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职高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效率

2014-07-19朱恩杰

新校园·中旬刊 2014年1期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课程设置实践教学

朱恩杰

摘 要:目前,计算机专业就业前景非常好,全国所有的学校都开设计算机专业。本文认为,职高计算机专业培养的人才无非是技能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计算机专业本身就是文理渗透的专业,有文有理。理论性强,实践性强,发展迅速。职高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计算机专业要体现多样性、可选性、灵活性和方向性,突出学科方向特色,体现新技术发展动向。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人才培养;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

一、明确职高计算机专业目标,完善课程体系

掌握上岗技能。通过调研,分析企业所需的人才类型和对应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以此确定本专业的核心课程、职业关键能力及应取得的技术等级或职业资格证书。职高计算机专业应该朝着以下方向发展:一是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与办公自动化的推进,二是信息系统的管理、维护和开发人才的培养,三是图形信息处理人才的培养。在计算机领域中,图形、图像处理及平面设计和三维动画技术是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坚持强化实践、精化理论、注重能力的教学方针。具体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方面是课程设置要紧跟企业需求。职高计算机课程理论课的编排要少于实践课,突出技能。另一方面是校企合作,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开发校本教材。首先,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社会需要,开发校本教材,使教材跟上时代步伐。其次,教材应与实践操作相呼应。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材应是理论和优秀适用的练习素材相结合。因为一本好的上机练习册,既能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从而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

二、体现专业特色,熟练应用教学方法

1.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项目处理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自然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2.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就是把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的任务,让学生在探究任务过程中主动实践、思考、解决问题,这就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只是点明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线索,解决问题的最佳答案让学生通过探究和协作两种方式来寻找。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分组教学法

中职生计算机水平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教师要针对个体差异,实现分类教学。因学生之间差异性明显,教学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特点。教学目标上,可以设置基础类和提高类两个不同的教学目标。由每一个组的优秀学生给差生一对一辅导,提高整体水平。

4.模块化教学

以“够用、实用”为准则,重点突出一个“职”字。若还是按照计算机专业原来的课程设置来安排教学,对现在的学生及教学时间来讲都不适用。从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来看,用人单位并不需要对整个专业所有课程内容什么都懂一点但没有任何特长的人才,就像一个不懂得计算机维护的学生可以熟练运用图形图像软件,一个擅长程序设计的人不一定熟悉电子商务一样。

三、加强硬件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

1.硬件设施

根据班级学生数量,硬件实验室和软件实验室的微机应该人手一台。多媒体网络微机教学软件,为信息技术课提供一个完美的教学平台,教师大量使用CAI课件,提高了课堂效率,使用智博考试系统能够检测学生的学习结果,各种教学资料、网络资源、教学理念丰富多彩。广播教学、屏幕监视、学生示范、作业提交、远程开关重启机器等,教师都用得非常多,记录着学生成长的点点滴滴。

2.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资源,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好与坏,对高等职业教育任务的完成和目的的实现都有着直接的重大影响。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一是通过在职学习:二是应该具有丰富的与本专业有联系的知识,能够将本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知识进行糅合和相互渗透;三是刻苦锻炼。同时,学校也需要广纳人才。

四、加强教学考核,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计算机教学考核是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和监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和保证。重视和加强计算机教学改革的评价与考核在顺利开展计算机教学改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考核一方面能对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检验;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所采取的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进行引导。每个月开展一次技能展示和技能竞赛,并设置奖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加强顶岗实习生跟踪管理,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经过双向选择,一部分优秀学生进企业,在企业中完成本课程的部分学习任务。采用顶岗实习,以就业为导向,在企业具体工作岗位上,实现了“教室与实习地点一体化,职场与学校一体化,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一体化”。顶岗实习是大学生拓展自身素质的主要载体之一,学生通过实习磨炼意志、发展个性、锻炼能力,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拓展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学历、素质、技能”一体化的“适应型”人才。

猜你喜欢

高职计算机课程设置实践教学
翻转课堂在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微课”模式下高职计算机专业课教学的思考
高职物流专业课程设置与物流岗位职业证书的有效对接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