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2014-07-17杨艳霞
杨艳霞
从我国幼儿教育“小学化”现状谈起,具体分析了其原因,并从观念层面和操作层面提出了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对策和方法,如政府加大监管力度、提高幼儿教师素质等,以供借鉴。
幼儿教育小学化现状解决措施幼儿园是幼儿早期教育最重要的场所之一,是儿童脱离家庭之后生活的第一个社会性场所。在这里,儿童和其他同龄的孩子接触,与幼儿教师接触,形成早期社会文化环境,为孩子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幼儿教育的目的在于开发儿童潜能,帮助其适应社会化生活,提供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但是,就我国目前幼儿教育的现状来看,并不让人满意。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状
1.教学内容:重视智力教育,轻视德、体、美、劳教育
目前很多幼儿园的教学内容以智力知识为主,片面追求传授知识的数量和难度,而轻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很多幼儿教育机构为了追求生源和利益,开设一些不适宜幼儿学习的内容,如珠脑速算、钢琴、绘画书法等,让幼儿超负荷学习文化知识,而遗忘了品德、体育等方面的发展。而且现在幼儿教育存在明显的单一性、片面性的问题,甚至有些幼儿园将小学教材作为教学内容。这样的超前学习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2.教学方法:重视知识传授,轻视幼儿自主学习
现在的幼儿教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成长乐园”,更倾向于将幼儿园打造成“小学培训班”,以成人化的教学方式代替符合幼儿发展规律的游戏化教学。进行灌输式、填鸭式教育。在没有考虑幼儿接受能力和反应能力的情况下,将一些难度较大的知识进行讲授,完全忽视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成为接受知识的“考试机器”。
3.教学评价:重视结果评价,轻视过程评价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另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评判标准的“小学化”。即把学会知识的容量作为评价幼儿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遵循了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在这样的评判标准下,教师不再关注幼儿的成长健康度,而是将幼儿教学不断向小学教学逼近,用不适宜其年龄段的教学方法进行教授。长此以往,泯灭幼儿的天性,对思辨能力和逻辑能力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
1.家长因素
每个家长都望子成龙。他们具有从众心理,生怕自己家的孩子被别人落下,因此不断地将学习时间提前,把“早学”和“学好”划上了等号。
2.幼小教育衔接问题
为了进入优质小学,很多小学设置入学考试,以此作为筛选标准。在这种情况下,难免会产生以参加小学入学考试为目标的幼儿教学,并且这类幼儿园还是家长的首选。
3.幼儿教师素质低下问题
目前,很多民办幼儿园存在逐利和教师素质低下问题,许多从事幼儿教育的教师并没有相关的从业资格,有可能误人子弟。现在有相当一部分民办幼儿园,摒弃了办学的初衷,只为迎合市场需求和追求经济利益。置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发展规律与不顾,提出不符合教育理念的教学要求。
三、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对策
1.观念层面
(1)加强舆论宣传,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良好的教育建立在正确的价值观和教育观的基础上,没有正确的观念,其他的一切改革都是无源之水,不能起到任何作用。幼儿教育需要结合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重视其对于幼儿生长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明确儿童是具有独立人格的社会个体。他们不是任何人的附属品,具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选择的权利,尊重其身心发展规律,不能用成人的价值观强加约束。儿童应享有快乐的童年,要让他们在适当的时段做适当的事情,得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促进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
(2)尊重幼儿教育的规律
人的成长需要经历一定时期,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需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顺应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再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事半功倍,幼儿时期的教育也不例外。幼儿在特定的成长阶段,具有活泼好动、可塑性差、稳定性弱等特点,这就是幼儿教育开展的实际情况。
因此,幼儿教育应建立在这些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其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符合本阶段幼儿发展情况,着重培养幼儿的意志力、行动力和自控力,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2.操作层面
(1)教育行政部门加大督导力度
国家行政部门,为规范教育行为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并且在存在问题时,用强制力进行管制。因此,有关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完善其监督管理机制,严格执行。
每年对幼儿教育机构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规模进行系统化统计,抽查其是否按照相关条例规定开展教学活动。对于发现问题的相关单位,给予严肃处理,绝不姑息。各级管理部门需要统一办园标准,同一行业标准,对于符合规定的单位颁发合格审批证书,而对于不符合规定的相关单位进行查处,坚决不能姑息。对于非法设立的幼儿园,不但要做罚款,还有配合一定的行政处罚,对于情节特别严重,影响特别恶劣的,可以利用刑事处罚。防止幼儿园质量的参差不齐。
(2)规范幼儿教师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幼儿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对教师行为的规制也是重要的一步。这也是影响幼儿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之一。首先,应实现人才区域间流动,形成良性的循环系统和互动关系,合理安排优质教师资源。这种流动应是双边的、互动式的流动。如在城乡之间形成规范、系统的教师流动机制,就有助于改善农村教学水平。其次,建立一套激励制度,拜托城市教师“只进不出”的现象,让幼儿教师树立危机意识,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水平和能力。最后,加强对教师的业务培训和管理。定期的培训和经验交流必不可少,教师的知识储备也必须与时俱进,给儿童传授最先进的知识和理念。同时,将培训系统化,丰富培训内容,增加培训方式的多样性,这样都有利于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四、结语
幼儿教育事业是全民事业,需要社会中的每一份分子都倾注自己的耐心和关爱,这样才能培养出祖国未来的栋梁。须把利益诉求放在后面,以幼儿发展前途为首要目的进行发展。
参考文献:
[1]苏军.点燃儿童想象“灵气”[N].中国妇女报,2009-1-08.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3]张燕.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和纠正措施[J].幼儿教育,2011,(4).
[4]李大维,刘秀丽.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与对策[J].东北师大学报,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