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强放疗联合单药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临床体会

2014-07-18白雪莲武云刘波王秀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6期
关键词:单药放射治疗紫杉醇

白雪莲 武云 刘波 王秀丽

调强放疗联合单药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临床体会

白雪莲 武云 刘波 王秀丽

目的 探讨紫杉醇与顺铂单药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放疗增敏作用及副作用。方法 对53例IIB~III期宫颈鳞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选择紫杉醇或顺铂单药周方案同步化疗, 观察近期疗效及副作用。结果 近期疗效: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近期不良反应:Ⅱ度以上恶心、呕吐:顺铂组恶心呕吐的胃肠道反应明显高于紫杉醇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顺铂组恶心呕吐的胃肠道反应明显高于紫杉醇组。结论 调强放射治疗同步紫杉醇单药周方案安全有效, 疗效肯定, 患者耐受性好, 不良反应相对较轻。

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同步化疗;不良反应

宫颈癌是女性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目前主要治疗手段有手术、放疗、化疗。放疗是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 目前同步放化疗优于单纯放疗[1]。但最佳的化疗方案尚未确定, 包头市中心医院肿瘤科对2008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IIB~III期宫颈鳞癌患者53例,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9月~2012年9月宫颈癌患者53例入组, 入组条件:①病理确诊为鳞癌;②临床分期为IIB~III期;③年龄<70岁, KPS评分>70分;④无放疗史,随机分为顺铂组和紫杉醇组, 临床资料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1.2治疗方法

1.2.1体外放疗采用6MV-X线, IMRT, 处方剂量95% PTV 46~50 Gy/1.8~2 Gy/25F, 另宫旁侵犯、盆腔转移淋巴结病灶给予60 Gy;腔内放疗采用铱192后装治疗, A点剂量6Gy/次, 1次/周, 4~6次, 先完成外照射后加后装治疗。

1.2.2化疗方案 顺铂组:顺铂40 mg/m2, 每周一次, 静脉滴注, 共5次;紫衫组:紫杉醇35 mg/m2, 每周一次, 静脉滴注,共5次。两组均为放疗开始第1周给药。

1.3疗效观察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行妇科检查、CT或MRT检查, 确定分期, 治疗中每周妇科检查1次, 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 观察毒副反应并及时处理。治疗完成后3个月行CT或MRI检查。

1.4毒副反应 采用WHO规定的化疗毒副反应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1.5疗效评价 按WHO标准分为:完全缓解(CR), 部分缓解(PR), 稳定(SD), 进展(PD), 以PR+CR计算有效率。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 计量资料用t检验。

2 结果

2.1随访情况 所有病例从治疗完成之日起随访3个月,无失访病例。

2.2近期疗效 患者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评价疗效, 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n, %)

2.3近期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同步放化疗的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恶心、呕吐及放射性直肠炎, 多为II度, 经对症治疗后均能耐受。Ⅱ度以上骨髓抑制:顺铂组16例(64%), 紫衫组13例(46%),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度以上恶心、呕吐:顺铂组20例(80%), 紫杉组10例(36%),顺铂组恶心呕吐的胃肠道反应明显高于紫杉醇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度以上放射性直肠炎:顺铂组15例(60%), 紫衫组16例(57%),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两组患者毒副反应的比较(n)

3 讨论

放射治疗是中晚期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方法, 调强放射治疗是在最大限度的降低正常组织的剂量, 减少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前提下增加肿瘤靶区剂量, 以提高治疗增效比的目的,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宫颈癌治疗中[2,3]。以铂类药物为基础的多种化疗药物单药或联合用药, 如氟尿嘧啶、紫杉醇、吉西他滨、博来霉素、异环磷酰胺等药物均被应用于同步放化疗的临床研究, 究竟何种方案最合适尚无定论。顺铂作为经济有效的放疗增敏药物较早应用于临床。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已将顺铂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列为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标准治疗[4]。紫杉醇是临床常用的放射增敏药物之一, 它属于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5]。本研究以局部晚期宫颈鳞癌患者为选取对象, 均采用调强放射治疗技术, 针对顺铂及紫杉醇同步放化疗进行了分析比较, 近期疗效相当。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放射性直肠炎及骨髓抑制的发生率相似;在胃肠道反应方面, 紫杉组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耐受性更好。放疗同步紫杉醇单药周方案安全有效, 疗效肯定, 患者耐受性好, 不良反应相对较轻, 值得推广。

[1] Rose PG, Bundy BN, Watldns EB, et al.Concurrent cisplat- in based radio-therapy compared with pelvic and para-aortic radiation for high-risk cervieal cancer.N Engl J MED, 1999,34(15):1137-1143.

[2] Van de Bunt L,Van der Heide UA, Ketelaars M, et al.Conventional conformal and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theray treatme- nt planning of external beam radiotherypy for cervical cancer: T he impact of tumor regression.Radiat oncol biolphys, 2006,64(1):189-196.

[3] 黄曼妮, 李明辉, 安菊生, 等.简化调腔技术在宫颈癌外照射中应用的计量学研究.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09,18(3):217-220.

[4] Green JA, Kil-wan JW, Tiemey, IF, et al.Survival and recu-rrence after concomitant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for cancer of the uterine cervix: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 nalysis.Lancet, 2001,358(9):781-786.

[5] Miglietta L, Fmnzone P, Centurioni MG, et al.A phase II trial with cisplatin-paclitaxel cytotoxic treatment and con- current external and endocavitary radiation therapy in locally advanced or recurrent cervical cancer.Oneology, 2006,70(1):1924.

014040 包头市中心医院肿瘤科

猜你喜欢

单药放射治疗紫杉醇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参与紫杉醇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HEPSERA联合ADV ABPC与BARACLUDE单药治疗HEPATIC SCLEROSIS疗效比较分析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紫杉醇、奈达铂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系列性科普
探究拉莫三嗪单药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
治疗糖尿病常用的单药、对药、角药分析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细胞穿膜-靶向双肽修饰紫杉醇纳米制剂的制备、表征及体外抗胶质瘤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