“那么如何求出这个圆的面积呢?”学生叽叽喳喳半天,自然说不出所以然来,他们纷纷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我。我乘机利用多媒体进行指导:先出示一个绿色的圆,然后把圆一分为二,变成两个半圆,再把两个半圆平均分成四份,这时就把圆平均分成了八份。接着多媒体把这八份分别交叉拼在一起,让学生观察像,学生说像长方形,可是上下两条边又不是直线。紧接着我把圆继续分成十六份再拼,学生发现这个图形更像长方形了。然后我问学生:“照这样分下去再拼起来,最后能拼出什么图形呢?”学生自然会得到长方形的答案,并用多媒体演示来证实学生的猜想,要求圆的面积其实就是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观察比较圆的半径、周长和长方形的长和宽之间的联系。在学生有了猜想而又不敢肯定时,继续让多媒体来证实,最终得出“圆的半径就是长方形的宽,圆的周长就是长方形上下两边的长。”最后再引导学生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能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把抽象的过程变得形象起来,把圆的面积推导过程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顺利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二、呈现学习流程,帮助理解知识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特点决定着他们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抽象思维的能力不强,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包括游戏、写作、绘画等。教师应利用各种教具和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这也正是多媒体教学相对于其他教学手段无可替代的优势。

比如,教授低年级的“方向”这课时,我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从生活中选取了孩子们最熟悉的九种动物,把它们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用鼠标点击不同的动物,就会发出该动物的叫声。然后我先让孩子们闭上眼睛,我通过鼠标点击其中一种动物,学生就根据听到的动物的叫声来寻找动物。接着我就让学生说出该动物是从左边数第几个,从右边数又是第几个。或者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来点鼠标,其他孩子来说。孩子的兴趣非常高,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既认识了左和右的方向,又学会了序数。

三、搭建过渡桥梁,解决思维矛盾

刚才已经表明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同时也是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期。在这一阶段,学生的这两种思维模式既相互存在和转换,也存在着一种矛盾关系。使用多媒体教学则能帮助解决这一矛盾,促进学生成功转型,顺利完成这一过渡阶段。

如教学“长方形的初步认识”,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桌子、文具盒、课本、电视等图片,学生分别说出它们的形状都是一个长方形,多媒体同时在这些图片的外框圈上红线,并不断闪烁。接着去掉实物的图片,只留下闪烁的方框,让学生感知长方形的形状。然后再用四条线段动画演示一个长方形的围成过程。这样的演示过程由直观到抽象,激活了学生思维,使其主动参与到长方形的知识建构中来,从而顺利完成了过渡。

四、突破重点难点,加深学生理解

每一节课的教学都有其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依靠传统的教学手段学生往往难以理解。这时使用多媒体课件,把不易理解的过程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图像和声音的有效配合能加深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的理解。

教学“平移”,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根据图形在坐标纸上移动前后的位置来判断物体移动的方向和距离(数网格)。这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如果仅凭老师的讲解和比划很难让学生理解。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一只可爱的小白兔一跳一跳地向左移动四格,然后让学生走到投影幕前带领全班学生一起数,看看一共向左移动了几格。这样就能把静态化为动态,使学生真正理解平移的方向与位置,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endprint

猜你喜欢

鼠标长方形面积
怎样围面积最大
最大的面积
Progress in Neural NLP: Modeling, Learning, and Reasoning
分类数 不出错
巧替换 妙解答
巧用面积求坐标
长方形的困惑
超能力鼠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