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心理干预预防交通事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效果

2014-07-19杨永强

武警医学 2014年3期
关键词:伤员车祸入院

孟 玲,杨永强,迟 瑞

早期心理干预预防交通事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效果

孟 玲1,杨永强1,迟 瑞2

创伤后应激障碍;心理干预;车祸;交通伤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重复的侵入性创伤体验、持续的警觉性增高,以及对相关场景的持续性回避三大核心症状[1]。以往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亲历战争的伤员,随后对重大自然灾害后灾民PTSD的研究也越来越普遍[2],但是关于车祸后PTSD防治的研究较少[3,4]。

交通事故是一种严重的突发应激性生活事件,幸存者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应激反应。随着私家车的普及,交通事故较自然灾害更为常见,车祸导致的交通伤逐年增多,因此有效避免或减少车祸后引发PTSD有重要意义。笔者于2012-06至2013-06对高速公路亲历车祸的伤员进行早期心理干预,探讨高速公路交通伤后入院早期进行心理干预对预防PTSD发生的影响及意义。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因高速公路交通伤收入我院治疗的患者52例,其中男33例,女19例,年龄20~47岁,平均34.6岁。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19例,中学23例,小学10例。52例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学历、受伤程度具有可比性。

入选标准:(1)伤员损伤评分表(iniury severity score,ISS)测评分数在10分以上(含),20分以下的重伤员;(2)年龄18~55周岁;(3)文化程度在小学文化及以上;(4)自愿接受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既往精神病史及家族史者;(2)严重颅脑损伤;(3)短期内曾经接受过心理治疗者。

1.2 评定工具

1.2.1 伤员损伤评分表 创伤评分法是对伤员伤情严重程度评定的标准方法。ISS≥20分定为危重伤员,10分≤ISS<20分定为重伤员,ISS<10分定为轻伤员。

1.2.2 PTSD-SS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一种自评量表,共有24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方法,总分≥50分为阳性,得分越高表明应激障碍越严重[5]。

1.3 方法

1.3.1 治疗方法 心理干预组除给予对症治疗外,提供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CBT)进行心理干预。CBT治疗的目标不仅仅是针对行为、情绪等外在表现,更深层次地分析其思维活动和应付现实的策略,找出错误的认知加以纠正,旨在通过改变患者对自己以及他人,或对事物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心理问题。入院后前7 d给予心理干预1次/d ,30 min/次,第8天后改为1次/周,50 min/次,共进行为期1个月的心理干预。对照组只给予常规对症治疗。

1.3.2 评价方法 从入院接受治疗开始计算,1、2、3个月后分别测试PTSD-SS,评估患者PTSD症状,分别计算并比较两组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概率。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软件,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5 结果 在入院接受治疗后1、2、3个月,心理干预组出现PTSD分别为1、3、1例,共4例,发生率13.3%;对照组发生PTSD分别为9、2、2例,共13例,发生率43.3%。对照组PTSD发生率高于心理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790,P=0.0078)。

2 讨 论

对于高速公路车祸导致的交通伤,现有的急救模式只注重针对具体损伤的部位进行抢救治疗,忽略了伤员精神心理上的变化。尤其是无颅脑外伤史及昏迷史的患者,很多PTSD的症状如睡眠障碍、控制不住回想创伤经历、感到与人疏远、与亲人感情变淡,以及反复出现创伤性内容的恶梦等,往往被误认为是“正常现象”从而未及时治疗。这样不仅增加了患者痛苦和家人负担,还会延长治愈时间。PTSD患者的自杀危险性高达19%,远远高于普通人群。这是因为PTSD患者不但具有自身独特的症状学特征,常常还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同时,长期的精神紧张和失眠也会加重机体的生理负荷,增加了诸如冠心病、高血压、消化性溃疡、肿瘤和其他心身疾病的发病风险。这些躯体因素与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往往会进一步降低PTSD患者对心理创伤和社会生活压力的应对能力,使他们的主观绝望感加深,从而自杀风险增高。

本研究表明,应用早期心理干预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PTSD的发生率,对于高速公路交通伤伤员的救治有重要意义。但是在临床实施推广的难度在于,首先需要提高伤员本人及家属对于心理干预的接受程度;其次,全国范围内在急诊配置专职心理医师仅有武警总医院急救医学中心,尚未普及,若只能以会诊和协助诊疗的方式对因车祸交通伤入院救治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流程繁琐必然会影响治疗进度;再次,心理干预的费用对于一些家庭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鉴于此,结合笔者诊疗经验,建议为救援现场的工作人员、转运伤员的紧急医疗人员,以及接诊的急诊科医师普及早期心理干预技术,第一时间为伤员提供心理援助。该类人员并不一定需要长期的专业培训,很可能仅仅是紧急状况下施救者的语气或是简单的几句询问就可以给予伤员内心莫大的安慰和支持。待伤者生命体征平稳以后,再请专职的心理医师或精神科医师进行心理治疗,给予情感支持和鼓励情绪宣泄,让伤员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下适度宣泄其恐惧、愤怒、哀恸等情绪,改变不合理认知,有效降低PTSD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笔者也将继续追踪52例被试3个月后的健康状况。

[1]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 mental disorders,4th edn (DSM-iv).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Washington,DC.1994.

[2] 何 跃,张洪涛.创收应激障碍的心理学效应和心理康复[J].中国临床康复,2003,7(16):2346-2347.

[3] 施建国,侯振海,周继红,等.高速公路交通伤后创伤后应激障碍分析[J].中华创伤杂志,2006,22(12):934-936.

[4] 夏俊杰,刘志荣,施建国,等.高速公路车祸创伤后应激障碍18例临床分析[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7(6):571-572.

[5]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会.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6-97.

[6] 刘光雄,杨来启,许向东,等.车祸事件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1):18-20.

[7] Turker P,Zaninelli R,Yehuda R,etal. Paroxet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results of a placebocontrolled,flexible-dosage trial[J].J Clin Psychiatey,2001,62(11):860.

(2013-11-22收稿 2013-12-25修回)

(责任编辑 尤伟杰)

医学期刊常用字词正误对照表

孟 玲,本科学历,主任医师,E-mall:mengling101@163.com

1.310002,解放军杭州疗养院海勤疗区;2.266041青岛,海军92367部队卫生队

R749.055

猜你喜欢

伤员车祸入院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武警新兵在训练的过程中训练伤急救到院内急救的救治过程
第十三章 惊险的车祸——氢能
李克强 全力组织抢险救援和救治伤员
由一起车祸引发的案例思考
烧伤伤员综合救治卫勤保障经验
车祸撞没了嗅觉 怎么赔?
亟待建立重大事件伤员救助基金
遭车祸仍信守资助承诺
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