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英国遗产电影作品中的男性形象
2014-07-18鞠薇
鞠薇
摘要:20世纪80年代美国遗产电影反映了上层精英“不露情感”的特有的民族情感特质。许多遗产电影借由自我克制、压抑情感的上层阶级精英男性的形象对这种虚伪压抑的民族情感特质进行了批判。同时亦折射了20世纪80年代,在撒切尔主义的保守政治统治下,英国男性的自我压抑以及对男性身份认同的焦虑。
关键词:电影艺术;遗产电影;男性形象;精英男性;英国电影;人物性格
中图分类号:J90文献标识码:A
一、遗产电影
狭义上的遗产电影(Heritage Film)是指20世纪80年代左右集中出现的一系列历史题材的英国影片。这些影片大多改编自英国的文学或戏剧名作,表现20世纪初英国上层阶级的生活,并展现英国的田园风光和当时的时尚风情。比如,改编自爱德华·摩根·福斯特同名小说的《印度之行》(1984)、《看得见风景的房间》(1985)、《莫里斯》(1987)、《霍华徳庄园》(1992)等影片,都是20世纪8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遗产电影。而广义上的遗产电影则泛指制作精良的古装影片。英国学者约翰·考纳和塞尔维亚·哈维总结了遗产文化的三个主要重点:贵族或上中产阶层、乡村、工业化;并指出,贵族或上中产阶级始终是“遗产电影”最钟爱的表现对象。的确,遗产电影中所呈现的历史风貌总是与上层精英的生活方式紧密相关。许多影片的故事都发生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精英学府,或乡村豪宅。还有一些,则会发生在印度等英国前殖民地。同时需要指出的是,遗产电影中所展现的英国准确来说是英格兰,而不是不列颠。影片中的人物多为英格兰贵族,而不列颠的其他地区、民族、阶级几乎都被忽略了。遗产电影呈现了英国最为鼎盛时期的繁荣景象及令人称羡的文化。这样的回顾不仅是对往昔的单纯怀旧,更是对现状的焦虑和反思。通过对理想的英国社会的怀念与幻想,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暂时逃离现实冲突的避难所。社会学者弗莱德·戴维斯指出,“遗产电影”中所表现出的怀旧情绪暗示着对现状的害怕、不满、焦虑和不确定。因而,英国“遗产电影”自80年代起的兴盛可以被理解为是对社会巨变、经济衰退和国际地位式微所造成的焦虑及不满的回应。回顾20世纪80年代的英国,正是历史上第一位女性首相格丽特·撒切尔执政之时。被世人誉为“铁娘子”的撒切尔给英国制造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支持后工业化革命,令钢铁、煤矿等传统工业备受打击,引发了结构性失业。大量男性失去了经济上的主导地位,引发了男性身份认同危机。英国学者安德鲁·西格森将“遗产电影”在80年代的兴起解读为是中产阶级回避当今社会冲突的症候群。而电影学者约翰·希尔则认为,“遗产电影”并非单纯地尝试在怀旧中避难并忽视现实问题的存在,而是在社会巨变时期提供一个稳定的景象和一个时代持续变化的认知。 因而,“遗产电影”中的中上阶层精英男性形象或多或少成为了当今英国社会男性的镜像。在遗产电影中,许多上层阶级的精英男性形象都会表现出一种类似的特点:不露情感。事实上,这种“不露情感”的情感特质是一种由来已久的英国男性的性格特质。
二、不露情感(Stiff-upper-lip)
传统的英国男性特征包括文化、教养、性格、装束等方面的特征。甚至还包括口音和怪癖等。但有一种性格特征虽然历史悠久,但却很有为英国以外的人们所了解。这个特点被英国人自己称为“stiff-upper-lip”,其直译的解释为:上唇僵硬,即唇角下拉,面无表情。可以想见,这是多么严肃、拘谨,甚至略显呆板的表情。由于“stiff-upper-lip”一词没有官方的译法,因此,笔者暂且将其译为“不露情感”。“stiff-upper-lip”一词的延伸意义指历史上英国人民(尤其是男性)特有的一种民族性格,即在逆境中不屈不挠,严格抑制情感表达。这种性格特质在当时的上层阶级男性中较为普遍。英国精英文化认为,上唇抖动是脆弱的象征。一个人上唇抖动,通常表示他非常害怕或者正经历情感波动。因此,英国绅士努力保持上唇的僵硬,不轻易表露情感,以维持自己镇定泰然的形象。这种民族情感特征形成于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恐怖和拿破仑的威胁教会了当时英国的统治阶层,要藏好情感并进行严格的自我控制。维多利亚时期则是“不露情感”的鼎盛时期。无所畏惧、坚定不移,但又无情、缺乏想象力及自我否定的男性成为当时所推崇的性格特征。人们坚信,是这样的民族性格造就了维多利亚时期的辉煌,巩固了大英帝国在世界的领先地位。这种强有力的意识也通过公共学校系统灌输给孩子。学校教导孩子们要压抑情感,不轻易表露自己的情绪。即便是被重重地揍了一拳,也不能表现出痛苦或者害怕。这种用半工业化的方式“生产”出来的具有“不露情感”的民族性格的年轻男性被称为“维多利亚男孩”。这种情感培养机制的弊端在于试图剔除人与生俱来的情感元素,让人变得过分冷静淡然,甚至是伪善和压抑。英国作家爱德华·摩根·福斯特回忆起自己少年时期在公学就读的经历,认为这种学校训练出来的学生“体格发育好,头脑也比较发达,但心灵全不发达”。
