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在语文课堂中的妙用
2014-07-17邱宽勇
邱宽勇
摘要: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终于感情的。倘若我们把音乐融入语文课堂,则能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活跃他们的审美思维,使文中所描绘的景和物、所倾吐的情和意叩击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语文教学充满活力,让学生乐在其中。
关键词:音乐入境;音乐煞尾;吟唱教学;情感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34-1
一、课之初始,音乐入境,春风化雨
人的情感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一定的情境,儿童更是如此。课文是以语言文字塑造形象为媒介和手段的,因而在阅读过程中,需要读者有一定的理解力,才能在想像中构造起作者所描绘的艺术形象、艺术情境。语言文字的抽象性往往使孩子一时难以想像文字描述的情境,也难以体验文字描写的情感。而音乐轻重缓急的曲调,明快的节奏,未成曲调先有情,能给他们更为直接、更为生动、更为丰富的感受,它所唤起的联想是从情感激发中自由展开的,能帮助孩子们克服语言文字的抽象性所带来的困难。课堂教学一开始就让学生能够聆听到与文本密切相关的乐曲,是很快能激发起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从而降低课堂教学的坡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奠定课堂教学良好的情感基调。
如在第13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中,王崧舟老师在教学《望月》这一课时,简单理清文章结构之后,便让学生赏读“江中月”的片段。老师配上了《高山流水》的音乐,让学生轻轻地读,柔柔地读,美美地读。学生在如此美妙的乐声中,怎能不读得柔美而有韵味?伴随着这样的乐声,学生也仿佛身临其境,不知不觉中融入到了那一片清幽旷远的江天月色之中了。整个课堂便在这样一种氛围中开始,一直沉浸其中。为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做好了充分的情感铺垫和形象的心理准备,这种利用音乐进行的形象化暗示和启发胜过对文本千言万语的讲解分析。可以说:上课伊始音乐打头,有“感染引发,春风化雨”的功效。
二、歌声收尾,余音绕梁,意味丰厚
1.水到渠成,升华主题。如我在教学《大江保卫战》一课时,结束段落是:大江,永远铭记着1998年的夏天,铭记着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我顺势总结:大江铭记着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人民群众更铭记着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一曲《为了谁》传唱大江南北,就是最好的证明!接着我播放了这首歌,从学生眼里闪烁的泪光中我感受到那一份感动,那一份触动。音乐的烘托与感染对于升华课内主题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余音绕梁,不绝三日。曾经听过一位老师执教《钱学森》这一课,在结束之时,教师深情演唱一首《我的中国心》结束全文。学生在学习文章的基础上,感受到了钱学森的一颗真挚的爱国心,而教师的深情演唱,更是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从而更好地感染了学生,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之中,学习了语文,更升华了情感。一曲高歌让所有的学生及听课教师都有一种余音绕梁、回味无穷之感。
三、吟唱古诗,入情入境,古韵幽香
古诗教学一直以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颇多彩的话题,各式古诗教学法皆有。著名作家叶文玲说过:“音乐和诗是天然契合的艺术”。在第14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中,我有幸聆听了戴建荣老师的《静夜思》的古诗吟唱教学,感受到了吟唱的魅力所在。“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情感是诗的灵魂,如果没有对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就无法真正感受诗中所蕴含的意象、情趣之美。戴建荣老师认为,要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和情感共鸣,仅有读是不够的。中国古人在读诗时不仅“高声朗读,以昌其气”,还讲究“密咏恬吟,以玩其味”。咏,歌也,吟,呻也。在高声朗诵之后,古人又通过吟唱的方式,进一步人诗境、悟诗心、品诗味,这一点值得后人认真学习和借鉴。
对于《静夜思》这首诗,从字面理解意思并不是很难,但又有几个老师真的能让学生入情入境,真切感受诗人的内心情感。戴老师在整个课堂之中,并没有像平常诗歌教学中那样,逐字逐句带学生理解。而是先教给学生平仄的规律,一声二声为平声,三声四声为仄声,平长仄短,简单介绍之后让学生在课题上标平仄。根据平长仄短的基本调式来指导学生读好“静夜思”三个字。读完了平仄又教吟,他的吟诵加入了自己对古诗的独特感悟,引用得出神入化,把我们自然地带进了诗境之中。之后介绍李白的故乡资料,与诗呼应说明很久没回家的李白多么想念家乡。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再次吟诵,反复吟诵。带领学生在反复吟唱中,逐步走进诗人内心的感情世界,触摸到诗人吟诗时的复杂心情。
那低徊不尽的吟唱让整个课堂沉侵在一个古韵幽香、无尽的思乡之情中。这抛开一味的咬文嚼字,抛开一味的剖析明理的古诗教学是如此的流畅美妙。这样的经典传送才能真正让孩子领悟古诗的魅力、经典的芳华,更深切、更具创造性地领悟诗的内涵,激发学古诗的兴趣古诗。在戴老师的吟唱之下,一首简单的古诗已成了一幅画、一支曲、一段舞,成了在每个人心中回荡的妙曼之音。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