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朱载堉《十不足》认识人性的多重性
2014-07-19刘晓莉铜川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科学系陕西铜川727031
⊙刘晓莉[铜川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科学系,陕西铜川727031]
从朱载堉《十不足》认识人性的多重性
⊙刘晓莉[铜川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科学系,陕西铜川727031]
朱载堉的散曲《十不足》酣畅淋漓地揭示了人本性中的贪婪与不满足。人的不满足具体表现在永远把眼前的既得利益作新为起点,永不停止地追求。不满足说明了欲望的存在,欲望有正反两个方面的意义。及时调整欲望的方向与角度,就能得到欲望的正面效应。利欲熏心毁灭自己,功德无尚照亮世界。只有将欲望的正能量发挥到极致,只有从名利的热衷中解脱出来,深入到内在品质修养与才情智慧的无限培养与发掘中,才能获得生命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朱载堉满足欲望追求
逐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盖下高楼并大厦,床前缺少美貌妻。娇妻美妾都娶下,又虑出门没马骑。将钱买下高头马,马前马后少跟随。家人招下十数个,有钱没势被人欺。一铨铨到知县位,又说官小势位卑。一攀攀到阁老位,每日思想要登基。一日南面坐天下,又想神仙下象棋。洞宾与他把棋下,又问那是上天梯?上天梯子未做下,阎王发牌鬼来催。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上还嫌低。
二、人类无止境的欲望与不满足是人类社会大步前进的真正原因。我们说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前面分析了事物“恶(消极)”的一面,再看看事物“善(积极)”的一面。小我的名利追求愚不可及、俗不可耐,而大我的对未知世界的永不止步的探索却是人类最核心的价值所在。人类从来不停留在已知或已得领域。他锁定了一个目标,攻克了一个堡垒,便马不停蹄地确立下一个目标,攻克下一个堡垒。人类的欲望无止境,人类的追求无止境,结果是人类的能量永远无法估量。这种力量就是来源于我们不可遏制的求新“欲望”。因此,“欲望”不纯粹是坏事,它包含着一个事物的两个面——真理与谬误。而真理和谬误是孪生姊妹,用得好便是真理,用得不好便是谬误。“欲望”的大小决定了价值的大小,“欲望”的范围决定了价值的好坏,“欲望”的走向直接决定了事物的性质。说白了,“欲望”就是想,有想才能有做,有做才能有作为。“欲望”是人生命的活力与动力,“欲望”是思想,“追求”是行动,生命因为“欲望”和“追求”铺展开来。思想与行动构成人的生命的最基本状态。因此“欲望”不是洪水猛兽,只是要以正面的标准给欲望一个限制、一个范围、一个目标,它就能创造神奇,造就辉煌。朱载的一生就恰好说明了“欲望”的正面效益以及“不满足”结出的生命硕果。
[1]于非.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四卷第一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作者:刘晓莉,文学硕士,铜川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科学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编辑:张晴E-mail:zqmz06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