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习教育:为何如此兴盛
2014-07-19叶晶
叶晶
“禁补令”不仅没让补习教育有所收敛,反而愈演愈烈,补习教育如此兴盛的原因何在?作为补习教育的参与者,家长、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是其兴盛的原因。
补习教育兴盛原因家长学校补习教育是指中小学生在接受学校正规教育之外所参加的针对其文化课或艺术方面进行的辅导、补习。聘请家教、课余补习班或补习学校,假期补习班等都是补习教育的具体形式。从补习内容上看,家庭教师、科目补习班等与学校教育有较多的重叠之处,但也有补充学校教育空白的一些艺术班、特长班等。其中,以学术性课程为内容,以正在接受正规教育的中小学生为对象的补习教育,因其内容与学校教育的相似性往往被称之为“影子教育”。中小学减负早已不是新鲜话题,国家也陆续出台规范补习教育的相关政策,但是教育补习现象并未因“禁补令”的颁布实施而销声匿迹,依然能“蓬勃发展”,原因何在?
一、家长的“推波助澜”
1.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迫切愿望
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迫切愿望,促使他们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假期,充分假期空挡给孩子补习功课,或者参加一些特长培训班,为孩子日后的竞争增加一些获胜的砝码。当今社会,文凭仍是影响工作和收入的主要因素,所以家长不得不重视中高考的成绩,迫切
希望孩子能考上理想的学校,或替自己完成当年未完成的升学心愿,或希望子女将来能谋到一个好职业等。然而多数家长因自身知识缺乏或不精通教育方法和学科专业知识,无法亲自指导孩子,只好求助于补习教育机构,以求对孩子的学习有帮助。
2.家长对素质教育认识不清
有些家长认为,搞素质教育会拉下孩子的文化课成绩,学校素质教育搞得越好,家长越担心孩子的升学问题。常听家长抱怨:“学校整天都搞活动,带孩子玩,学习怎么办?”不少家长赞成在低年级搞素质教育,高年级和毕业班还应以升学为主要任务,因为最后还是要经过考试以分数高低来确定升学资格。所以,家长不得不请家教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
3.家长在假期无力看管孩子
寒暑假时间比较长,学生在家闲暇时间多。有些家长因为工作忙担心孩子放假在家无人照顾会出意外,怕孩子整天待在家里看电视、上网,很难自觉地在家学习。于是,许多家长就选择把孩子送到各种补习班,这样既能帮助照看孩子,又能辅导孩子功课,孩子多多少少能学到一点知识。
4.家长的攀比、从众心理
部分家长因为看到别的孩子都在补习,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后,这种攀比从众心理为假期“补习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家长,尤其在城市家长中,正蔓延着一种“群体性恐慌”,他们总是害怕自己的孩子落在别人的后面。虽然都在抱怨应试教育,但很多家长的态度和观念却已经被现实的教育环境“绑架”和异化,不知不觉成了应试教育的“帮凶”。在攀比从众心理影响下,父母会不停地给孩子施加压力,希望他们没完没了地学习。许多家长甚至见不得孩子玩耍,一旦孩子听听音乐、看看电视、和朋友出去郊游等,家长就会觉得孩子是在浪费学习时间,并对孩子进行指责和训斥。
5.家长急功近利的教育观念
传道、授业、解惑指出了教师的主要职能,这一理念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了我国传统的“教书育人”教育观念之中。然而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观念产生了偏差,他们片面的认为,学校等教育服务机构就应该对孩子的教育负全部的责任,家长只需要付费就可以了;部分家长受到“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等观念的影响,认为考试成绩是考核教育质量和效果的唯一指标,只有上课才是教育,多听课,多写作业才能提高学习成绩。学生减负,学校布置的作业少了,家长心里慌了,于是放学后部分学生不是直接回家,而是去辅导班。
二、学校方面的失误
1.教学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
