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厌学心理学生的个案干预研究

2014-07-19李阳

新校园·中旬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厌学心理心理辅导个案

李阳

摘 要:厌学是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对学习产生厌倦、厌恶的一种心态。本文以一位厌学学生为例,通过心理辅导的方法,包括目标管理、时间管理、职业生涯辅导、提高自信心和自控力等,逐步减轻求助者的厌学情绪和厌学行为,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厌学心理;心理辅导;个案;干预

一、基本情况

小俊,男,16岁,身高1.7米,某中等艺术学校音乐班一年级学生,声乐专业,家中独子,父母在外地做生意,家庭经济情况良好。入学以来,他经常旷课、迟到、晚归,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厌学情绪严重。

二、主述和自述

上中学以来对学习没兴趣,尤其对文化课有偏见和抵触,来到学校以后很少上文化课。语文课认为自己基础好,教师讲的都懂了没有必要去听;英语课基础差听不懂;其它的文化课也没兴趣。即便到教室也会开小差,玩手机。专业课大多数时候会去上,晚上几乎不学习,经常和朋友出去玩,回来得较晚,早上睡懒觉,经常迟到,有旷课现象,学习没有目标,得过且过。

三、教师观察和他人的反映

小俊由班主任带来,穿着随意,染一头金褐色的头发,穿拖鞋,但说起话来放得开,不拘束,语言叙述清晰,没有紧张,所述问题实事求是,能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与小俊交谈的过程中,他给人的感觉是比较直爽、健谈,和他交流没有什么障碍。从班主任反映来看,该生旷课严重,特别是文化课。晚上出去玩,很晚才回来,自控力很差,上课需要教师到宿舍去叫,不然不自觉起来,上课经常开小差,学习没有目标,得过且过。经常找借口为自己辩解。

四、评估与诊断

该生属于厌学心理问题:智力正常,对自己的认识基本清晰;自知力完整,不回避自己的问题;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习动机弱,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以及发展规划;自控力差。

五、原因分析

1.家庭原因

因父母亲都在外地做生意,对其关注和教育度不够,父母家庭教养方式属于放任型,疏于管教,平时只在物质上满足孩子的要求,缺乏与之精神上的沟通。父母在孩子心中没有形成权威,父母的话孩子不愿意听。

2.自身原因

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未来发展的规划,学习动机弱,有混文凭、得过且过的思想;自控力较差,没有教师的督促,很难自觉上课、完成作业;有不良的生活习惯,作息不规律,不会很好地利用时间;从小疏于管教,有一定的自卑心理。

六、辅导目标和时间的设定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

帮助小俊思考未来发展目标,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帮助其提高自控能力,促进行为改变,增强适应能力;帮助其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帮助其学会合理地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2.最终目标与远期目标

(1)帮助小俊形成对学习的正确认知,减轻厌学情绪。

(2)帮助小俊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学习观,事业观,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提高自信心。

七、辅导过程

1.第一次辅导

(1)目的:了解基本情况,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帮助其认识到厌学产生的原因。

(2)过程:确定辅导目标,建立信任关系。给小俊做中职生厌学心理问卷,确定其厌学程度。与小俊交谈,了解其有关资料,探索其厌学心理现状;帮助其认识到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

①父母在外地做生意,平时较忙,没有时间管他的学习和生活,对于他物质上的要求基本上满足,但缺少精神沟通,导致小俊随性的性格,自控力较差。②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来学校学习仅是因为喜欢唱歌,且不想去读高中觉得辛苦,他不知道毕业之后如何发展,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学校的学习不算紧张,没有压力,有走一步算一步的心理。③不会合理利用时间。课余时间很少学习,多用于玩游戏、上网看电影、聊天等,经常出去玩回来得较晚,影响了第二天的学习,浪费时间情况严重。④生活习惯不好,生物钟颠倒。晚上出去玩回来得晚,即便在宿舍也一两点才睡,早上起不来,如果没有老师去叫,一、二节课就在宿舍睡懒觉,即便来到课堂上也睡眼朦胧,听课效率低。

(3)布置作业:请求助者反思自己成长过程中厌学心理产生的影响因素,并思考自己未来的打算,想做什么,能做什么。

2.第二次辅导

(1)目的:帮助其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学习目标。

(2)过程:①与小俊共同讨论家庭作业,逐条分析厌学心理产生的因素。②给小俊展示目标的威力的例子,通过美国哈弗大学心理学家的跟综调查说明目标的设立对一个人的成功和未来的生活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使其领悟到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才有动力。③分析其兴趣爱好是喜欢唱歌,今后想从事与音乐有关的工作,但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中职毕业想走唱歌这条路不太实际,学历偏低不好找工作,就算做也只是临时的,从长远来看,还得考虑提高学历。反馈:小俊说他愿意上大学提高自身学历。也想过要考大学,但一想到文化课基础不好,就怕自己考不上,想放弃。④与其分析考大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小俊现在是一年级,努力还来得急,大学艺术类专业的分数线普遍比综合类的要低,经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小俊中学的语文成绩还可以,英语因为没有兴趣荒废了一年,可以通过补课,提高学习兴趣来补回来。数学和其它课程可以通过补课提高成绩,其家庭经济情况也许可进行补课,从现在开始坚持上文化课,听好课,不懂就问,假期就开始请些老师补课。

