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2014-07-19栾永春

新校园·中旬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探究性生物实验

栾永春

中学生物教学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有不少学生轻视生物学习,甚至把生物课看成负担。如果平时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一些活动空间和时间,多让学生动手、动脑,学生的兴趣自然会大增。那么,怎样从生物教学自身特点中寻找突破点,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兴趣,搞活教学,提高质量,目前已经成为生物学教师应该探索的问题。

一、在课堂中落实探究性学习

教学情境设计是教师出于教学目的的需要,创造某种认识情境和情感气氛,创造蕴涵学生学习知识的真实背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渴望了解生物的各种生命现象及活动,解开生命活动的本质、规律,是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依据所教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有意识地创设一些富有趣味性,含有质疑性的问题,在课堂上巧妙地造成悬念,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例如:在介绍“输血与血型”时,提出“为什么我国目前实行无偿献血制度?为什么通过血液能鉴定血缘关系?”这些问题,必然引起学生的好奇,使其开动脑筋思索,积极发言,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使他们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二、在探究中落实探究性学习

1.在新教材的探究中落实探究性学习

以前的生物学教科书形式呆板枯燥,对学生没有任何吸引力,这样就限制了学生与现实生活中生物科学的接触。而新教材在呈现形式上更加贴近学生,力求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增强了教材的可读性。在内容的选择上,以青少年生活中遇到的生物问题为主线,围绕人与生物圈的关系,构建全新的教材体系,并且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安排了系列化、多样化的探究活动,以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在学习中得到真正的快乐。根据初中学生好奇、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学习从兴趣出发的特点,笔者充分利用生物学本身独具的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的特点,努力挖掘各种趣味因素,创设情境,以各种教学形式诱发、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使他们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从而搞活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在资料的探究中落实探究性学习

在科学研究中收集资料也是获得证据的一种重要方法。学生在收集和整理资料的同时,也培养了探究能力。如在学习“传染病和免疫”时,涉及到“艾滋病的发生和流行”时,组织学生到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查阅报纸杂志、科普方面的书籍,从广播、电视、电影等大众传播媒体上收集资料,从互联网上查询相关资料,从而获得有关艾滋病的发病原因、传播途径、发病过程及症状、易感人群、对人类的危害、怎样预防等相关知识,使学生对这一疾病有了正确的认识。

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只有从实践中获取的知识,学生才容易理解和记忆,才更容易被应用到实践中去。

3.在诗句的探究中落实探究性学习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赞美自然界生物。课堂上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二,插入某些课中,既可丰富教学内容,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例如:唐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形象地描述了植物的顽强生命力及根的作用。这样的诗句,只要我们平时注意收集,在课堂上巧借善用,能使生物课变得生动,也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此外,适当引用成语、谚语也能增强学生的兴趣。例如:笔者引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来描述食物链的关系。通过“树→蝉→螳螂→黄雀”这一食物链的有机联系,说明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传递过程,学生听起来有趣,简明易懂,充分感受到生物学习的乐趣,激发起探究意识。

三、在实验中落实探究性学习

生物教学离不开实验,利用实验可以设置许多生动有趣的情境,可以让学生学会选择和处理实验材料,还可以从学会分析实验结果、学会撰写实验报告、研究改进实验的方法、改进实验的器具等方面来实现探究性学习。如在学习“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时,我们可以先不讲水是如何进入植物体内的,而是先让学生自己亲自切开一棵生长在滴有红墨水的培养液中的植物的茎,看看被红墨水染红的是哪一部分?让学生体会到发现的快乐。通过这一过程,一方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科学思维能力,并使学生获得了某种程度上的成就感。再如:“呼吸作用”一节中“种子在呼吸作用中释放CO2”的演示实验,可改为学生实验,大部分学生按照课本上的装置及方法,验证了萌发的种子在呼吸时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但由于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基础,因此笔者就提示能否用学生已知道的CO2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来探究呢?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积极思考后,许多学生想到用口吹气的方法,通过比较,自然地理解了种子呼吸时,放出了与人呼出的气体中一样的成分即CO2。这样学生通过对实验的改进,更好地理解了知识,获得了学问,并认识到学习科学要有严肃的科学态度,而且学生通过实验探索,提高了利用科学的探究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探究性学习进入学生的生活,打破了学生认识过程中的思维定势,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培养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懈的进取精神。生物教育工作者,要把握好生物探究性学习的契机,面对现实,展望未来,充满信心,共同携手,迎接生物教学更为美好的明天。

猜你喜欢

探究性生物实验
第12话 完美生物
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应然诉求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生物趣多多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由一道习题引发的探究性学习
最酷的太空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