不少学校都只注重学生的共性和整体的发展,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强调不够,课程教学也都是针对学生群体设计的,并不能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即使是答疑和个别辅导,也只是对问题不对人,针对性和灵活性不是很强,不能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补习教育却能够根据辅导对象的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启发,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传授方法,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及时解决。这样,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对于成绩较好或较差的学生来说,补习教育显然是对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2.学校超计划招生造成班额超编
家长们对孩子就读中小学校的师资水平和班里的学生数量是最关心的。但随着近几年“择校热”和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城读书等原因,不少中小学,尤其是热点学校的班额超标,学校班级存在“虚胖”现象。家长们费尽心思让孩子上名校。托关系、买学区房、求人情等,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拿到了入学通知书,可孩子们却要在原本宽敞的教室里挤着坐。学校超班额现象不仅影响学生,对教师的正常教学也有影响。学生人数太多,老师的精力有限,老师上课就不可能照顾到每位学生的理解能力,上课没听懂,课后不想问,时间长了,成绩下降了,家长就开始求助于各种课外补习机构。
3.校内补课现象屡禁不止
除了社会上的办学机构组织的暑期培训班外,部分地区的校内补课现象依然存在。虽然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要求各学校不得在假期组织学生补课,但仍有部分学校在悄悄地进行着。很多学校都会在暑期,对班级学习成绩比较靠前的学生进行补课,把部分即将在下学期教授的内容在暑期预先教完。真正到上大课的时候,老师就会加快授课进度,没有参加过补课或培训班的孩子可能就会跟不上。目前在国内许多地方这种现象相当普遍,尤其是城镇地区的学校更为明显。在这种情况下,班上好多孩子都选择参加课外培训班。
4.教学效率低下
有些学校教风、学风不正,管理混乱,教学效果差,学生成绩普遍偏低。对于这些学校的孩子,要想提高自己的成绩,家教无疑就成了首选。
三、教师的“却之不恭”
1.利益驱动
君子不言利这种传统观念在市场经济的大浪中,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教师工作很辛苦,但工资待遇并不是很高,所以好多老师在辛苦之余,通过做家教或在辅导机构上课挣一些外快。迫于“禁补令”的压力,在职教师有偿家教由地上转到了地下。家长或是怕老师会给孩子小鞋穿,或是想老师多关照自己的孩子,都纷纷把孩子送到老师家上课,逢年过节,可能还要送点礼品。
2.受亲戚、朋友延请,却之不恭
部分教师认为,一方面受人延请做家教体现了自己的价值,是一种被人看重的礼遇,另一方面,受到亲戚朋友的延请,又没有充足的理由拒绝,要是拂了大家的殷殷之情,总不是愉快的事情,于是便欣然应诺。
四、学生方面的原因
1.偏科或自制力差的学生
有些学生误课较多,跟不上进度,或有偏科现象,某一学科特差,这类孩子大部分对学习的意义认识不够,在学习上没有科学的方法和良好的习惯。还有一些孩子想搞好学习,但是缺乏自制力或自学能力,于是他们就要求家长给他们请家教,家长无奈之下,只好请家教来辅导。
2.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有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要求比较高,学校里学到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有些学生在某一学科成绩较好,为了进一步提高,他们都主动选择请家教。
3.学习成绩差的学生
这些学生在课堂上总是羞于向老师提问,即使鼓足勇气提问,由于部分老师不注意方式方法,当面指责学生,从而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这个时候,为其请一个好的家教,既可以讲解其没有学会的知识,还能够帮助他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参考文献:
[1]王有升.补习教育:一类不可忽视的教育现象[J].上海教育科研,1997,(6).
[2]彭湃.“影子教育”:国外关于课外补习的研究与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9).
[3]王刚.家教兴盛的原因[J].家长,2004,(Z2):12-13.
[4]从众心理导致家长教育焦虑.人民政协网,2013-03-06.
[5]牛淑芝.家教:应试教育的尴尬——家教利弊面面观[J].甘肃教育,2010,(12):42-43.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