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热”透视

2014-07-18江胜清龚小雨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艺考艺术专业

江胜清,龚小雨

(湖北工程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地方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热”透视

江胜清,龚小雨

(湖北工程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新世纪以来,伴随着“艺考”的升温,中国高等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热”。具体表现在开设高校增多、报考学生数量庞大、专业规模迅速膨胀和专业培训红火等方面。专业门槛相对较低、专业收费相对较高、传媒业的迅猛发展、播音与主持人的明星效应等是导致“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热”的主要原因。只有政府、学校、家长、学生共同面对,才能使“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热”降温,从而回归正常轨道。

地方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热;高校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以新媒体为依托的中国传媒业发展迅猛,与此相关的专业得到蓬勃发展,已从原来的星星之火,逐渐变成燎原之势,艺术设计(现在分成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等四个专业)、动漫、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戏剧影视文学等从原来的冷、偏、少专业,一跃而成高校热门专业,艺术专业的升温,使得“艺考”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道靓丽引人注目的风景线。

一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热”的主要表现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无疑是中国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的新军,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该专业在全国高校十分少见。新世纪以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异军突起,俨然成为中国“艺考”中的黑马,成为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一抹彩虹。新世纪“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开设高校的增多。目前中国的艺术类高考有几大热门专业,分别是艺术设计、动漫、表演、导演、数字媒体艺术、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等专业。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发热”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十多年来,全国各地设置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大专院校逐年增加,打破了原来“北有中国传媒大学、南有浙江传媒学院”的单调格局。“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热”先在一些重点大学和艺术院校掀起,如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重庆大学、广州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四川音乐学院等。此后燃烧到全国众多的地方高校,已成燎原之势。据统计,至2005年,全国开办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本科院校有64所,大专院校137所;而到2012年,全国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院校有300多所。以湖北为例,2009年以前,湖北地区只有武汉大学、武汉体育学院两所高校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到2014年,湖北地区有18所高校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除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体育学院、湖北大学等重点高校外,该专业大部分集中在二本、三本层次的地方高校。据了解,湖北地区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在全国发展整体上是滞后的。

2.报考学生数量的庞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虽然是艺术专业,但它与音乐、舞蹈、美术、设计等传统艺术专业差异明显;它与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类等专业关系密切,它更加偏重语言的艺术。音乐、舞蹈、美术、设计等专业需要长期的训练,短时间很难一蹴而就。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最基本的是语言表达,一般学生从小就接受训练,相当一部分学生具备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基本素质,这也是许多播音员和主持人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但能走上播音、主持岗位,甚至成为优秀主持人的一个重要原因。比较而言,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考试中的朗诵、即兴评述、模拟主持等,经过短时间的集中学习和训练,能取得明显的效果。因此,很多文化课成绩在中等水平的考生就会选择报考此类专业。据报道:“今年播音主持和编导类专业报考人数较以往大幅增加。其中,播音主持类报考9165人,比2007年增加3929人,增幅75%。”[1]再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例,在2001年招收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时,录取率约为1∶9;2002年录取率则是1∶20;而2012年艺术类报名人数更是达到21000多名,比上年增加4000多人,而艺考的热门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招生计划仅有100人,报考人数达8200多人,报考和录取比为82:1。而浙江传媒学院2012年报名总人数也达到了5.7万多人,比去年增加1.3万多。[2]湖北工程学院近几年部分省份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报名情况如表1。

表1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部分省份报名情况表

3.专业规模的迅速膨胀。播音与主持艺术与音乐学等专业有相似之处,适宜采用一对一、一对几的培养方式,一些专业课程应实行小班教学和分组教学;加之中国高校除部分重点大学外,地方高校师资力量普遍缺乏。这些因素使得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招生受到诸多限制,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如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一般每届普通本科毕业生(不包括成教、培训等非本科学历教育)不过60人,2012年扩招至100人。据统计,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专业建立以来为我国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培养了具有学士、硕士等正规学历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3000余人。但奇怪的是,在一些地方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招生出现井喷现象,招生人数急剧增加,招生规模迅速膨胀。每届动辄百人以上的招生规模已是屡见不鲜,每届招生人数400人、600人、上千人,也不少见。2012年,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每年本科的招生人数大概在5000人左右。现在这一数据又有大幅度增加,因为,近几年全国又新批准一大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以湖北工程学院为例,2009-2013年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分别招生52、79、98、109、142,到今年6月,在校学生规模达428人。据了解,湖北工程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招生规模在全国同类高校中还是偏少的。

