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2014-07-19孟祥豹
孟祥豹
摘 要: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重要途径,对中职学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种种原因导致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音乐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音乐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中职生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作为素质教育基本内容之一,音乐教育对于促进中职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增强中职学生的表现力和自信心,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等有重要意义。
目前,非艺术类的中等职业学校的音乐教育得不到重视,音乐教育没能真正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如何改变这一状态,使音乐教育回归本位,是值得音乐教育工作者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一、音乐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中职教育的实施基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中、初级技术人才的重任。培养出合格的中职生,使之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始终是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要把这些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承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是当务之急。
音乐教育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它总是以生动、直观的感性形式存在,使人易于接受。同时,它蕴含的政治思想内容、伦理道德内涵,也可以使受教育者在提高音乐审美感受、表现能力的同时,心灵得以净化,道德情操得以升华,完善精神人格,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
二、音乐教育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
黑格尔曾说过,音乐是精神,是灵魂,音乐是灵魂的语言,灵魂借声音抒发自身深邃的喜悦与悲哀,在抒发中取得慰藉,超载于自然感情之上,音乐把内心深处感情世界所特有的激动化为自我倾听的自由自在,使心灵免于压抑和痛苦。
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往往情绪不稳定,意志品质薄弱,性格尚未定型,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所以要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其丰富的情感、活跃的思维、广泛的爱好、健全的情绪和较强的自制力。而音乐教育作为有效的载体,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舞台表演以及社团活动等方式,让他们尽情地宣泄,尽情地释放,尽情地彰显个人的魅力,使他们青春期的身心发展需要得到最大满足,从而达到心理健康的状态。
三、音乐教育有助于学生正确面对就业,适应社会
职业教育与应试教育有很大的区别,职业学校的学生有很强的职业针对性。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想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需要学生不仅具备较强的岗位技能,更要正确面对自己的职业,更好地适应社会。
音乐教育因其独特优势,成为学生更好地与自然、与社会相互沟通的一种手段。在我们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组织排练节目、举行演出等一系列音乐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交际和集体精神,还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增强了其集体合作意识,开拓了创造能力,有利于学生开朗性格和良好品质的形成,为其将来适应不同的人际关系,更好地参与社会竞争奠定了基础。
贝多芬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在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音乐教师应该很好地把音乐教育推广和落实到职业教育中,让它更好为职业教育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