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大气厚气文气到逸气的升华

2014-07-17宫大中

牡丹 2014年6期
关键词:黄山

宫大中

黄山,河南洛阳人。现为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鉴定管理中心理事、签约画家,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河南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会员,神笔王铎书画院副院长,洛阳市美协理事。

幼承家学,后毕业于洛阳师院、天津美院中国画系高研班,受教于何家英、霍春阳、韩文来、贾广健等大家。主工花鸟,兼作山水。作品构图奇巧,用笔老辣,设色典雅,逸气自出,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2003年至2013年先后在洛阳、郑州、青岛、北京、天津、南京、福州、哈尔滨、深圳、香港、台湾等城市地区和日本、泰国等国家举办个人画展和艺术交流,部分作品先后被国家、省、市机关赠送给国内外政府及友人,简历被选入《中国美术选集》等多家大型专业辞书。

苏轼尝云:“洛阳古多士,风俗犹尔雅”。黄山可谓当代洛阳的一位名士,一位著名画家。他主攻花鸟,长于山水,兼及人物,以写意花鸟著称。他的画格调清新,雅俗共赏。其创作特点,画中之味,可归纳为从大气、厚气、文气到逸气的升华。

一曰大气。犹如画家魁伟英俊的风度仪表,画如其人,人如其画。黄山的画,讲究“六法”,尤其在笔法、墨法、章法上颇下功夫。他认为论用笔法,必兼用墨,墨法之妙,全从笔出。六法讲气韵生动,气从力出,笔有力而后能墨,墨可生韵,全由气出。他的山水画《松壑晓烟图》,就是一幅相当大气的作品。画面以饱满的构图,置阵布势,表现云蒸雾绕,山势逶迤,奇峰劲松,以及瀑布悬泉的神山胜概。若仙境,若禅林,大有“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茫茫望转迷”的感觉。笔者“夙龄爱远壑,晚莅见奇山”,曾有幸游历黄山,其千峰竞秀,迎客松姿,使人耳目一新,对郭沫若先生“深信黄山天下奇”的佳句,感同身受。画家这幅山水,突破明清以来文人画所谓“穷款画”的绳墨,回归北宋以前的山水画传统,不题名款,反而加强了画面的外拓张力,更显得大气磅礴,咫尺千里。

二曰厚气。换句话说,就是底气很足,基本功扎实。黄山他出身于书香门第,受当教师、爱绘画的父亲言传身教,自幼诵诗练字学画,5岁临摹《芥子园画谱》。1986年,黄山被浙江美院高材生余吟川先生收为入室弟子,开始系统学习素描、山水。1988年考入洛阳师院艺术系,成为郭丙均先生的得意门生。在以后的几年间,他相继拜访河南大学丁中一,南开大学张文恒,中原山水画大家李明、杨振熙先生,上海中国画院赵豫、梁洪涛先生。2007年至2008年,黄山又修业于天津美院高研班,受教于何家英、霍春阳、贾广健、韩文来、吕云所、周午生、刘文生诸名师大家。他与韩文来教授合作的《幽兰飘香》《清风摇曳》斗方画作,可见恩师对高足的厚爱。

多年来,黄山遍游名山大川,寻访名胜古迹。他多次背着画夹,上太行、攀武当、登泰山、临华山,“搜尽奇峰打草稿”。还深入农村、厂矿和军营写生。他外师造化,画了几百本写生、速写稿,画稿等身,数以万计。

笔为画之骨,“笔以立形质”。黄山20世纪80年代临习《八十七神仙卷》《簪花仕女图》,心追手摹,在笔上、线上下功夫,使线有内涵、有韵致。诚如画家所说:“用羊毫,要在细柔中见挺拔;用狼毫,要在挺健中求浑厚。为练习掌握笔性,我用去宣纸已几千刀,每张纸正反面皆成墨纸,‘废画三千是也。”为拓宽用笔用线能力,黄山研习书法,学习钟鼎甲骨文的刚健劲拔中寓中正大气,学习曹全碑的平和娴雅中寓刚劲凌厉,学习张迁碑的强悍浑厚中寓古拙朴茂,学习魏碑石刻的古朴率真中寓端庄典雅,学习二王、孙过庭的提腕使转中寓书卷文雅气息,学习怀素、王铎狂草的流畅跌宕,笔势驰骋中寓大气磅礴。以书入画,所画梅花枝干、藤萝枝条,可略见一二。