4.专业培训的红火。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走俏,直接带动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艺术考试培训的红火。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出版了专门的培训教材。《播音主持艺术入门训练手册》(仲梓源编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成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考试培训的流行教材,几乎是参考者必备之书。

二是培训机构生意红火。在全国一些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高校周边,培训广告随处可见。在省会城市,出现了一大批“艺考”培训学校,尽管学费昂贵,但生源十分旺盛。

三是专业教师备受青睐。除专门的培训机构外,还有许多学生登门学艺,一些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师、电视台主持人和播音员都纷纷加入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培训大军中。

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热”形成的主要原因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条件的改善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生活质量、提高生活品质成为人们的共识,摆脱了物质贫困后的中国人有了更多的精神追求,音乐、舞蹈、绘画、书法等不再是大众生活的奢侈品。而“望子成龙”的中国人对后代更是寄予了更多的希望,“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使得父母宁愿倾其所有,也要为孩子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更有一些人把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这些因素,直接推动了中国人对孩子的艺术培养,直接带动了90年代后期以后的“艺考热”的出现。

“艺考热”最初主要表现在传统的音乐类、美术类专业,开始的“艺考热”总体来说还比较正常和理性。新世纪以后,戏剧与影视类专业异军突起,表演、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等专业成为“艺考”的新宠,大有“新凤清于老凤声”之势,“艺考”俨然成为“疯狂的石头”,成为新世纪中国社会热点话题和大众聚焦焦点。“艺考热”直接带动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热”。“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热”在新世纪出现不是偶然的,是时代、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共同参与、合力演绎的必然结果。

1.专业门槛相对较低:走向大学之门的捷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热”是“艺考热”中的一个重要构成和表现。专业门槛相对较低是吸引众多考生和家长的主要原因。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对人才的要求应该说是很高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能在广播电视等传媒机构和其他相关单位从事播音主持及新闻传播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它涉及文学和艺术学两个学科门类,横跨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三个一级学科,它既要求学生有良好的语言文学功力和一定的新闻传播学知识,还要求学生掌握有声语言艺术创作和播音主持的基本能力。

但由于划归为艺术类专业,所以高考文化成绩相对要求较低,一些地方普通高校甚至只需200-300分。以2014年湖北省为例,今年湖北省大幅度提高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文化分数线,本科(二)、本科(三)的文化分数线分别是340、302。这一分数线与以往相比,的确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对保证生源质量大有益处,但相对这一行业对文化水平的要求和750分的总分而言,这一分数还是显得较低。

许多中学都存在一些文化课成绩偏低,或者严重偏科的学生,但每人都有自己的大学梦。如果通过文化课考试来报考普通文科、理科的话,大部分人只能达到三本、专科的录取分数线,于是不少学生就改弦易辙,选择艺考。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属于艺术类专业,对文化课要求不高,且和一些传统的艺术专业(美术、音乐、体育等)相比,门槛显得更低。一是相当多的学生都有一定的基础,不像美术、音乐类专业要有长期的训练。二是考核的重点不是学生的艺术素质,更主要的是语言表现和自然条件,这些能在短期的培训后得到明显改善。

在招生录取中,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面试分又占了录取总分较大的比例。专业面试的偶然性、随机性、随意性都比较大,往往被误认为只要会说普通话,能朗诵就能够对付。从这几年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看,考生的文化课素质偏低,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这种投机心理,使得它成为走进大学之门的一条捷径。加之学籍管理中存在的一些人情因素,有一部分学生还能在入学后,再转入普通专业学习,从而实现高考中的“曲线救国”。

2.专业收费的相对较高:地方高校办学经费的补充。毋庸讳言,高校开办此专业是受到教育产业化的影响,带有一定的功利目的。甚至有人认为“现在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确是有些过热,并且已经成为一种不太正常的社会问题。主要表现在考生只为升学,高校只为赚钱”。

新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高等教育投入不足是人所共知的。地方普通高校和民营高校更是如此,加之1990年代后期以来全国地方高校规模扩张带来的欠债,更是雪上加霜。一段时间,地方高校如履薄冰,步履蹒跚。学费收入是相当一部分地方高校主要收入,因此各学校在学费问题上费尽思量。普通本科生一年学费一般0.5万元左右,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一般是每年1万元左右,基本上是一个顶两个普通本科生。最高的达到1.8万元。

