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7例绝经后子宫内膜癌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

2014-07-18娄雪玲姚丽张喜红刘贝贝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6期
关键词:腺癌分型生存率

娄雪玲 姚丽 张喜红 刘贝贝

·短篇论著·

57例绝经后子宫内膜癌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

娄雪玲 姚丽 张喜红 刘贝贝

目的 分析绝经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对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7例绝经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绝经后子宫内膜癌临床主要表现为阴道出血, 子宫内膜样腺癌在绝经后子宫内膜癌中所占比例大, 为59.64%。I期患者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III期患者,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病理类型以子宫内膜癌为主, 绝经后子宫内膜癌组织分级较高, II期、III期比例上升;常出现阴道出血等症状, 预后较差, 生存率不是很高。

绝经后;子宫内膜癌;临床特点;病理特点

子宫内膜癌作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 在社会不断开放和生活结构多变的形势下呈现上升、年轻化趋势, 多发病于绝经后的女性, 在子宫内膜癌中所占比例为80%左右[1]。相关研究表明绝经前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机制、临床及病理特点等有很大的差异, 自然治疗方法也就不尽相同[2]。本研究就此回顾性分析河南省郑州人民医院57例绝经后子宫内膜癌临床及病理资料, 旨在了解其临床及病理特点, 为临床资料提供重要参考,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7例绝经后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年龄在48~75岁之间, 平均年龄(58.5±5.8)岁。绝经时间:绝经时间在3~25年之间, 平均绝经时间(20.1±1.4)年;绝经3年以下者17例, 绝经3年及以上者40例。合并症:合并高血压者10例,合并糖尿病者20例, 肥胖者2例。

1.2临床表现 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主要特征为阴道不规则流血、疼痛及排液量多等。57例绝经子宫内膜癌患者经细胞学检查及宫颈镜检查等后临床诊断结果如下:阴道不规则流血者51例, 占89.47%, 阴道排液多且有点滴状出血者2例,占3.51%, 阴道排液多但没有出血者4例, 占7.02%。出血时间在1 d~3.8年之间。

1.3方法

1.3.2临床诊断 子宫内膜癌临床诊断主要手段为诊断性刮宫。同时对57例绝经后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B超、宫颈镜及细胞学等检查。

1.3.2病理学检查 对57例绝经后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病理学检查, 并按照WHO子宫内膜癌病理分型方法将其分为鳞状细胞癌、透明细胞腺癌、黏液腺癌、小细胞癌、子宫内膜样腺癌等多种类型。比较常见的病理类型为鳞状细胞癌等,浆液性腺癌及透明细胞癌为特殊型。按照FIGO(国际妇产科协会)子宫内膜癌分级标准如下:高度、中度及低度分化癌。此外, FIGO关于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规定如下:0期-原位癌或者腺瘤样增生、I期-子宫内癌、II期-转移到宫颈部位的癌症、III期-转移到子宫外但在真骨盆内的癌症及IV期-转移到直肠或膀胱的癌症。其中, I期可划分为高度及中度分化腺癌、未分化腺癌及未定级腺癌。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进行数据的分析, 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57例绝经后子宫内膜癌临床诊断结果 57例患者术前经诊断性刮宫后确诊51例, 占89.47%。术中冰冻切片后确诊患者53例, 占92.98%, 另外4例患者术前、术后诊断不符,且这4例患者具有病灶分化大、非典型等特点。临床分期:I期30例, II期14例, III期10例, IV期3例。

2.2子宫内膜癌患者病理学检查结果 子宫内膜癌病理分型:鳞状细胞癌8例, 占14.04%, 子宫内膜样腺癌34例,占59.64%, 浆液性腺癌4例, 占7.02%, 透明细胞癌8例, 占14.04%, 未分型腺癌3例, 占5.26%。子宫内膜癌病理分级:高度分化癌18例, 占31.58%, 中度分化癌20例, 占35.09%,低度分化癌14例, 占24.56%, 未分化癌5例, 占8.77%。

2.3绝经后子宫内膜癌患者生存率结果 诊疗后1年、3年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 其中7例患者在第3年随访中失去联系。子宫内膜癌I期患者1年生存率为93.33%(28/30), 3年生存率为73.33%(22/30)。III期患者1年生存率为50.00% (5/10), 3年生存率为30.00%(3/10)。IV期患者1年生存率66.67%(2/3), 3年生存率0%(0/3)。I期与III期患者1年、3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57例绝经后子宫内膜癌病理分型及分级结果分析[n(%)]

3 结论

子宫内膜癌多发病于绝经后女性, 可能是因为绝经后女性雌激素不稳定, 周期性变化, 导致子宫内膜增厚, 引起子宫内膜癌[3]。目前临床上关于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 但临床上表明女性绝经前后患上子宫内膜癌的概率、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型、临床分期等不同, 进而造成绝经前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不一样。

本组57例绝经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表现中, 阴道不规则流血者51例, 占89.47%。由此可见绝经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主要表现为阴道出血。此外, 临床分期中I期30例(52.63%), II期14例(24.56%), III期10例(17.54%), IV期3例(5.26%)。可见绝经后子宫内膜癌组织分级较高, II期、III期及IV期比例相对绝经前呈上升趋势。此外, 绝经后子宫内膜癌病理类型以子宫内膜癌(59.64%)为主, 与绝经前相比预后较差, 生存率不是很高。因此在了解其临床及病理特点的基础上, 加强绝经后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

[1] 孙晓波.绝经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特点.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03):64.

[2] 曾冰微.绝经前后子宫内膜癌临床与病理特点分析.中国校医, 2011(09):707.

[3] 赵新, 256 例子宫内膜癌临床及病理分析.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9(11):124.

Cancer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analysis of 57 cases of postmenopausal endometrial


LOU Xue-ling, YAO Li, ZHANG Xi-hong, et al
Zhengzhou People's Hospital, Zhengzhou 450000, 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postmenopausal endometrial cancer.MethodsIn our hospital from 2011 January to 2013 December were treated 57 cases of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data of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carcinom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Postmenopausal endometrial cancer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were vaginal bleeding, endometrial cancer in postmenopausal endometrial carcinoma in the proportion, 59.64%.I patients 3 years survival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with stage III, P<0.05.ConclusionPathological types of endometrial carcinoma, endometrial cancer in postmenopausal higher grade, the percentage of III phase, II phase increased; often appear symptoms such as vaginal hemorrhage, prognosis, survival rate is not very high.

Postmenopausal; Endometrial carcinoma; Clinical features; Pathology

450000 河南省郑州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腺癌分型生存率
云南地区多结节肺腺癌EGFR突变及其临床意义
十二指肠腺癌88例临床特征及相关预后因素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影响胃癌术后5 年生存率的因素分析
胃腺癌组织eIF3a 和MMP-12 表达的研究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复杂分型面的分型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