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童心的不老古诗
2014-07-19石琳琳
石琳琳
摘 要:教师要让古诗不“古”,改变古板的教学方式,以通俗易懂的方法、寓教于乐的方式,采用有效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绘诗,绘出诗情画意;比诗,比个千姿百态;演诗,演活诗外之音。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寻求最佳的教学思路,多角度、多层次地鉴赏,有的放矢,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古诗学习氛围之中发现美、创造美。
关键词: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绘诗;比诗;演诗
古诗短小精悍,形象生动,音韵和谐,节奏分明。古诗是一个美伦美奂的世界,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流淌着多少璀璨的美文诗句。古老的诗句,散发着醇香的古韵,而久远的年代、生涩难懂的诗句,却让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有些望而生怯。基于此,笔者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绘诗,绘出诗情画意
绘画是学生最喜欢的表达方式之一,他们喜欢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奇思妙想,通过画笔信手涂鸦地表现出来。因此,根据古诗的内容、诗人的心境,巧妙布置绘画作业,并定期举行古诗配画展。这一过程,既是学生对古诗内容意境的再理解,又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绘画本领的空间,从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入情入境,展现古诗之美。
例如:在教学古诗《山行》时,学生就如何在画中表现“白云深处有人家”一句的诗意展开了讨论,各执一词,争执不已。有的认为应该在远山上画几个屋顶,有的认为屋子应该隐约出现在浮云之间,有的认为只在弯曲的山路上画上几个农作归来的人,还有些同学认为只需在远山之间画上袅袅炊烟即可。又如:在教学“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两句诗时,怎样在画面上表现出“无处寻”的蝴蝶呢?大家开动脑筋,展开想象。结果,有的学生画面上的蝴蝶隐约于金黄的菜花之中,有的干脆不画。问其理由:有的说把蝴蝶画成淡黄色,和菜花就分辨不出来了;有的说画上儿童正拍着脑袋思考,“蝴蝶飞哪儿去了,怎么找到它呢?”多么有意思的想法呀!
绘诗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能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能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因而,学生绘诗的过程,也是再次品析诗句、品味诗情的过程,这是在创造美、享受美。而抄一抄、背一背、译一译这样的方式,是很难达到这一效果的。
二、比诗,比个千姿百态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古诗在其间闪烁着耀眼的光辉。学习完一首古诗,要让学生阅读诗人的其他作品,或让学生读与之题材相同的作品。这样,学生可以比较不同风格的古诗之间的异同,在阅读过程中积累一些千古名句。古诗阅读可以与班队活动结合起来,开展系列的古诗主题活动,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文字鉴赏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例如:学习了古诗《游园不值》,让学生积累关于描写春天的古诗;学习了《赠汪伦》,让学生积累表现友情、亲情的古诗;学习了《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让学生积累抒发诗人爱国情怀的古诗。有针对性地找一找、记一记、背一背,以一带十、举一反三的古诗作业,巩固了学生已学的古诗,便于学生加强记忆。
设计比诗活动,不但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也很好了地反映了学生古诗积累的状况。比诗的形式可以多样化。(1)古诗接龙:古诗接龙与成语接龙实则大同小异。我出上句,你对下句;我出下句,你对上句。(2)数字古诗:所谓数字古诗就是诗句中含有数字的古诗。学生一下子发现,原来古代伟大的诗人是那么喜欢运用数字来表现诗情诗意。(3)含修辞手法的诗句。夸张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比喻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在比诗过程中,学生不但很好地再次复习了古诗,而且增加了复习古诗的趣味性、生动性。
三、演诗,演活诗外之音
小学生的表现欲极强,许多古诗也都带有一定的叙事性,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回乡偶书》《赠汪伦》《寻隐者不遇》。演诗的难度系数大,前期的准备工作多。首先要选择一首适合表演的诗,然后根据古诗的内容和诗中所蕴含的意境、情感改编成剧本,这是创作;然后学生根据兴趣、能力自由组合,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过过导演或演员瘾,这是表演。虽然如此,演诗全方位地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学生在根据古诗改编剧本的同时,需要在译文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与相关资料的搜索整理,这是对古诗的再次理解与创新,也提高了每个学生在表演活动中的语言技能。
古诗不“古”——绘诗、比诗、演诗,寓教于乐,有情有趣,情趣盎然,意犹未尽。学生有了学习兴趣,这个“最好的老师”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变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在快乐体验中,学生感觉古诗离我们很近,古诗有情有趣,古诗不“古”。此举不但巩固了学生的古诗知识,而且学生能联系已有的旧知识,入情入境地体会诗人心境,把思维训练贯穿于语文课外活动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联想能力、绘画能力和合作能力,是以学生为主人、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追求的教学方式。当然,以上方法不是相互孤立的,因为教无定法。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寻求最佳的教学思路,多角度、多层次地鉴赏,有的放矢,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古诗学习氛围之中发现美、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