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考生的考试报名费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一般每人一百多元,个别院校高达二三百元。一些重点大学和名校在一个省份吸引几千个学生报考司空见惯,这种附带性收入累加起来也是不菲的。浙江传媒学院2012的报名考试费标准:每人每个专业初试报名考试费150元,复试费150元。据统计,浙江传媒学院2012年艺考报名费超过855万元。[3]

3.传媒业的迅猛发展:市场的导向。中国的广播电视事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快速发展于改革开放以后。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产业出现了结构性变化和调整,中国传媒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传媒行业利税总额已超过烟草行业,成为国家的第四支柱产业。伴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信息时代的来临,中国进入新媒体时代。

如今,传统的广播电视事业已被更广阔的新传媒业所替代,传媒业已初步具备完善的体制和运作方式,人们分工合作,为大家奉献“声画精神食粮”。随着中国传媒业的发展壮大,对播音员和主持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全国有30多家省级电视台,500多个省级频道,2000多家城市电视台,10000多个城市频道,每天要播出12个小时以上的电视节目。除了常规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外,国家广电行业的相关政策,还催生了大量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公司、广告公司、传媒公司、音像公司等广电节目制作单位,异军突起的大众传媒业共需要专业从业人员1000万人,才能保证正常的电视节目制作。从传媒专业院校毕业的人数总共不到10万人,可见传媒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巨大的。

蓬勃发展的传媒业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近年来,随着艺考大军人数的逐年增长,很多人感叹艺考已不再是高考捷径,其实目前高校音乐、美术类专业确实‘僧多粥少’,而且就业市场也渐趋饱和,但传媒类专业却行情看好,不仅录取率高而且表面上就业前景看好。”[4]一片大好的就业前景很容易影响考生专业选择和高校的专业设置。

4.播音与主持人的明星效应:青春期的明星崇拜。播音员、主持人每天在广播电视节目中出声露面,是公众人物,他们的工作和言行对整个社会都产生着影响。他们传递的信息,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他们表达的观点,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他们使用最标准的语言,影响着人们的语言观和使用语言的水平。

“在一个媒介化的社会,被分享的大众传媒成了人们形成个人认识的一个依赖,构成一种人与社会的中介关系。”[5]播音员、主持人强大的文化表现力、文化影响力和文化构建力,对青少年的影响很大。因为青少年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成型,他们又是广播电视的最大接受者,主持人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都对他们有着重要的影响。主持人在广播电视栏目中频频出现,能够产生比其他领域的明星强大得多的轰动效应和成名的资本,因此播音员、主持人受到当今青年推崇。强烈的偶像崇拜是当今青少年的突出心理特征之一,那些被崇拜的主持人,如白岩松、董卿、周涛、撒贝宁、毕福剑、崔永元、何炅、李湘、孟非等,都成为青少年的偶像,往往被他们当作人生的楷模、参照系,以及心灵的一种寄托。同时,家长也希望孩子能成为明星的心理助长了许多青少年的“追星梦”,使他们走上报考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道路。

加之中国人的从众心理,使得中国人习惯于跟风逐潮,且乐此不疲。炒股票、买基金、刷微博、购车、买房等,并不一定都是从实际需要出发,而是盲目跟随。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报考也是如此,是政策短板也好,是明星情结也罢,别人如此,我也如此。

三、“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热”的思考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热”的出现,既是新世纪中国一个引人瞩目的社会现象,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它折射出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引发人们许多的思考。如何让“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热”退烧,让“艺考”回归正常的状态,是摆在人们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需要政府、学校、家长、学生共同面对,才能破解难题。

1.政策的调整。从2014年起,教育部门加大了对“艺考”政策的调整力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所有“艺考”实行全省联考,取消一般地方院校的校考。联考早在几年前就已实行,但主要集中在美术类专业,也只是部分省市采用联考成绩,更多的是采取“联考合格+校考成绩”的方式。近几年,一些省市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也实行了联考,其基本操作与美术类专业大体相同,而湖北省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联考只对三本学校有效。原计划从2014年所有艺术专业实行全省联考,但由于准备不够充分,绝大部分省市延迟至2015年起执行,联考成绩作为一般本科院校“艺考”的专业成绩。这一方面减轻了考生考试压力和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也进一步规范了考试行为。