三、遗产电影中“不露情感”的精英男性形象
在遗产电影中,许多上层阶级的精英男性形象都继承了这种“不露情感”的传统民族性格,表现出了极度的自我克制和情感压抑。本文将以影片《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和《莫里斯》为例,分析这类男性形象的“不露情感”的性格特征。《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的绅士希瑟是“不露情感”的典型代表。作为上层阶级的精英男性,他行为得体、谈吐严谨、注重礼仪。他向心仪的露西求婚成功后,仍不忘克制喜悦的心情,冷静地向露西的家人汇报了这一好消息。当他想要亲吻露西时,他首先非常礼貌地询问露西是否可以,在获得准许后才亲吻了她,一切看起来更像是一套程序而非情感驱动的行为。可惜露西的面纱和希瑟的眼镜成了两人之间的阻挡物,暗示着两人情感间的隔阂和内心的重重束缚。当露西向他提出解除婚约的时候,他的慌张情绪只暴露了短短数秒:他油光可鉴的头发微微松散,一缕刘海搭落在前额。但他立刻压抑了内心的失落和慌乱,迅速地恢复了绅士的形象,平静地接受了事实,并为自己的言语道歉,甚至还不忘赞许露西突破传统的勇气。随后,他礼貌地为露西点亮了油灯,还友好地与她握手并互道晚安。这种自我克制的绅士风度体现了英国上流社会的保守主义传统。与希瑟一样,《莫里斯》中的克里夫也是一个极度压抑情感的人物。身为上层阶级绅士,克里夫敏感怯懦。在剑桥就读期间,他爱上了同窗莫里斯,但却受传统观念与社会现实的影响,他克制压抑自己的情感。面对感情和自我,他采用了自欺欺人的逃避方法,他认为,只要不发生肉体接触便不会破坏他与莫里斯之间的“和谐”,并用结婚生子去掩饰自己同性恋的本性。在得知好友瑞斯利因同性恋行为惹上官司时,心虚害怕的他拒绝出庭作证,甚至还因恐惧而大病一场。这个人物始终挣扎在诚实地生活与自我欺骗的矛盾中。影片中,一位心理医生的话恰如其份地反映了以克里夫为代表的上层阶级青年男性对自我的过分克制:“英格兰从来就不愿接受人的本性。”然而,影片无意赞扬这两位人物的“不露情感”,反而用两个对比强烈的形象与他们进行比对,对他们的自我压抑进行了批判。在《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希瑟的严肃和不逾常规给露西带来了距离感和缺乏激情的感受。相比之下,露西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度假时邂逅的英国青年乔治虽出身平庸,但却生性浪漫自由,勇于表达自己对露西的爱。当一行人外出郊游时,乔治被自然美景所感染,不由自主地亲吻了露西,虽然这在夏洛特眼里是“没有礼仪”的行为,但对乔治而言却是一种发由内心的情感表达。与热情奔放的乔治相比,克制内敛的希瑟代表了传统礼教的压抑和束缚。表现在情感上,他无法在心理上亲近、理解露西,而只是将她视为一件物品来占有、欣赏和展示。可见,希瑟的“不露情感”在这里成为了压抑和虚伪的代名词。作者福斯特用希瑟和乔治这两个男性形象作为当时意大利和英国的缩影:希瑟的自我克制和自我陶醉代表了当时英国社会的压抑和虚伪;而乔治对爱情的真诚认识和积极追求则代表着意大利的浪漫与热情。借由两者的对比,福斯特表达了对“不露情感”这一民族性格特质的质疑,并批判了20世纪初英国社会保守思想和传统礼教对人性的压抑。同样,在《莫里斯》中,出身卑微的亚力克面对爱情真诚勇敢,即使莫里斯对他表现出了鄙夷的态度,也不能阻挡他表达自己的真心。他甚至为莫里斯放弃了跟随家人移民阿根廷的机会。与自命不凡的克里夫不同,亚力克没有上层阶级男性的那种“不愿接受人的本性”的自我克制,而敢于直面真实的自我和情感。福斯特在原著小说中,利用这两个人物的差异再次批判了20世纪初英国公共教育系统对青少年实行的情感培养机制,鼓励人们勇敢面对内心和自我。遗产电影展现了20世纪初英国的繁荣图景,其中许多上层阶级精英男性形象受到传统礼教的束缚,往往表现出极度的自我克制,在情感表达方面尤其内敛压抑。但不少遗产电影对这一扭曲的性格提出了质疑,通过对过分克制的男性形象的批判或改造,鼓励了这些男性更诚实地面对自我,摆脱自我束缚,冲破传统与礼教的约束。同时,许多20世纪80年代的遗产电影还以这种“不露情感”的男性形象表达对80年代撒切尔主义保守政治统治对人性的压抑,以及这一时期的男性在社会、经济巨变中的焦虑和困惑。(责任编辑:陈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