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平县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

2014-07-18魏爱民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8期
关键词:西平县年龄组控制率

魏爱民

西平县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

魏爱民

目的掌握15岁以上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及流行现状, 为综合防治及防治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方法于2012年5月选择经济适中的农村调查点师灵镇聂河村委, 城市调查点建设路居委会对15岁以上常住居民, 按照河南省居民健康状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 统一按照血压测量规范进行测量。结果高血压总患病率为24.03%, 其中男性27.56%, 女性21.07%, 农村患病率为21.00%, 城镇患病率为26.88%, 高血压知晓率51.01%, 治疗率42.11%, 有效控制率13.16%。结论西平县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为24.03%, 而治疗率及有效控制率较低, 应采取多种有效措施降低其发病率, 提高知晓率及有效控制率。

高血压;流行病学;患病率

高血压是当今世界上最流行的一种常见疾病, 也是心脑血管疾病中危害最大的一种, 国际上称之为“无声杀手”。我国高血压患病率高,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 我国18岁及以上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 近十年患病率不断上升[1]。严重的影响居民身心健康, 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负担, 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国家已将其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并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 对确诊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定期随访及饮食、心理等健康指导。以掌握本县高血压流行现状, 为综合防治及防治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本县于2012年5月对15岁以上居民开展了抽样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1 调查对象

根据本县经济水平选择经济适中的农村调查点师灵镇聂河行政村, 城镇调查点柏城镇建设路居委会对被抽取的行政村/居委会以户/家庭为单位对1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登记造册, 按照摸底登记顺序, 逐一抽取调查, 直至满足年龄组别和性别比例(男性调查对象所占比例≥45%)及调查样本量。

2 调查内容及方法

2.1调查内容 以户/家庭为单位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血压测量, 调查员经省统一培训, 问卷调查统一按照河南省居民健康状况调查表进行, 包括基本情况、既往患病史、家庭史、相关危险因素、日常生活习惯、身体活动、卫生保健服务、健康体检等。

2.2血压测量 调查人员由具有执业资格的临床医师担任,血压计统一采用欧姆龙HEM-7071医用智能电子血压计, 精确到1 mm Hg(1 mm Hg=0.133 kPa) , 所有血压计经厂家统一校正, 并由国家质检部门检验合格。测量在安静温暖的房间中进行, 调查对象静坐5 min后测量血压, 读取第1次血压,休息60 s, 测量第2次血压, 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 如果两次读数相差5 mm Hg以上, 应再次测量, 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

2.3高血压诊断标准 按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第三版)[2], 凡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诊断为高血压。以及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 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140/90 mm Hg也诊断为高血压。

2.4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使用E piData3.1数据库进行录入统计分析。

2.5质量控制 调查按照摸底登记顺序, 抽取调查对象,以保证每个调查点15~20岁≥44例, 21~34岁≥100例, 35~54岁≥108例, 55~74岁≥48例, 累计调查≥300例,且男性调查对象所占比例不低于45%。调查质量控制贯穿于抽样、培训、现场调查、数据录入等环节, 所有调查员均经过省级技术培训, 问卷调查员为公共卫生专业, 且从事疾控工作2年以上, 并经培训考核合格, 血压测量人员为执业医师且从事医疗卫生行业2年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

3 调查结果

3.1基本情况 本次共调查620例, 其中按地域分城镇320例, 农村300例;按性别其中男283例, 女337例;在年龄分组中15~20岁组89例, 21~34岁组200例, 35~54岁组232例, 55~74岁组99例。

3.2高血压患病率 共调查15岁以上人群620例, 确诊高血压患者149例, 患病率为24.03%, 其中农村调查300人,高血压患者63例, 患病率21.00%, 城镇调查320人, 高血压患者86例, 患病率26.88%, 农村高血压患病率略低于城镇患病率, 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3, P>0.05)。在调查人群中男性患病78例, 患病率为27.56%;女性患病71例, 患病率为21.07%。男性患病率略高于女性患病率, 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5, P>0.05)。见表1。

3.3不同年龄组分性别高血压患病率 15~20岁年龄组未发现有高血压患者, 21~34岁年龄组患病率为14.00%, 35~54岁年龄组患病率为30.17%, 55~74岁年龄组患病率达5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52, P<0.005), 且各年龄组分性别患病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见表2。

表1 不同地区高血压患病率(n, %)

表2 西平县不同性别分年龄组高血压患病率(n, %)

3.4高血压知晓率 在确诊的149例高血压病例中, 知晓自己患高血压者为76例, 占病例总数的51.01%。

3.5高血压控制率 在知晓自己患高血压的病例中, 已服用降压药者为32例, 治疗率为42.11%。而规范服药且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收缩压≤140 mm Hg, 舒张压≤90 mm Hg)的有10例, 有效控制率为13.16%。

4 讨论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 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其中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为主要并发症, 不仅致残、致死率高, 而且严重消耗医疗和社会资源, 给家庭和国家带来沉重负担。调查显示本县15~74岁人群中高血压总患病率为24.03%, 与河南省高血压患病率24.90%基本持平[3], 且随着年龄增长有上升趋势。在所有高血压患者中仅有51.01%即半数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 从而也说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要求的35岁首诊测血压落实不到位, 居民健康体检意识不强。在知晓的患者中治疗率仅为42.11%, 而有效控制率仅为13.16%, 充分说明本县的高血压防治任务压力巨大。高血压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长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慢性疾病, 而国际上公认的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有高钠低钾、超重和肥胖、过量饮酒以及精神紧张等, 因此要大力开展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心理平衡、改善睡眠、限盐、控烟、限酒等健康生活方式和可干预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活动, 教育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并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1次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时为其测量血压, 对第1次发现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 非同日3次血压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 对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合理规律用药, 直到血压控制满意为止,并于每季度随访1次。对高危人群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方式, 分类干预, 做到无病早防, 有病早治, 以降低高血压发病率, 提高高血压知晓率和有效控制率, 达到增进人群健康的目的。

[1] 詹思延.流行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396-398.

[2]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1, 19(8):701-743.

[3] 河南省卫生厅.2012年河南省乙肝、丙肝、高血压、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汇编, 2013:59-62.

2014-05-29]

463900 河南省西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猜你喜欢

西平县年龄组控制率
无锡茶园不同修剪模式对茶小绿叶蝉发生量的影响
西平小麦
西平县
2005年与2010年河北省经济较好与经济一般城市成年女子健身程度的比较与分析
家庭医生式服务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控制率的影响
鄂尔多斯地区2005-2014年无偿献血人群年龄性别分布及其变化趋势
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筹资模式研究
郑州市某三甲医院职工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急性并发症调查
东北农村糖尿病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西平县师灵镇“三夏”和计生工作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