(3)布置作业:让小俊回去思考自己的发展目标,坚定毕业后继续考大学的信心。定下具体的学习计划,下次辅导拿来讨论。

3.第三次辅导

(1)目的:学会制定学习计划。

(2)过程:①和小俊分享作业,他反馈道:现在年纪还小,而且中专文凭偏低,毕业出去不会找到什么好工作,自己喜欢唱歌,还是要继续进入大学学习,确定近期毕业考大学的目标,大学毕业后,再根据所学专业找一个演出公司做歌手的工作。②与小俊一起学习制定具体计划。计划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经过辅导,小俊表示,自己的中短期目标就是学好文化和专业知识,争取考上一所大学,长期目标是继续在专业领域上深造,学好唱歌,学习做词做曲,争取能够成为一个音乐人或歌手。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尽量要到课堂上课,课堂上听不懂的,可以问同学或者课任老师,利用假期有计划的进行补课,专业方面更要重视,学好各门基础理论,利用好学校的学习资源,多到琴房练琴。

(3)布置作业:让小俊回去写一个具体的学习计划,包括每个阶段的具体目标;注意记录自己每天的时间利用情况,从早上起床开始,了解自己时间利用的情况,做好记录,下次辅导的时候带来。

4.第四次辅导

(1)目的:教会小俊合理管理自己的时间。

(2)过程:①与小俊讨论上次辅导布置的作业,分析其时间利用情况。让其回忆在过去的一周中花在各项学习、娱乐上的时间,根据每项活动投入时间的多少按照百分比分画在时间线饼图中。②与小俊分析自己生活中时间浪费的因素,让其意识到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必须合理利用时间,不能得过且过。

③与小俊探讨时间管理的方法和技巧,让小俊学会制定时间管理表。将要做的事情列成清单,然后就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行排序,然后按照排好序的顺序执行,执行好了以后做上标记。每天晚上睡觉前反思下今天要做的事完成了多少。将占用时间的每一项活动按重要性和紧迫性两种方式分类,按照事物的轻、重、缓、急将所要做的事情确定优先顺序,重要的事情先做。每天至少完成一项主要工作;每个时间段里做一件事情并把它做好。

(3)布置作业:让小俊根据自己的计划措施制定自己每周和每天的时间利用计划,记下实施效果。

5.第五次辅导

(1)目的:巩固小俊时间管理技巧的掌握情况。

(2)过程:和小俊分享家庭作业情况,了解其时间利用情况和时间管理方法的掌握情况。从小俊的家庭作业来看,小俊还没有养成制定每天做事计划的习惯。有时写下来,有时没有写,且写下来的计划要做的事情,很多时候并没有很好地完成。比如练琴、到图书馆看书。具体方法:每天至少完成一项主要工作;每个时间段里做一件事情并把它做好;每天结束时选择明天的主要任务并计划具体的时间段;每个时间段以两小时或更少为宜。

6.第六次辅导

(1)目的:改变自己不良的习惯,提高自控力。

(2)过程:针对小俊喜欢晚睡的现象,分析其不利因素,阐述遵循人生规律的重要性,让小俊尝试早睡。尽量利用一个星期的时间逐渐把自己的生物钟调过来。让小俊平时尽量不要回家,利用在学校的学习时间,多做与学习有关的事情。并找一个同宿舍的同学监督自己。当发现有外界诱惑的时候,学着用意志力抵制,学着控制自己的上网时间。

(3)布置任务:记录自己每天上网和睡觉的时间。

7.第七次辅导

(1)目的:提高自信心、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

(2)过程:让小俊回忆自己过去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中自卑的因素和做得成功的事件,回忆获得成功时的感受。帮助小俊分析自己的优劣势,主要是优势,强化其成功的信心。与其探讨积极心态的重要性,减少自己的消极思维,养成积极自我暗示的习惯,学会运用言语暗示,表情暗示和想象暗示的方法进行积极自我暗示,提高自我效能感。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联系,多给予小俊关注和及时的肯定,让其感受到通过努力可以获得进步和成功。

(3)布置作业:让其有意识地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练习,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8.第八次辅导

巩固咨询关系,结束辅导,对小俊的学习行为进行跟踪。

八、辅导效果的评估

经过辅导和跟踪调查,小俊的厌学情绪有了一定的改观,厌学心理量表的得分也有了明显提高。大多数情况下,他能到课堂上课,学习成绩有了较大提高,虽然有时侯仍会开小差,但是迟到、旷课的现象已有基本改正,原来一点听不懂的英语课也能听讲,不懂的地方主动提问了。树立了自己的目标,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晚归、外宿现象基本没有了,大多数情况能在晚上12点之前睡觉,作息规律有了较大的转变。班主任教师反映,小俊不像原来那样得过且过了,原来晚上从来不学习的他,能主动去琴房练琴,或者去读书馆看看书,晚归外宿的现象已基本没有了,早上不用教师去宿舍叫也基本能按时起床。

九、分析与讨论

厌学现象是中职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影响了中职教育的发展。从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入手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让学生认识到问题所在,通过获取他们的信任,引导其从自身的角度进行一些改变,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厌学心理的干预是起作用的,能够帮助学生减轻厌学情绪,减少厌学行为。

参考文献:

[1]李先丽.高中班主任对学生厌学行为的个案干预探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7.

[2]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技能二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厌学心理心理辅导个案
小学生厌学的心理成因及对策
浅析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及疏导对策
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方法
浅析如何引导学生克服 “厌学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