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以多种阅读形式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2014-07-19孙艳丽张桂香

学子·教育新理念 2014年4期
关键词:语感课文文本

孙艳丽+张桂香

在阅读教学中,读,是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重要手段。学生有所感悟要靠读,培养语感要靠读,情感体验要靠读,语言积累也要靠读。因此,读课文,必须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但又不能整堂课都让学生捧着书本摇头晃脑地背课文。读,要遍遍有目的,要达到一遍又一遍的效果。笔者通过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得出: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最有效的途径是以多种阅读形式优化语文课堂教学。那么,怎样通过“读”来优化呢?

一、通读感知

感知是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通读感知就是指阅读活动中的感知过程,是感知课文中的语言文字,从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整合的过程,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学生连最起码的读通课文都做不到,理解文本内容就无从谈起,又谈何感悟课文呢?因此,在课堂上我总是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充分地读,例如:自由读、默读、分角色读、男女生读等。对于难读或拗口的句子,我便为学生范读指导。学生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句反复见面,有效地认识了生字和新词语。反复的朗读还能使学生读得正确、流畅,不断增强语感,从而为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奠定了感性认识基础,课堂教学环节的衔接也会十分通畅,为提高效率提供了保证。

二、细读感悟

学生通过细读才能对文本内容有所理解,从而才能对一些文本中所蕴含思想情感及表达方法有所领悟。这种理解与感悟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生自主深入读书之后的自悟自得,而不单纯是教师讲解与分析的结果。因此,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必须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使他们仔细读文,从中了解学生读懂了什么、发现了什么问题等。这样,建立在学生自读自悟基础上的学生、教师、文本的对话,反过来会进一步促进学生对课文理解感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使课堂教学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状态。这个状态便是发挥课堂效率的基础。保证学生细读质量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读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并且注意讨论、交流相结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才会取得效果。如在教学《读不完的大书》一课时,文中最后写道:“大自然是一部看不完的大画册,读不完的读书,里面有无穷的奥秘、极大的学问、享受不完的乐趣。”我问学生:“为什么作者说大自然是一部看不完的大书?请结合课文或自己生活中遇到的趣事来回答。”学生纷纷举手争着发言,他们把自己在读文中发现的大自然中的一个个有趣的现象一一列举出来,有的结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趣事来说明课文将大自然称为“读不完的大书”的正确性。这样,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读文联系起来,很快有所体会、理解和感悟。读有所得,读有所悟,可以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第二,读议结合。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少不了课堂的交流。交流会推动学生阅读更加深入,也会使学生解开一些不解的问题。如在教学《难忘的启蒙》第二部分时,我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先在小组中说说自己喜欢这些句子的原因,然后全班交流。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交流、讨论、感悟,学生既能读得轻松自如,又能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第三,读练结合。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而各种语言文字的训练都是以读为基础的。读与练密切结合,在读中练习语言,在练习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只读不练,体现不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朗读既有训练功能,又有教育功能,学生不仅可以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还可以领悟到做人的真谛。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抓住文本中的练点,通过对比读、换词读、删词读等,培养学生语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三、赏读提升

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中的词语美,领悟文章的韵律美,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1.品读。即是对文本进行有品味地读,读出感情,读到作者的心灵深处,深入地去感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升华思想。既可以让学生表演读,也可以组织小组读,或男女生分组读,也可配音读或教师范读。师生共同参与到欣赏和朗读中,加强感情交流,实现共同升华。2.积累读。让学生摘抄、背诵文本中好的段落或句子,牢记于心,终身受益。“语言材料”的积累包括语文知识、语言表象、思想观念、文史常识、名家名篇、表达方法等的积累。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熟读或背诵课文是很重要的积累手段,不可或缺。

总而言之,以多种形式的阅读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需要教师根据课堂需要灵活地选择方式方法,把教师的“教书”变成学生的“读书”,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真正地读进去,读出来,才能使语文课堂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感课文文本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