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服务能力研究
2014-07-17杨秀伶
杨秀伶
【摘 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重点,为此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深化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对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师团队、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建设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高职院校 工程测量与监理 专业建设 产业服务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围绕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实施,以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为出发点,教育部、财政部决定2011年启动“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中央财政投入专项资金,在全国独立设置公办高等职业学校中,首批支持1000个左右专业进行重点建设,我校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名列其中。
一、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基本思路
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部署,围绕现代农业、制造业发展重点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和生活性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全国独立设置公办高等职业学校中,教育部、财政部支持一批紧贴产业发展需求、校企深度融合、社会认可度高、就业好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投入专项资金,推动高等职业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整体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输送大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改革举措与保障措施
(一)以“行校企”合作理事会为平台,深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
在学院产学研合作办公室的组织协调下,与测绘、水利、建筑等共同成立合作委员会,形成行业指导、学院主体、企业融入的格局,提高本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充分发挥“理事会”作用,优化办学环境,通过各种渠道建立与行业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的联系,完善高效、科学的“行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为学院发展提供政策、人力、财力支持。依托平台,共同开展专业建设,开发教学资源;共同培养双师素质教师,打造专业教学团队;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加强校企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共同制定人才需求和培养方案;共同构建人才培养质量考评体系。
(二)破解校企合作时空障碍,深化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职业教育已成为永川城市名片,职教基地资源富集,特色鲜明,在西部地区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共享“职教集团”资源,坚持校企合作,依据“岗位要求、工作过程”,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制定课程标准,开发实用教材,探索教学方法,加强课程建设,深化教学改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模式,与企业合作开发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在生产、工作现场直接开展专业教学,实现校企联合教学;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贯穿教学过程始终,大力开展学生技能(设计、作品)竞赛(展示)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三)加强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建设高效“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依托“职教集团”,通过与测绘、水利、建筑行业企业广泛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形成校企互动、共享共赢机制,增强校企之间的深度融合,使兼职教师参与专业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指导学生校外顶岗实习,完成专业课程教学任务。培养双师素质教师,制定相关激励政策,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教师下企业,规定专任教师每年必须有两个月以上时间在测绘及水利行业企业锻炼,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新技术应用能力。
(四)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强化实践育人和职业素质培养
系统设计、实施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探索建立“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实践性强,专业化程度高,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十分必要;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而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校企联合组织实训,为校内实训创建真实的岗位训练、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提前培养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的适应性。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总结、开拓创新,制订切实可行的改革计划,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课程实践教学的质量。
(五)探索中高职系统培养体系,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围绕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对应的岗位及其对应的能力要求,依托测绘、水利、建筑行业,联合企业共建与职业岗位能力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载体,加强专业内涵与系统培养体系建设。通过对三校生和行业、企业的调研,探索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制度和形式,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本专业充分利用学院教学资源和数字化网络平台,深入行业企业开展测量类技能培训;建立和完善共享型网络专业教学资源库,开放网络教学资源环境,满足在岗职工自主学习需求,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搭建公共平台,破解在岗职工终身学习的时空障碍,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对接。
三、结束语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提升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项目,立足测量行业,面向重庆直辖市及西部地区,以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为目标,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体系、高水平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库及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条件装备水准和产业服务能力,同时带动工程类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并在西南地区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娟.高职院校政行校企深度合作办学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2(10).
[2]要永在.关于工程测量与监理专业建设的思考[J].中国水利,2012(12).
[3]陈彩军. 高职测量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北京测绘,2010(1).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