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0例住院患者血液感染性疾病标志物检测及结果分析
2014-07-18吕平
吕平
5100例住院患者血液感染性疾病标志物检测及结果分析
吕平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血液感染性指标的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住院患者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检测。结果 5100例患者中HBsAg、抗-HCV、抗-HIV、抗-TP阳性率分别为9.06%、0.78%、0.02%、1.20%, 总阳性率为11.06%, HBsAg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三项(P<0.05);不同年度感染性指标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住院患者进行血液感染性标志物的检测可有效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避免医源性交叉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梅毒螺旋体
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梅毒螺旋体可通过血液或被污染的医疗器械等途径传播, 并且由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检测窗口期的存在及检测方法的差异, 近年来, 因医源性感染导致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时有发生,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安全[1]。自2011年以来, 本院对5100例住院患者进行感染性标志物的检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10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2700例, 女2400例, 年龄9~71岁。
1.2试剂与方法 抽取患者静脉血5 ml, 分离血清, 采用ELISA法检测各样本HBsAg、抗-HCV、抗-TP及抗-HIV, 试剂盒由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均在有效期内使用。抗-HIV初筛阳性送周口市疾控中心采用免疫印记试验确认。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检验水准α=0.05,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检测结果 5100例患者中HBsAg、抗-HCV、抗-HIV、抗-TP阳性率分别为9.06%(462/5100)、0.78%(40/5100)、0.02% (1/5100)、1.20%(61/5100), 总阳性率为11.06%(564/5100), HBsAg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三项检测指标(P<0.05), 见表1。
2.2不同年度感染性标志物比较 三年度感染性检测指标总阳性率分别为10.68%(156/1460)、11.63%(207/1780)和10.81%(201/1860), 三年度感染性指标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各年度感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n(%)]
2.3患者交叉感染情况 在检测结果异常的患者中有29例合并多项感染, 其中HBsAg和抗-TP均阳性者9例, HBsAg和抗-HCV均阳性者16例, 抗-HCV和抗-TP均阳性者3例,抗-HCV和抗-HIV均阳性者1例。
3 讨论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较高的国家之一, 自然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约为10%, 其传染源为乙型肝炎患者和无症状携带者, 主要通过血液及血液制品、受污染的手术器械、针具等途径传播, 此外性接触和围生期母婴传播及分娩过程也是其传播途径[2]。HCV的传播途径与乙型肝炎相似, 患者感染后转为慢性肝炎、肝硬化的发生率较高且危害极大。TP是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后引起的全身性传染病,可通过性接触、血液及母婴垂直传播, 近年来, 其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
本文结果显示, 在5100例住院患者中感染性标志物阳性共检出564例(11.06%), 其中HBsAg、抗-HCV、抗-HIV、抗-TP阳性率分别为9.06%、0.78%、0.02%、1.20%, HBsAg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三项检测指标(P<0.05);2011年~2013年三年度感染性检测指标总阳性率分别为10.68%、11.63%和10.81%, 三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中有29例存在感染性标志物多项感染。表明这些患者入院前已感染了传染性病原微生物, 由于许多患者自身免疫力较低,在接受侵入性治疗中易受到感染, 其感染性标志物的风险远远高于一般的健康人群[3]。由于患者、医护人员感染后可引起相应的感染性疾病且治疗困难, 预后较差, 给正常就诊的患者及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和院内感染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必须对患者术前进行常规传染性病原微生物的检测以了解患者的感染状况, 避免医源性交叉感染。
近年来, 本院为避免和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医源性交叉感染, 采取了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医护人员在进行手术及穿刺等侵入性检查过程中通过穿隔离衣、带一次性手套、戴防护镜等防护措施, 可避免和减少诊疗过程中医源性感染的发生;对感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阳性者, 采取严格的措施对使用后的医疗器械等进行消毒、灭菌, 同时加强阳性患者病房的消毒管理, 避免感染性病原微生物的院内传播;对患者感染性指标进行检测并将临床检查病例资料存档, 为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提供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 对住院患者进行感染性标志物检测, 可有效预防医源性交叉感染, 同时也可避免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1] 罗皓, 杨溪霖.患者输血及手术前感染性标志物检测意义.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3,10(6):706-707.
[2] 周玉平, 朱传新, 陈桃珍, 等.12301名孕妇相关传染病指标检测结果分析.中华传染病杂志, 2013,31(9):557-560.
[3] 龚帅, 马明炎.7827例输血患者血清感染性指标的检测与分析.重庆医学, 2014,43(5):601-602.
2014-05-28]
466000 河南省周口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