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习共同体路径构建的探究
2014-07-19赵一民
赵一民
【摘 要】教师队伍的建设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水平,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是提高教师队伍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是促进教育、教师、学校发展的现实需要。在实践中,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可以引导教师在理念学习中形成共识、在课堂实践中学会探索、在交流分享中升华思想,在殊途和异步中取得同归。教师学习共同体可以为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达成学习共同体的愿景,从而促进教师、学生、学校的共同成长。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 内涵 意义 实现路径当下,每所学校都在关注教师队伍建设。教育的重要途径就是建构学校共同体,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就是建构教师学习共同体。应该说,如何建构教师学习共同体,一直是困扰学校管理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年来,笔者对此进行了一些探究,形成了粗浅认识。
一、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内涵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概念界定很多,我们认为,教师学习共同体是在教师自愿的基础上,以共同愿景为目标,以资源、技术、经验分享为方法,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从而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的一个团体。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内涵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其一,是教学研究共同体——教师共同探究教育教学方法;其二,是研究儿童的共同体——教师更加全面认识和理解儿童;其三,是专业共同发展的共同体——教师共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其四,是师德成长共同体——教师共同锻铸自己的思想道德。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认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内涵也应该不断拓宽,不只是教师之间建立的共同体,还应该包括儿童参与共同探究教与学的一体化组织。
二、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意义
1.教育发展的需要
民族振兴需要教育,教育发展需要教师。有什么样的教师才有可能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我们需要的不是普通教师,而是不断学习如何适应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教育需要高素养的人才,尤其需要能够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劳动者。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加强学习,通过建构学习共同体促进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教育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也有很多新问题、新困难。把握好机遇,走出困境也需要教师共同探讨、共同研究,从而能较好地解决问题,提高教育质量。
2.教师发展的企盼
教师的发展方式包括个体的自主发展、群体的共同发展和师生的教学相长。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是知识的灌输者,是课堂的主导者。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需要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学生生命成长的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拥有更多的专业知识,而且能够了解儿童、认识社会,掌握更多的教育理论。因此,教师发展仅仅靠个体学习是不够的,而需要建立一个学习共同体。通过建构学习共同体,激励教师个体加强学习,引导他们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共同发展。
3.学校发展的要求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教育哲学,学校的发展从本质上看就是要实现自己的教育哲学。实现学校的教育哲学需要教师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并围绕教育哲学建构学校的教育路径和实践策略。这些都需要学校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通过建立学习共同体推进教师理解学校教育哲学,建构教育路径,实践教育哲学,形成学校特色。另外,学校发展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学校问题的解决,也需要建构共同解决问题的群体——教师学习共同体。
三、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实现路径
(一)让教师共同建构学习共同体的愿景
愿景是学习共同体的核心价值,是学习共同体的发展目标,是建立学习共同体路径的重要依据,也是实现学习共同体群体价值的根本动力。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愿景,从内涵方面看,不仅包括教师文化素质目标,而且包括专业发展目标;从要求来源看,不仅是学校对教师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从建构方式看,不仅有学校领导确定,也有教师群体自己建构。从某种意义上说,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愿景,既需要领导根据教育发展需要提出相应的目标,更需要让教师自己参与建构。因为不同的建构方式,对学习共同体形成的动力和实现可能会有差别,让教师参与建构自己的目标更能促进教师为实现目标而努力。为此,学校应从学校管理、课程建设、教师发展和教学改革等需要出发,引导教师、学生和家长一起参与建构,让教师在参与建构学习共同体愿景过程中,认识群体的使命,不断加强自身学习,追求群体的价值,共享成长。
(二)让教师共同设计学习共同体的路径
1.在理念探究中形成
建构教师学习共同体最重要的任务是形成群体的教育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教育理念也就是学习共同体应该追求的价值。在通常情况下,学习共同体的教育理念的形成,需要教师加强学习。首先,应组织“通识学习”。学校可以通过专家引领、读书交流、专题讨论等形式对教师进行“基础培训”,让教师了解教育的现状和教育的改革方向,不断丰富教育理论,为建构学习共同体的理念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理解群体的教育理念提供保障。其次,应开展“理念学习”。一方面,要组织专业人士解读理念,让教师了解理念建构的背景、意义、目的等;另一方面,鼓励教师自主学习相关理论,让每个教师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理解教育理念,并不断丰富和创新教育理念内涵。总之,学校通过组织教师学习,引导他们在共同愿景的影响下,不断建构学校教育理念,不断理解教育理念,不断丰富教育理念,从而能够形成学习共同体。
2.在课堂实践中探索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价值集中体现在课堂,我们应让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探索,促进学习共同体得以形成。一方面,在教学研讨中组建学习共同体。学校可分年级、分学科组织教学研讨活动,通过学科教研组的研讨,帮助形成学习共同体。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实践群体价值观。学校可以围绕“共同价值”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例如通过“同课异构”活动,引导教师以不同的方式走向“同一目标”:教师在备课、教学的过程中,每个成员思维相互碰撞,在“求同”中“存异”,从而形成学习共同体。
3.在思想交流中升华
每个教师对教育的认识不同,对教学实践策略的选择也有差异。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也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有的是同一年级的共性问题,有的是个体在教学中的个性问题。无论是统一思想认识,还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都需要大家进行共同研究,探究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就其形成而言,学校可以依据学科组成学习共同体,将热点问题和践行教育理念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课题研究”形式进行探究,通过“科研沙龙”形式进行交流研讨。教师在研讨活动中,将各自的想法进行相互交流、相互碰撞,再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提升,达成共识,从而实现学习共同体的价值。
(三)让教师共同实践学习共同体的策略
1.在殊途中探究同归
教师学习共同体有其相同的价值追求,但是每个人行走的路径不同,学校应引导他们在殊途中探究同归。例如,为了实现共同成长目标,每学年伊始,学校可引导教师根据个人情况制定成长规划,在规划中分析自己的长处与不足,结合共同体的整体规划,自己制定实施措施。然后,再引导他们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实践,通过实践促进个体计划的实现和群体目标的达成。
2.在异步中探究同归
教师素质是有差异的,无论是在个体的学习过程中,还是在群体的实践过程中,都不可能同步行走。我们在推进学习共同体价值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不能统一步子,更不可能同时达成。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应引导每个教师根据自己的情况设计学习和实践的“速度”。例如,我校开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实践,教师对“自主学习”的理念的理解和把握差异很大。他们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放”的程度开始也有很大差异,我们要求他们开始实践时可以“放”慢脚步,但通过一个月的实践必须实现真正的“放”。每个教师在自己的实践中虽然行走的速度不同,但最终都能做到让学生进行真正的自主学习。
教师学习共同体建构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但其本质是改进教学。因此,我们在探究学习共同体的建构过程中应重点围绕教学改革的组织实施,通过教学改革实践,促进个体和群体不断成长,实现其群体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
[2]李玉.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的构建[A]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