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精神的历史积淀与延续

2014-07-19周建明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4年3期
关键词:文明图书馆精神

周建明

图书馆精神是静默的知识传输,它蕴含着中华五千年来的文明、文化的结晶,它传承着人类文明,它源源不断地供给滋养着我们人类,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本文从图书馆的主要功能方面对图书馆精神以及延续列出了自己的观点。

图书馆精神历史积淀延续图书馆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接下来我们分别从图书馆的基本功能和职能——传、承两个方面谈谈图书馆精神的历史积淀及延续。传,即传播;承,则是承接。

一、传播方面

图书馆的基本功能和职能之一就是传播。图书馆存在的最大价值,就是传播知识,为人们提供获取知识的方便,公平的面对所有人开放,使每个人都有接受文化文明洗礼的权利。传播的过程中,如果只是文化文明的传播未必也有点太过狭隘,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我们更要提供给人们的是对图书馆精神及图书馆人精神的潜移默化。体现在以下几点:

1.共有共享的精神

现代图书馆与古代、封建时代的个人藏书不同,是公共开放的,是知识共享共有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为提高全民素质起到了促进作用。现在很多学校、社区、城市都有自己的图书馆,作为人类思想文明的集散之地,要加强共有共享的开放精神,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对知识对文化信息的需求。个人在发现有价值的好的书籍的时候也要想着和大家分享,把好的思想好的文化扩大传播,共有共享,使好的思想文化影响更多的人。

2.爱国爱民的民族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

爱祖国爱人民,也是图书馆应该传播的精神之一。老一辈的图书馆界的前辈毅然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回到祖国,为祖国的图书馆事业奔走辛劳,发起了“引入新知,启迪民智”的图书馆运动,为创立我国新一代图书馆事业打好了坚实基础。我们应该学习前辈们的爱国爱民精神,以读者为本,以人民群众为本,高举科教兴国的旗帜,积极投身知识工程的建设中,为满足人民不断提高的文化水平不断努力。

图书馆工作细小而繁琐,需要从业人员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他们深深的爱着图书馆事业,爱惜馆藏资源,这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图书馆人在默默奉献中青丝变白发,奉献了一生,他们作为提高国民素质的推进人,只为赢得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和实现自身的价值。在枪林弹雨的年代,他们为保护文化典籍死而无憾,离世后又捐献自己的典藏文献。他们默默奉献,把对社会成员的潜移默化、培养提高大众作为宗旨,他们平凡又执着的热爱着这个岗位。只求耕耘,不问收获,他们是淡泊名利的文明守护者。

3.务实求真、海纳百川的精神

图书馆的工作是严谨又细致的,而这一项工作最基础的就是要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从采集、分类、编目、整序、流通、归架这一系列工序都需要认真的工作态度来完成。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了实际指导工作的学科体系。从杂乱到有序,从粗略到精细,从传统到开放,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图书馆学的发展与历史文化的发展、社会时代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

在图书馆的浩大资源中,从古到今,从中到西,高雅与时尚共存,市井与文人共架,这样面面俱到,是其他任何一个行业所不能替代的。图书馆的珍藏本不在束之高阁、只供珍藏,偏废的思潮也已逐渐正视了起来,这正是图书馆海纳百川、博大宽宏精神的体现。这个思索求解的静雅之地,与任何形式的浮躁都是格格不入的,所以要求我们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也要不浮躁,不急躁,守住静雅求知的氛围,让人们在这里不仅获取知识,更培养一种情怀,使视野博大,胸怀开阔,舒缓了压力,培养了情操。

二、承接方面

图书馆容纳着各个学科百家言论和思想,它博大宽广的胸怀使各家言论在此聚集,它承载着数千年人类知识思想的文明,它已变成社会共有的文化积淀,为我们共有共享共研究。我们吸取他人智慧,进行思想的升华和再创造,不断更新,与时俱进。不论图书馆曾经经历了几多风雨,不管他收纳的人类文明成果是进步的或是落后的,我们都能从中看见人类文明的前进轨迹。在对人类历史文明成果的承接中,我们图书馆人要紧随时代的脚步,把历史文明成果更好的传承下去,这就更需要机制和技术的支持。

图书馆在供人们求解学习的同时也在不断生长,它也是一个活的机体。20世纪末,曾有人说图书馆命不久矣,原因就是因为网络信息时代的昌盛,使书本这种纸质媒介逐渐得不到重视。图书馆要发展,不能知识靠纸质书本来传播,我们也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我们的信息传播开展到网络。虽然这是很大的工作量,但也是我们开拓新的领域结合时代潮流必须改进的工作方式,这样才能适应这个快节奏的信息时代。这就需要图书馆人在工作中不断的创新,以敏锐的观察力,极强的接受力,这样才能积极认识新事物,树立新观念,解决新问题。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努力创新,变被动为主动,将数字化的图书馆列为终极目标,一步步改造、创新,不断的寻求发展,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各项功能,以读者的需求为出发点进行创新,使图书馆事业在不断的创新中进入一个新的模式,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图书馆的发展需要图书馆人来实现,作为图书馆的上级部门应该实时监督指导,重视扶持和引导,科学的规划和决策,为图书馆的发展指明大方向。图书馆的直接管理者要积极建立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通过各种渠道、方法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不断提升图书馆员工的职业素养水平和业务能力,充分学习并理解图书馆精神,使图书馆精神健康延续和发展。让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得到更好的传播,一直承接下去。

传承人类文明成果的过程中,很多因素都影响着文明成果的传承。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决定了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方向。稳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促使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政府投资建设、购书、购买设备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很好地支撑了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和图书馆精神和文明成果的传承。社会文化对图书馆精神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当前社会文化在不断的朝着以人为本、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方向发展,助人为乐,与人为善,提倡奉献精神,这些思想观念、职业操守都会引导着图书馆精神和成果的传承。

三、结语

图书馆精神是图书馆人在实践工作中的体现,是图书馆人自我塑造、自我提升的动力,也是图书馆事业发展前进的动力。丧失了上述的种种精神,图书馆就会被当今时代的新快事物迅速掩埋,抹杀了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图书馆人应直面现状,不断创新,适应社会潮流,以广大读者为中心,从他们的需求出发,以图书馆精神带动每一个读者、感召读者、影响社会。社会环境在不断变化中,图书馆精神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在快速的网络信息时代,书本这种图书馆存在的纸质媒介才会有实实在在的阅读的感觉,而网络信息的“阅读”多是浏览而已。今后传统形式的图书馆会向多媒体数字化方面包容发展。对快节奏的社会生活,我们更需要的是一杯清茶,一本好书,这也是图书馆精神必将延续和传承的内源动力。

参考文献:

[1]韩毅,刘丽.图书馆精神的历史积淀与层次性分析[J].图书馆,2006,(1).

[2]秦俭.图书馆精神探微[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1,(1).

[3]崔岩,林忠娜.当代中国图书馆精神的培育、发展与探索[J].山东图书馆学刊,2009,(1).

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明图书馆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图书馆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