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加强职高数学教育时效性

2014-07-19叶品燕

科学中国人 2014年8期
关键词:数学计算职高以人为本

叶品燕

(乐清市职业中专,浙江 温州 325600)

职高学校与普通高中本身就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教学方面两者也不具备可类比性。职高数学的教学的目的侧重于“应用性”,而普通高中数学教学的目的侧重于“学术性”,进而我们可以认为前者所达成数学素养相对较低,仅是侧重于实用、应用而已,而普通高中数学教学则偏重于学生“数学全面素养的提高”,对知识积累、能力层次的要求都相对较高。因此在探讨如何在职高数学教育中做到以人为本,切实加强职高数学教育的实效性时也不能照搬普通高中的模式方法,而是应该立足职高学校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条件采取多样化地手段,以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增强数学教育的实效性。

一、教师应用人文教育观念代替传统教学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也是行动的决定性因素。无论在任何形式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始终都对课堂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模式,而且还会从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但由于传统中式教育以教师为主导的观念根深蒂固,导致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从而无法在教育中深度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职高数学教育同样是深受其害。要想在职高数学课堂上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职高数学教育的实效性,必须从改变教师的观念开始。

在职高数学教学中,课本是课堂的中心,教师所教的一切知识往往都是来源于课本,并且很多教师会把上课作为单纯的完成教学目标计划,课堂上没有额外知识的扩展,也没有与学生的互动,数学课堂过于单一乏味。因此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领导者主导课堂局面的教学模式,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观念,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切实践行教育方面“以人为本”的观念。

二、采取有效手段激发职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郭沫若说过:“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教师只有激发起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才能够进一步的进行更深层次知识的讲解和传授,才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教学结果。这不仅仅需要教师有足够丰富的知识储备,还必须要有采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能力。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数学教学模式必然会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的思想情绪,他们的学习效率必然会得到提高,教师的教学也会有一定的改善。教育家斯宾塞曾经说过:“教育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教师的富有兴趣的教学模式可以调动起课堂氛围,也为学生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课堂是进行教学的基础,如果课堂氛围有了,那么学生就能很好的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从而自觉地行进学习数学知识,课堂质量和课堂效率也会有很大的改善。如此,提高职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就会变得轻而易举。

例如,在讲到有关概率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以设置教学游戏的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如:在布袋里放三个红球,两个白球和两个黑球,让同学从中任意摸三个球。然后问:“摸出的三个球同为红球的概率是多少?一个红球,一个白球,一个黑球的概率又是多少?”同学们一听说玩游戏,兴趣必定会被带动起来,也必然会带着积极饱满的热情参与其中。在这种情况下,同学们不仅愉快学习到了应学知识,还加深了他们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同时也为教师进行下一步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数学能力的培养也便不在话下。

三、为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

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不仅是因为这最能够体现整个教育领域对“以人为本”理念的贯彻度,更重要的是有助于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而课堂学习氛围又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职高学生仍然是行为习惯塑造的关键时期,环境对于职高学生的学习仍然有着不容忽视重要的影响。所以在职高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尽其所能为学生创造融洽的学习氛围,以此多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主体作用。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讲课,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然后进行死板的训练、考试的情况亟待解决。教师应该试着多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因为数学的学习需要思维的开拓,这个阶段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往往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教师应该给予他们表述的机会,增进职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在职高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切实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表达自我的一个平台,成为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新起点。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从而影响他们学习数学的行为习惯,为培养职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提供更为优越的条件。

四、立足实际,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如上文所说职高数学更重视的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性”,即学生在日常生活和日后工作中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其中最为重要也最为常用的便是数学计算能力和对日常应用问题的解决。每个人的所具备的能力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自身的努力和后天采取具体的措施来不断强化的,对于培养和强化职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和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来说亦是如此。

首先,针对数学计算能力能力。数学计算能力是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具备的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对于还未步入社会的学生来说,他们也许能够轻松应对书面的数学计算,但是往往对现实生活中设计的数学计算束手无策,数学计算能力素养都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发挥引导作用,根据职高学生基础普遍较差的特点,制定详尽地规划和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帮助他们改进,另外,教师应该让职高数学教学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选取学生普遍感兴趣的话题,设置相关的情景,对学生进行训练,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以便他们能在日后的生活中轻松应对所出现的数学计算。

其次,针对数学知识在日程生活中的应用。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趋向技术型和专业型,各方面专业需要具备不同数学能力的人才,对学生数学灵活应用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职高教师应该积极顺应这一时代潮流,贴近社会需求,在课堂上对职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进行针对性训练。来提高职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性”。

结语:

任何形式的教学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为目的的。课堂是职高学生学习的根据地,是进行其他一切教学与学习活动的根本点。教师必须不断改进教学观念,采取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而去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让学生以一种享受的心态去学习地理,从而尽可能让职高数学课堂发挥其有效性。

[1]刘金玉,《高效课堂八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2]肖学平主编,《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3]张惠源,阚惠萍.对职业技术教育中数学教育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08期

[4]中学数学,《刍谈高中数学教学结尾艺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8年

[5]张新德.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及高职数学价值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5(06)

[6]王建军.谈谈数学教育中的美育功能[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猜你喜欢

数学计算职高以人为本
多措并举,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试析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计算教学
职高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研究
新课改下的职高物理实验教学初探
小学数学计算易错题的千预和跟进分析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三个“结合点”分析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职高生物课的实验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