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有尺度 写作才自由
2014-07-19李雪莹
李雪莹
摘 要:《初中作文一体化学习指导》是“十一五”广东省教育科学课题《义务教育阶段七~九年级作文一体化训练有效性研究》的研究成果,具有鲜明特色,是易于操作的对作文教学的新探索。本文尝试通过论述“初中作文一体化”的内涵,揭示基于《初中作文一体化学习指导》的阅读在准确把握阅读尺度下,所具有的主题式、主线型和主动性特点,并依据有效教学理念,阐明在语文实践中,基于《初中作文一体化学习指导》的阅读对写作的有效性,就是真正促进了学生的写作自由。
关键词:作文一体化;语文实践;阅读尺度;有效教学
《初中作文一体化学习指导》是“十一五”广东省教育科学课题《义务教育阶段七~九年级作文一体化训练有效性研究》的研究成果,是紧紧围绕现行的初中语文课程,立足单元主题板块的编写体例,结合初中学生写作、阅读、综合性学习的实际,依托快速作文技法,选择、重组、整合、提升而成的,具有鲜明特色。
一、对“初中作文一体化”的认识
1.“初中作文一体化”的界说
“作文一体化”是我们“十一五”广东省教育科学课题《义务教育阶段七~九年级作文一体化训练有效性研究》的核心概念,是指以教材内容为主线、以主题活动为载体、以快速作文为技法、以发展性评价为主导的写作教学形式。它是语文教材、学生生活和教师写作教学研究等教学资源的一体化,是写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教学目标与内容的一体化,是写作过程与发展性评价手段紧密结合的一体化。“初中”是指义务教育阶段七~九年级学段,是对“作文一体化”的时间限制。这也包含着“作文一体化”可以在“初中”之前或之后开展的意味。因此,“初中作文一体化”是在义务教育阶段七~九年级学段开展的作文一体化,是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对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合理利用,是对多种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
2.“初中作文一体化”的性质
(1)“初中作文一体化”是一种写作教学新模式。“初中作文一体化”的教学环节主要有:活动开启、阅读推荐、主题活动、技法指导、写作实践、成果展示与反思。一个主题学习一般历时四周,课堂教学需用6课时。这些教学环节与时间安排用“一体化教学安排表”清晰呈现,再加上各教学环节有清晰的操作流程,整个教学过程就特别清晰,便于操作。整个教学过程贯穿发展性评价,注重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动态过程。
(2)“初中作文一体化”是一种语文实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表明:“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作为一种作文教学模式,“初中作文一体化”理当是“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包括听、说、读、写、积累、感悟、科学训练等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语文实践,借用一个说法,就是“培根”,即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到语文之根、人格之根。“初中作文一体化”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不同程度地包含了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其中的“主题活动”是综合性的实践活动,设计有演讲、朗诵、辩论、竞选、摄影、拍卖会、影视欣赏、情景剧表演等活动形式,是语文实践最有特色和创意的体现。
(3)“初中作文一体化”是写作教学的必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规定,“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更提出,应注重写作教学与综合性学习之间的关系,“注重作文与做人的关系”,“应多从写作去考察评价一个人的语文素养”。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就是围绕单元教学主题,把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编在一起,安排在每一个单元后面,与课文阅读教学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单元教学主题。这是一种提倡,更是一种有效学习的必然。“初中作文一体化”正是积极响应了这种倡导,用“主题活动”把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再与阅读相联系,构成了教学内容的完整统一。学生在写作前,有阅读借鉴、活动体验,有感受交流,有技法指导,遵循了写作的科学过程。这是我们追求写作教学有效的必然选择。
3.“初中作文一体化”的教学内容及相互关系
通过对教学资源、教学目标与内容、写作过程进行了选择、重组、整合、提升,“初中作文一体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阅读、活动、技法、写作四大教学内容。四大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个相对密闭的“主题”学习内容;各“主题”学习内容统一起来,就构建成一个完整的、自足的写作教学内容系列。它又把发展性评价这一评价手段“内置”各教学内容,使每一个教学内容都具有自我评价发展功能。“初中作文一体化”的阅读、活动、技法和写作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
阅读、活动、技法,位于底层,构成写作的根基。它们相互联系,互相促进。阅读明确了活动的主题,积累了写作的技法,活动的开展、技法的学习反过来促进阅读理解,使阅读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活动为技法的运用提供了最真切、具体的材料,技法的运用让活动中零乱的材料变成有序的写作素材。阅读、活动、技法都是为写作服务的,共同为写作准备写作的主题、内容、语言、结构等。
写作,位于顶部,是“初中作文一体化”的目标,由阅读、活动、技法三者自然交融而成,受三者制约。但一个个相对密闭的“主题”学习内容,由于有明确的写作目的,也会制约对阅读、活动、技法的选择。
