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014-07-19马玉芬
马玉芬
(常熟市莫城中学,江苏 常熟 215556)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马玉芬
(常熟市莫城中学,江苏 常熟 215556)
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便是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而在思想品德教学中,部分教师依然沿用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依靠学生死记硬背提高分数。因此,改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非常关键。本文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为目的,分别从思想观念、氛围、活动及学习方法指导等环节进行阐述。
初中思想品德 培养途径 探究能力
新课标提出:“在教学中,教师应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参观、讨论、调查、访谈、情境分析、项目研究等方式,主动探索社会现实和自我成长的问题,在分享与合作中丰富自己的经验,在自主探究与切身体验中提高道德学习能力。”因此,探究能力便是通过教师科学合理的指导,学生能够独立进行实践、分析、质疑、创新的一项能力。探究能力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转变教学思想观念
在传统教学理念中,教育的主体是教师,而学生则被当做被动接受者,是被教育的对象。这种错误理念直接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学生地位,只关心讲授多少知识,而不为学生留下自学余地,学生只能被动地进行学习。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课堂完全被教师意识统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被抹杀,创造能力及想象力无法发挥。因此,教师应该提高思想认识,从根本上改变观念,以科学的教学观念充实自己的大脑。现代教育理念表明,学习的主体为学生,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才是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使学生学会研究、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因此,教师应该切实改变观念,放弃“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有利环境,悉心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如讲述“可持续发展”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将“苏州太湖水流域蓝藻暴发”事件引入课堂,通过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讨论探究以下问题:如果你是有关部门相关负责人你会怎么做?你将采取什么措施进行管理?哪种措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提问讨论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探索,在思考过程中不仅可以加深对可持续战略的理解,而且可以训练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激发自主探究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教育心理学观点来看,兴趣作为一种内在的强大动力,它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望,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冲动,促使自身不断追求,主动进取,向认知目标发出挑战,勇敢探索、攀登。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课本内概念知识较多、理论性强,假如单凭教师口述讲解,则课堂会比较枯燥乏味,学生理解起来也有难度,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起来,学生缺乏热情,教学效果常常差强人意。因此,教师在初中政治课上的讲解要大胆创新求变,为教学创造良好氛围。如在教学九年级第一课第三课时《学会亲近社会》时,我先用多媒体播放了2013年感动中国人物获得者龚全珍的事迹,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观看感。学生被那种无私奉献、服务社会的精神深深感动了,自己亲近社会、服务社会的情感也被激发起来,他们迫切想知道怎样才能为社会多作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于是,在真挚情感和强烈求知欲的驱动下,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回答,而学生的收获不仅是课堂上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奠定了服务社会的情感基础,一堂课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非常有益。
三、开展自主探究活动
在传统中学思想品德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被认可,其“主体意识”一直被压制,难以自主地开展学习活动。为使学生“主体意识”得到激活,积极参与到思想品德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登台亮相”,给他们一次“当家做主”的机会。如在九年级第十一课《胸怀全球迎接挑战》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以“世界是我们的,行动看我们”为主题开展一次演讲活动,体会课本中“机遇与挑战问题”的意义。在开课前,教师可以进行以下布置:(1)根据本班情况将学生合理地分组,推选出小组长;(2)让学生以课文内容为出发点结合时事政治、社会生活精心编稿。(3)课上小组相互研究讨论,并由组长代表发言;(4)演讲结束后学生相互交流心得体会。在具体实践中,教师要鼓励学习小组内形成“组内互助合作,组间相互竞争”的氛围,在自主探究中,各组有计划地合作学习,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适时地引导探究合作小组互相讨论,切磋研究,主动探索,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层层解剖,步步扩大,让学生不停地思考,鼓励学生不唯书、不唯上,求新求异、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激励学生活跃的思维、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性意识,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思考、探索、求新的过程中获取知识。
四、加强探究方法指导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上,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必须使学生掌握相应的技巧方法。
1.对阅读方法的指导
古人读书时非常重视“自得”,无论是被动的还是盲目的读书都不提倡。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教师应该做到循循善诱,引导启发。可以尝试利用阅读提纲或者带着问题等方法指导学生自觉阅读,使他们学会在阅读中手、眼、脑并用,养成边看边写边思考的良好阅读习惯,从阅读资料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思考问题、探索问题,最终找出合理的答案。教育家叶圣陶曾说:“导之,想方设法使学生能求得之。”因此,在初中思品德课上,教师应科学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学生只有拥有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其探索能力。
2.对思维方法的指导
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科学的思维方法。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用全面、发展、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对相同的问题以不同思路、不一样方法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进而多方面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指导学生学会从整体上全面直观地掌握知识,培养综合归纳能力;指导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针对相关或者相近概念、容易混淆记错的知识点,提高辨别力。如在八年级第五单元第十四课 《法律是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的讲解中,涉及“法律与道德区别”时,可以指导学生采用比较法,首先以小品表演或者生活视频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两种行为,然后借助比较法对两种行为的各个方面进行对比,学生在讨论、对比中明白:违反法律的行为一定是违反道德的行为,而违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违反法律。
3.对理论联系实际方法的指导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生活便是教育,社会便是学校,教学做应该合一。”理论与实际相互联系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生命和灵魂。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上,教师在讲述理论时应该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相联系,鼓励学生在双休日或者假期多走走多看看,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拓宽学习感知渠道,体验丰富的社会生活,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对课本中知识的认识。在生活中,多提出问题、多发现问题、多分析问题、多解决问题。如讲述“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巨变”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开展以“我周围的变化”为主题的活动,分派学生调查周围家庭衣食住行、本市交通、企业规模的变化,然后在课堂上为他们提供畅所欲言的平台,让他们积极展示相关的调查成果,进而使他们探索巨变的根源。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不仅爱国热情得到加强,而且在“研究”中提升了探索能力。
五、结语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项艰巨的长期工程,需要教师端正思想,改变传统过时的教育观念,做到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通过创新情境、联系实际等多种方法的灵活应用,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1]孙红艳.增强思想品德课情境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2]赵立民.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吉林教育,2012,13:50.
[3]廖晓桃.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学园,2013,27:81-82.
[4]刘雪璞.情感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
[5]王凯.探究式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
[6]黄志慧.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珠江教育论坛,2012,01: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