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搭建新课程环境下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舞台

2014-07-17庞培刚

关键词:自我反思校本培训行动研究

庞培刚

摘要:学校要通过校本培训,用新课程理念指导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要着力行动研究,提高青年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要不断自我反思,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也要利用制度约束,科学管理青年教师的教育行为。这样,才能真正搭建好新课程环境下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舞台。

关键词:青年教师;校本培训;行动研究;自我反思;制度约束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06-3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我们越来越感觉到:课程改革的最大制约点是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需要更新教育观念,需要转变教育行为,需要提高教育能力等等。目前,学校中的青年教师占着很高的比例,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青年教师只有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才能始终站在时代的高度,把握教育的走向,不断走向成功。一所学校如果能够建设好一支青年教师队伍,这所学校就更有潜力,更有发展希望,因此,搭建新课程环境下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舞台很重要。

一、校本培训,用新课程理念指导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工作

1.注重专家引领,完善集体培训。

教师要适应新课程的发展,必须要转变教育观念。学校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教育观念的转变需要专家的引领。为此,我们邀请特级教师、省名教师等就新课程和当前的教学改革给全体教师作新课程的学术报告。通过培训,全体教师意识到: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尽快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程序化的教学模式,摒弃相对滞后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观;其次要树立现代课堂教学的全新理念,切实转变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让教师真正地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在教学方式上要注重以学生为主,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关注体验性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

2.发挥名师作用,重视骨干培训。

新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深刻的变革,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面对新课程、新教材,学校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积极参加县、市、省各级培训。学校组织高一年级的任课教师和全校青年教师参加由市教育局主办的新课程培训活动,学校先后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参加上海市新课程培训,参加江苏省骨干教师新课程培训,还安排教师分别赴澳大利亚、英国、美国和加拿大参加校际交流和教育培训。通过提供教师更多在职进修、学习新课程的机会,努力造就一支学历层次较高、综合素质较好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3.强化校本培训,构建调研网络。

我校35周岁以下的青年老师占全校在职教职工的近60%,教龄在5年内的青年教师占全校教师的15%多。学校认为,青年教师能否适应我校教育发展需要,能否快速成为我校教学骨干,成为我校教育能否发展的重要关键。根据学校管理“减少过程性流失,追求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学校必须加强青年教师的培训力度,构建多层次、立体化调研网络,必须加快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步伐,提升青年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1)集中学习,注重整体调研。

每学期备课班期间,学校根据学科教学特点,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由各教研组长向本组教师进行新课程标准解读,及时向本组教师传达各种培训会议精神,宣传教学新理念。要求每一位教师树立全新的课程理念,深刻认识课程实施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性,把课程实施过程作为一个学习过程、一个理解过程、一个创造和完善的过程。用新课程标准来指导平时的教学实践,更新观念,以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

经过一定时间的实践,学校还通过录像、VCD、网络等信息技术来分析教材,进行学科课程标准再次解读辅导;组织全校教师集体备课、研究教材、撰写教学设计;采用参与、互动的方式进行培训。举办“塘高讲堂”,让骨干教师总结教学经验、畅谈教学体会。教务处、教科室等部门行政与与教师一起研讨教学方法,分析如何针对学生的实际处理教材,帮助教师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召开座谈会、研讨会交流上课教学体会、经验、学生学习水平评价及其学科课的教学规律。

(2)阶段调研,强化过程管理。

每学期开学初期,对全体教师开展开学工作教学调研,要求全体教师开一个好头。从备好第一节、上好第一节课、批好第一次作业入手,给全体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

每学期开学第三周、第四周,对新上岗、新调入及第一年任高三的教师开展教学工作调研活动,全面了解新教师和第一年任高三的教师的教学情况,及时总结经验与不足。针对有关教育调研情况,校长室、教学部门研究对策,作出相应的调整。

在每学期期中考试期间,教导处对全体教师的听课本、备课本、作业批改情况、学生对班主任教育工作情况和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开展全方位调研,并及时通报,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对教育教学中有问题的提出整改要求。

在临近期末考试期间,教导处针对教学进度、作业量、期末复习工作开展教学调研,结合平时调研情况,了解新教师、第一年上高三的新老师以及重点教师一学期来的教学进步情况,并要求全体教师在有效的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