写作、阅读、活动、技法又通过发展性评价这一内置的评价手段,促进相互之间的紧密联系,使教学内容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因此,写作的自由受到三者形成的根基限制:根基越宽广,写作在同一高度水平面的位置越自由;根基越厚实,写作越能自由达到可能的高度。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学生的写作水平很难提高,大多数学生只能在同一水平、甚至是低水平徘徊。
我们也可以清楚看到:阅读、活动、技法三者任何一个向广度发展,都会使写作的根基扩大。同时,三者只有协调向上发展,根基才能更深厚。这也就意味着,写作要想取得自由,必须在阅读、活动、技法三者的广度、深度和相互关系上下工夫。
二、基于《初中作文一体化学习指导》的阅读
《初中作文一体化学习指导》是课题的研究成果,以“阅读推荐”“主题活动”“技法指导”“写作实践”的形式,具体呈现了“初中作文一体化”的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特色。这种特色集中体现在:它精选教材课文、课外经典与美文,整合教材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内容和学生生活,提升教师写作教学研究资源,重组写作过程。
基于《初中作文一体化学习指导》的阅读,实质上是一种阅读教学行为,是课堂的阅读教学和课外的阅读实践的综合。它是以“阅读推荐”为具体教学内容,以“课文链接”“名著推荐”“美文欣赏”和“阅读积累”的形式展现。
为什么要如此安排?这来自于我们对阅读尺度的精准把握:必需、够用、精要。
这里所说的阅读尺度,首先是一种阅读的标准,是要符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的;其次是一种阅读的策略,是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教学实践,是在充分考量“初中作文一体化”的教学内容及相互关系下作出的明智选择。因此,基于《初中作文一体化学习指导》的阅读,具有如下的特点:
1.主题式
这是对教材单元主题特色的继承与发展。单一、明确的主题有利于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阅读的四部分内容都紧紧围绕明确的主题展开,使某一段时间的阅读视阈相对固定,便于集中精力,利于丰富对主题的认识,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2.主线型
各主题之间呈线性关系。不是直线,而是螺旋线。如四大板块“关注”“体验”“感受”“感悟”的顺序安排,就由浅入深,从直观体验到感受思考,螺旋线发展,遵循了学生能力发展的特点,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利于学生能力的逐层提升。每一板块的三个主题,又力争涵括学生同一认知层面的生活整体。
3.主动性
阅读的关键在学生,教师只是起引导、激发兴趣的作用。因此,材料的选择要贴近学生,又给予精神引领、思想熏陶。如“名著推荐”中,选择了曹文轩的《细米》、姜戎的《狼图腾》、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安妮·弗兰克的《安妮日记》、龙应台的《目送》等,都是学生特别喜欢读的书目。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自然很高,读得主动。在课堂教学中,多种教学方法与策略的运用,再加上内置的发展性评价方式,让学生能随时调整自己的阅读状态与过程,也会推动学生的阅读向自主、自觉发展。
三、对写作的有效性
基于《初中作文一体化学习指导》的阅读,对写作的有效性具体表现在哪?判断标准是什么?“有效教学”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提出来后,不少专家、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了阐述。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广义地说,凡是能有助于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也有人认为,既促进学生发展又促进教师自我成长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论述虽有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指向,即以学生为教学、学习的主体。
1.判断有效性的标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初中的“写作”有具体的“课程目标与内容”,还有实施建议。但综合起来而言,就是要让学生达到写作的自由,即写作选择的自觉、写作过程的自主和写作评价的自由。这也就成为我们判断基于《初中作文一体化学习指导》的阅读,对写作的有效性的标准。
2.对写作的有效性具体表现
(1)促进了学生写作选择的自觉。围绕主题的大量阅读,使学生有了丰富的写作积累,如主题思想、写作素材、写作技法、语言表达等。学生面对每一个具体的写作任务时,就会有自觉的选择。如2013年广州市中考作文题目《出错》,就与“关注自我”“关注他人”“体验生活”“体验情感”等主体阅读有直接的关联,学生有很大的选择空间,能够自觉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内容来写,当然也就能写出较高质量的考场作文来。
(2)促进了学生写作过程的自主。基于《初中作文一体化学习指导》的阅读,每一个阅读主题的完成,都会有一段较长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内,同时进行写作任务。学生就拥有了写作的自主权。
(3)促进了学生写作评价的自由。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随机的评价较多,这就需要学生形成自动评价:关注自己的阅读态度、关注自己的阅读发展。同时,也就促进了学生写作评价的自动:评价自己写作的态度、写作的发展。在形式上,可以自评、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觉得哪种方式适合自己,自动选择。
总之,只有阅读达到了写作所需要的尺度,学生的写作自由才会真正到来,这也就促进了学生的自由生长。
参考文献:
[1]王希愚.初中作文一体化学习指导[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2.
[2]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麦曦.有效教学的理念、策略和方法[J].基础教育参考,2007(6).
[4]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