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研究

2014-07-18孔红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17期
关键词:乌司谷氨酰胺胰腺炎

孔红梅

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研究

孔红梅

目的 观察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9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细胞因子水平及肠功能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和治疗前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TNF-α、IL-6水平和对照组治疗2周后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周后, 观察组肠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肯定, 可显著减少患者炎症反应, 促进肠功能恢复, 也可显著改善患者各临床指标,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丙氨酰谷氨酰胺;乌司他丁;重症急性胰腺炎;细胞因子;肠功能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临床上常见的重症急腹症, 是全身性的炎症反应, 临床特征为胰腺弥漫性出血和组织坏死,具有发病迅速、危险性大、死亡率高的特点[1]。目前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尚未有特效的治疗手段, 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9月~2013年9月诊治的9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 观察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9月~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9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9例。观察组:男23例, 女26例, 年龄35~75岁, 平均年龄(65.5±7.4)岁, Ranson评分3.0~8.8分, 平均评分(5.6±1.9)分。对照组:男24例, 女25例, 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65.2±7.7)岁, Ranson评分3.0~8.3分, 平均评分(5.5±2.1)分。两组患者入院时年龄、性别、Ranson评分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常规治疗:给予患者解痉、补充血容量、抗生素预防感染等治疗, 同时给予患者营养支持、胃肠减压、适时手术干预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观察组的治疗:在常规治疗上运用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治疗, 氨基酸治疗中应用丙氨酰谷氨酰胺, 用量0.4 g/kg, 1次/d。另再给予乌司他丁, 每次1×105U溶于500 ml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 1次/d。两组均治疗2周。

1.3疗效观察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6指标。

治疗后检测并记录两组患者肠功能评分, 评分标准参照我国1995年修订的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情分期诊断及严重程度评分标准:① 0分:无腹部胀气, 肠鸣音正常;②1分:腹部胀气, 肠鸣音减弱;③2分:腹部高度胀气, 肠鸣音接近消失;④3分:患者出现麻痹性肠梗阻或应激性溃疡出血。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 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形式表示, 实施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细胞因子水平的比较 治疗2周后对照组IL-6水平和治疗前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TNF-α、IL-6水平和治疗前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TNF-α、IL-6水平和对照组治疗2周后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后肠功能评分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2周后, 观察组肠功能评分为(0.51±0.43)分, 对照组肠功能评分为(2.02±0.67)分, 观察组对肠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细胞因子水平的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细胞因子水平的比较

注:和治疗前比较, 治疗后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bP<0.05

组别例数TNF-α IL-6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4996.2±13.996.6±12.3773.86±60.79389.75±41.42a观察组4997.4±14.670.3±16.1ab786.47±58.17225.46±30.47ab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肠功能评分情况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肠功能评分情况比较(分,

注:和治疗前比较, 治疗后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bP<0.05

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492.12±0.812.02±0.67a观察组492.18±0.640.51±0.43ab

3 讨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之所以病情会发展迅速, 恶化程度较大,这和急性胰腺炎继发肠黏膜屏障和免疫力发生异常是有很大关系的[2]。患者发病后全身免疫系统对机体炎症反应发生作用, 在炎症和抗炎症之间失调的同时会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对正常血管和器官发生冲击, 若继续恶化会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改善患者肠功能, 控制肠道衰竭也是防止重症急性胰腺炎发展, 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对98例患者的细胞因子和肠道功能进行研究,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治疗, 从研究结果来看, 治疗2周后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细胞因子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但治疗2周后观察组TNF-α、IL-6水平和对照组治疗2周后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对肠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细胞炎症因子及肠功能的改善具有优越的疗效。

丙氨酰谷氨酰胺是游离氨基酸池中含量最高的氨基酸,可以作用于肠道, 使肠道通透性降低, 从而限制肠道菌群及内毒素移位, 保护胰腺组织。丙氨酰谷氨酰胺是肠道修复最重要的营养物质, 可改善患者免疫, 减少细胞凋亡[3], 从而保护肠道上皮细胞, 从而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乌司他丁是一种广谱蛋白水解酶抑制剂, 可通过作用于白细胞的过度激活、黏膜及炎性介质的释放, 从而保护机体组织不受炎性介质及蛋白酶的损伤[4]。

综上所述, 联合丙氨酰谷氨酰胺和乌司他丁治疗重型急性胰腺炎能够显著优化患者细胞因子水平, 改善肠道功能和临床疗效, 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 吕春艳, 王洁冰, 韩俊岭, 等.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柴芍承气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中国全科医学, 2011, 14(29):3412-3414.

[2] 黄晓东, 黄慧.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0, 21(6):342-343.

[3] 吕晓芳, 方立峰, 马瑞丽, 等.早期肠内营养加用谷氨酰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研究.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15):104-105.

[4] 张勇.乌司他丁对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腹内压及肠黏膜功能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6):1277-1279.

2014-05-21]

542899 广西省贺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猜你喜欢

乌司谷氨酰胺胰腺炎
乌司他丁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乌司他丁对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澳新拟批准一种谷氨酰胺酶作为加工助剂
谷氨酰胺对肠道损伤药理作用研究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谷氨酰胺酶活力研究
谷氨酰胺在消化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
乌司奴单抗治疗活动期关节病性银屑病的疗效与安全性评估:一项为期1年的多中心、双盲、安慰剂对照3期PSUMMIT 1临床试验结果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