(3)随机调研,追求管理精细化。

学校针对月考、期中考试情况,结合平时的教学调研情况,将教学质量不尽人意的教师列为学校调研重点对象。校长室组织教导处、教科室等部门,采取随堂听课形式,检查教师上课情况。对教学质量不理想的青年老师,学校采取减少教学班、强化听课要求的措施。青年教师在减少教学班后,能够自觉钻研教学业务,经常性地听同轨、同组教师的课,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顺利进入高二年级的教学工作。

(4)联合调研,形成调研网络。

教导处负责平时教育、教学调研的开展,有重点地开展阶段性调研和重点对象教育、教学调研。

教科室负责导师制活动的开展、调研。在学期初召开导师制会议,对导师和徒弟提出工作要求。在期初、期中、期末进行导师制活动检查,平时进行导师制活动抽查。为了让青年教师尽快了解整个高中教学,了解高三教学要求,学校对每位青年教师发放了高三第一轮复习资料,要求每位青年教师与高三第一轮复习同步练习,即使进行抽查。教科室组织青年教师与高三学生一起参加统测,学校将教师安排在学生考场中,与学生一起在同一时段参加考试,并由相关行政人员负责监考和批阅,教科室将青年教师每次考试成绩形成档案,供校长室参考。通过这种措施,极大地调动了青年教师钻研高三教学的积极性,有效地促进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二、行动研究,提高青年教师实施新课程的综合能力

1.教学研讨、备课组活动

(1)集体备课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并在教导处备案。集体备课的时间为一周一次,集体备课地点固定,集体备课的内容和中心发言人根据备课组工作计划由备课组长提前通知、提前准备。集体备课做到人人准备、中心发言、互相交流,形成学习研究的氛围。备课组长要做好集体备课的考勤和内容记载,定期交教导处或学校检查。

(2)集体备课的中心发言人,不仅要在教材处理、教法选用、教学目标的确定、例题、课后作业的选取、作业的数量、学生易出现的问题及应采取措施上作明确的说明以保证基础落实、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而且还要将“基础教案”、课后作业提供给备课组每一个成员。然后各成员及时评议,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提出建议,并要求中心发言人将各成员的正确意见体现到教案中,最后形成总结性“参考教案”,同时完成每一课时的学生作业纸。

(3)通过集体备课,达成了备课组在内容、进度、标准、例题、习题和资料上的六个相对统一,保证年级教学一盘棋,提高教学质量。

endprint

(4)集体备课和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班级教与学的具体情况,这就要进行教学的“三度设计”。即在个人备课、集体备课这二次备课的基础上,教师个人结合师情和生情,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从而达到追求“最优化”课堂的目标。

2.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

一大批青年教师的加入,为我校注入新的活力,但我们也发现有一些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不够扎实,专业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还有不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较差,难以胜任所担负的教育、教学工作。为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督促青年教师自觉锻炼教学基本功,提升青年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我校每一年都举办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

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普通话达标(语文教师达到二级甲等、其他教师达到二级乙等);二是粉笔字、钢笔字达标(字迹端正,运笔顺畅);三是写作能力达标(能写一篇语句流畅、表达准确的即兴短文);四是现代教育技术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达标(达到教育部规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标准)。写作能力比赛结合学习新课程和新课程培训内容,谈体会和感想。

3.青年教师教学大赛

我校每学年都定期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大赛,每学期进行一次,第一学期是教龄在五年以内的教师参加“成长杯”教学大赛,第二学期是教龄在五年以上十年以内的青年教师参加“成才杯”教学大赛。每次大赛历时都超过6星期,其时间跨度长,参赛人数多,听课教师节数多,影响相当大。

学校要求各教研组充分利用这次大赛活动,推动教研活动的开展和对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参加决赛的教师个人备课,形成初案后,要在教研组内述课,全组集体讨论、修改形成教案,并进行试上课,然后再上公开课。教研组要切实抓好评课工作,真正做到一人上课,众人受益。上课教师要认真贯彻新课程标准,实现多元化的教学目标——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切入点,设计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特征的和谐、自然的学习途径,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差异,注意分层推进,体现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基础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培养;课堂教学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组织、引导、帮助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在领悟学科知识的同时,感受学科精神,提高综合素养;突出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探索性、合作性,巧妙渗透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思想,注重思路形成的点拨,注重思维质量的提高,注重学科整体思想的构建,注重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适度、合理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三课一评”“一课三议”活动

