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学校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
2014-07-19华卜泉
华卜泉
当下,学校都非常重视特色文化建设,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虚无化,无实质研究。有的学校有文化标签,无建设行为;有归纳过程,无演绎过程;有顶层设计,无实践支撑,导致学校文化建设停留在理念层面,没有对学校办学行为起到实质性的促进作用。二是空泛性,无自身特色。办学思想、办学方略、办学目标、管理理念、校训校风等方面,口号一大堆,“争创一流”“以人为本”“人民满意”等,空洞无物,千校一面,无学校个性。三是割裂式,无整体设计。学校内部,办学特色建设、学校管理创新、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学生个性发展等,一个领域一个工作理念,一个领域一套评价标准,学校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思考和整体部署。
笔者以为,课题研究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一是课题研究的探索性与学校文化建设生成性的内在一致。学校文化建设,既强调传统性,又强调发展性;既要挖掘文化积淀,又要赋予时代精神,是一个继承创新、动态生成的过程。这样的工作特性,需要寻找恰当的工作方式。而课题研究模式,具有探索性、调控性、预见性,无疑是与学校文化建设相匹配的。二是课题研究模式比较成熟,其固化的程序有利于学校文化建设的组织和推进。解决学校文化建设的虚无化、无实质研究的问题,需要从机制层面去思考。课题研究模式,虽然其程式化、机械性受到人们的诟病,但是能促进虚化的研究务实化,必须充分肯定其在方法论层面的价值和意义。三是可以借鉴课题研究的“开题论证”的理念,可以发掘学校文化建设的个性。学校文化建设核心价值观的确定,既要考察历史,又要着眼未来;既要顺应形势,又要彰显个性;既要研究内部,又要分析外部。当然,仅靠学校自身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需要争取更多的思想提升和专业引领,以保证核心价值观的继承性、独特性、发展性。四是课题研究“总课题统领下的子课题支撑”,易于整合学校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学校文化建设作为思想层面的研究,其设计和部署必须高出一般的教育教学研究。但学校文化建设又不应该独立于学校工作之外,必须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融为一体。课题研究的架构,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五是课题研究的滚动课题设计能保证学校文化建设的一贯性和长期性。学校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见效的,也不能一任领导一个口号,其核心价值观一旦确定,必须保持相对稳定性,引领一代又一代师生员工为之奋斗。同时,学校文化建设又必须与时俱进,如何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滚动课题设计也许可以提供一些参考。
以课题研究模式推进县域学校文化建设,可以按“三阶段、五步骤”的组织形式推进。一是全面动员阶段。这一阶段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体,动员所有学校进行项目申报。教育工作的组成要素都可以成为切入点,可以从独特的办学理念入手,从管理工作的改革创新入手,从教师队伍的整体风格入手,从学生的个性特长入手,从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入手。教育行政部门一开始就要组织各方力量先期介入,从项目的传统性、独特性、发展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对确认的项目,统一备案,立项管理。二是自主研究阶段。这一阶段以学校为主体,按照课题研究模式,自主开展研究。备案的项目,按照课题研究的基本要求,从研究的意义、内容、过程、方法、人员、保障等方面拟定研究方案,同时邀请各方代表进行论证。项目建设一段时间之后,学校可以申请中期督导,邀请教育专家、社会各界对学校文化建设进行调研督导。学校可根据学校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在适当的时候申请结题验收。三是总结表彰阶段。这一阶段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体,总结提升,表彰激励。邀请社会各界、教育专家、学校代表,协商确定学校文化建设的评估细则,各项目学校选择“文化建设项目学校”“文化建设先进学校”“文化建设示范学校”之一申报验收。通过验收的,授予奖牌,并向社会公布。次年复审,根据学校文化建设情况认定是否保持、晋级或取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