二是提高了“艺考”文化分数线。艺术教育和文化产业管理等非纯粹艺术专业文化成绩必须达到相应批次分数线,播音与主持艺术和广播电视编导等专业文化成绩必须达到相应批次分数线的70%。这一方面保证了艺术专业学生的文化水平,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上堵住了政策的漏洞,维护了教育公平。

三是增加了在校生生均财政拨款额度。随着教育经费占国民经济收入4%指标的落实,各地加大了教育投入。受此影响,高等教育的生均拨款有了大幅度增加,尤其是一些地方普通高校。如湖北省近几年生均拨款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1.2万元。地方普通高校办学经费紧张的局面得到缓解,学校对艺术生学费收入的依赖程度明显降低。

2.高校的自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热”的出现,与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跟风有一定的关系。地方普通高校要根据政策的调整作出相应的改变。

高校要根据学校的实际决定专业的申报,要理性分析学校基础和其他高校专业布局,注意错位发展和差异化发展,不要一窝蜂式地申报专业。

高校要尊重人才培养规律,走内涵发展之路。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由规模化扩张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地方普通高校要根据学校师资、教学条件和保障能力等科学确定招生计划。

高校在招生时不要将经济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不要过分增加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对增加学校收入的倚重,而要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坚持人才培养标准,保证人才培养规格,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学生家长心态的调整。考生要理性选择“艺考”。考生要研究国家关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考试的相关政策,熟悉不同学校的招生政策。要认真审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未来的人生职业规划,在全面分析自我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基础上,作出理性的判断和正确的人生选择。不要人云亦云,盲目跟风;也不要被一些假象所迷惑,从事播音与主持的人的确能成为万众仰慕的“明星”,但能成为明星的毕竟只是少数。“明星”们的确有靓丽的外表、潇洒的风度、成功的事业、社会的知名度、丰厚的收入、优越的生活条件等等,但所有的成功都是不懈的追求和艰辛的付出换来的,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家长也要理性对待学生“艺考”。可怜天下父母心,中国人对孩子更是有一种让西方人难以理解的矛盾心理:既希望孩子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又喜欢事事为孩子设计;既希望社会有完备的规则,又千方百计地打破规则为自己的孩子另觅捷径;既熟悉孩子的喜好和优缺点,又喜欢随大流地为孩子选择未来。正是这一特殊的心理,使得中国的父母难以理性对待学生“艺考”。中国式的“望子成龙”的心理,使得家长过于重视目的,而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孩子自我实现的心理。家长要审视孩子的特点,评估学生学习动力和热情,在与孩子充分沟通的前提下,当好孩子的参谋,作孩子的良师益友,而不是武断地替孩子做决定。

总之,“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热”是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现象,它折射出中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它是多种原因合力形成的,如何让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回到正常的轨道,也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才能正本清源。

[1] 王新宇.艺考期待理性时代来临[N].河北日报,2008-07-08(3).

[2] 郭少峰.中国传媒大学艺考开始播音主持专业“82挑1”[N].新京报,2012-02-02(4).

[3] 吴付平.浙江传媒学院2012艺考报名费超过855万元[N].浙江日报,2012-02-27(3).

[4] 陆叡.传媒专业成为现今艺术类高考捷径[N].现代快报,2009-05-16(A25).

[5] 陈卫星.以传播的名义——陈卫星自选集[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2.

(责任编辑:张晓军)

On the Popularity of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Major in the Regional Universities

Jiang Shengqing, Gong Xiaoyu

(SchoolofLiteratureandJournalism,HubeiEngineeringUniversity,Xiaogan,Hubei432000,China)

As more and more students choose the arts way to enter universities,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arts” has attracted increasing attention i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his phenomenon can be characterized by the increasing numbers of universities and students, more and more related professions and trainings. The main reasons might be the low professional threshold, the high tuition,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media industry, the effects of stars, etc. This major can be normalized merely through the endeavor of the government, the school, the family and the students.

regional university;popularity of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arts;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2014-07-02

湖北省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013368)

江胜清(1966- ),男,湖北孝感人,湖北工程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龚小雨(1990- ),女,湖北丹江口人,湖北工程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师。

G649.21

A

2095-4824(2014)05-0051-05

猜你喜欢

艺考艺术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我的艺考之路:播音,想说爱你不容易
Creative Cram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纸的艺术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杜绝艺考腐败案从制度设计开始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