“三课一评”“一课三议”——凸显个性的阵地。教学活动中的合作是通过“一课三议”“三课一评”的方式进行的。所谓“三课一评”“一课三议”,是指一个教学内容,由备课组内的每位老师依次试教,每次上课后,由组长组织评课、议课,修改教案,再上课……在这样一个教学流程中,对同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在某一环节上就会有创新点,在重点、难点的突破上就会有亮点。通过“三课一评”“一课三议”活动,我们感到:尽管教学内容相同,但是每位教师理念的不同、教师经验不同、教学风格也不同,凸显了教师个性。三堂课切入的角度可能不同,课堂教学总体的构思也不尽相同,教学语言的风格也各具特色。课堂不是静态的空间,而是动态的时间流动,课堂演绎的是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故事,在这样一个气氛融洽的体现集体智慧的教研活动中,青年教师拥有了教育的热情,课堂成了一个有魅力的地方。

三、自我反思,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可以以两种形式进行自我反思:一是随笔类反思日记,二是围绕课堂教学中的教后小记。随笔类反思日记,可以写成故事性的随笔故事,把校园里的点滴故事写下来,写整个事件中自己是怎么处理的,有哪些收获,采取了哪些有效的方法,或者是自己的一些失败经历。当然,也可以写成工作日记型的,简短易记,写下每天的收获与感想,便于自己发现问题,有效地解决问题。围绕课堂教学中的教后小记,“教然后知困”,总结经验,研究困惑,不断改进。基于学校的集体备课活动,我们要求老师在第三次备课中,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班级实际情况,认真修改教学预案,然后把教学过程给人启迪的地方写下来,反思成功之举、失败之处、探索之路、智慧之光、学生之见,正是这看似平常却给人深省的课后小记,能使我们经常梳理自己的课堂,调整自己的教学心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促使自己从经验型向科研型方向发展,提高自己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

教科室每月收交青年教师的教育随笔,每学期出23期校刊《教育随笔》,并不定期出教师阅读校报《教育随笔专刊》,这也极大地调动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积极性。

四、制度约束,科学管理青年教师的教育行为

在培养青年教师方面,我们倡导制度约束和人文关怀并举。制度建设是科学规范教师行为强有力的保障,也是一所学校走向法制化和制度化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制订了《青年教师管理条例》、《青年教师年度量化考核细则》、《名师管理条例》、《教育事故的认定及处理办法》等等。

在制度规范的同时,学校努力构建评价机制,促进和谐发展。因为正确有效的评价是培养青年教师重要的策略。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人心,在管理实践中,我们反思了以往对青年教师的评价只着眼于教师的表现与结果,把文章发表篇数等作为量化指标实行奖惩性评价的缺陷,认识到只有奖惩性评价而没有发展性评价不利于青年教师的和谐发展和培养,因此,我们在淡化奖励性评价的基础上,逐步构建了有利于促进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的发展性评价机制。现在我校着重对青年教师进行发展性评价,该项活动通过个人自评,校名师或骨干教师听课、跟踪观察,学生座谈和同级教师访谈等方式,对青年教师的师德、教育教学基本功等一系列教育教学能力和行为进行评估、鉴定。发展性评价主要着眼于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评价注重过程化,着眼于提高教师素质;二是评价标准注重教师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教师的个体差异;三是评价主体多元化,不仅有自我评价,管理者、教师评价,还让学生来参与评价教师;四是评价过程注重互动性,评价者与被评价教师之间的坦诚交流和评价信息反馈,使被评价教师更加理解了自己的工作任务和职责,也使学校进一步了解分析青年教师发展的条件因素,为青年教师创造更加理想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环境。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工作的一件重要工作,而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则事关学校可持续发展,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在新课程环境下,搭建好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舞台是学校必须要去认真研究的工作。

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我反思校本培训行动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探究
立足农村学校实际,合理进行校本培训评价
农村骨干教师校本培训,痛并坚持着
研析小学校本培训质量管理的方法
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行动研究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教学创新研究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加强出入管理 建设平安校园
小学数学高段复习课中学生自我反思力的引导
小学高年级学生自我反思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