三曰文气,即书卷气。这也是文人画的一大亮点。清人唐岱说过:“画学高深,变化幽微,古人天资聪颖,识见宏远,于书无所不读,于理无所不通,方知画中三昧。胸中有上下千古之思,腕下有纵横万里之势,立身画外,存心画中,泼墨挥毫,皆成天趣。”黄山早在天津美院上高研班时,就注意聆听诸多名师讲授对青藤白阳(徐渭、陈淳)、董其昌、石涛、八大和吴昌硕等古典传统大帅研究的心得体会。他在日后的艺术生涯中,对传统,对古典,有所学,有所悟,所写学画随想录,很深刻,很独到。诸如:“绘画要靠悟,靠自身情感,靠内心驱动,靠参禅悟道。因此画家要尊重自己的禅意,注重感觉的修炼,心领神会,顺感而应。所以画家要不断‘充电,要勤‘洗眼,要注意养心、养气,要注重画外功夫的修炼,提高自身审美能力。我经常在夜深人静时看石涛、黄宾虹、潘天寿画论;读宋画、元四家、青藤白阳、八大石涛、吴昌硕,就是想与前贤对话、交流、感悟,心与古会,心与神交,悟画理、悟人生、悟天道。此外,看美学、词学,听民乐、唱京戏,诵诗吟唱,耳濡目染,提高学养,以养我心,以养其气。”“中国画,特别是花鸟画,要避俗,应当‘取法乎上,以笔取气,以墨取韵,有笔有墨方得气韵。因此,临帖需脱画谱气,写生需有书卷气。如我画《牡丹亦喜漫天雪》《月露天香别样情》,力求用墨表现牡丹的雍容和高雅,讲究运笔用墨,力避这类题材的俗气、火气和燥气。”诚哉斯言。

四曰逸气。这是大气、厚气、文气相结合,使其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达到雅俗共赏的层面后,再一次跨跃、升华。使画面由繁趋简,使“墨之溅笔也以灵,笔之运墨也以神”(石涛)。达到文人墨趣“巧则灵便,拙则浑古”的境界。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亦云“萧条澹泊,此难画之意”(《试笔》)。黄山近年来多研习明清以降的文人画,在对比中综其长,合其精,求简避繁,画风为之一变。画家尝云:“八大尚简,石涛重繁,清艳绝俗,各臻其妙。我从这些前辈先贤的画中渐行顿悟,提高自己的眼力。”“青藤八大用笔简练,笔底极清,境界尤高,一气呵成,我极推崇之。我作画时,深处闲心斋,放着古典音乐,心手双畅,一挥而就,畅酣淋离。”“十年前作画,喜欢冲天冲地,讲究充塞满溢。近年来,读了老庄哲学,兼受日本画影响,尚简淡隐逸,虚静空灵,追求飘逸洒脱、自然写意之美,把古典与现代、具象与抽象熔为一炉。”此类代表作如花鸟画《天问》,画面疏枝淡花,一鸟点缀其间,静卧枝头,几笔淡墨横逸而出,使紫藤花的洒脱与氤氲背景相交融,清逸自然,且又空灵深远,画面构图别具一格。再如《雨洗涓涓净》中的兰花幽石,《风味清奇》中的墨竹奇石,《花外无春》的兰竹峭石与《清气入花骨》的一枝牡丹,“从宋代工笔画中求其‘工,从八大画中求其‘简,从王雪涛画中求其‘灵,体现道家美学——‘虚静、‘空灵的审美境界”。

黄山有公职,画画、搞创作是业余副业。但他凭借自己极高的悟性,过人的天赋,加上刻苦、勤奋和不懈努力,很好地处理了二者的辩证关系。

黄山年富力强,未来的发展空间必将更加广阔、深远。

endprint

猜你喜欢

黄山
黄山行
画说黄山
黄山日落
Molecular and morphological evidence for 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Typhlomys (Rodentia:Platacanthomyidae)
《登江阴黄山要塞》
黄山冬之恋
奇绝黄山
黄山展松
黄山导游词
黄山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