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实(验)训室精细化管理模式刍议
2014-07-17王秋桐马小允陈玲李旭
王秋桐 马小允 陈玲 李旭
在整个高职医院院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的过程中,高职医学院校的实验(训)室也同时得到了不断提高和改进。我校通过升格改制和河北省专家组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估后,实践教学管理得到了规范,在我校实训中心成立后实验(训)室管理模式也发生了转变,提出在实验(训)室管理模式上运用精细化管理。在分析传统实验(训)管理模式存在的诟病的同时,也强调了精细化实验(训)室管理的重要性和怎样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实(验)训室精细化管理模式高校的实验室是实验教学的载体,是整个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医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就决定了高职医学院校的实验(训)室也是造就和培养医学人才的关键教学基地,是锻炼医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地运用在实践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场所。我校在经历了升格改制和河北省专家组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后,实践教学管理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在成立医护实训中心后,实践教学水平有了大幅的提升,在实验(训)室管理模式上打破成规,走出了一条精细化实验(训)室管理模式的新道路。
一、实验(训)室管理存在的诟病
1.实验(训)室制度问题多
实验(训)室制度问题多一般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某些高校在制定有关制度时,只是一味照本宣科上级文件,只是凭主观想象,不经过调查研究,致使其缺乏严谨性、规律性、系统性和较大的随意性;其二,体现在相对执行力小,不能一视同仁,甚至会出现有效性大打折扣的现象。
2.实验(训)室管理问题多
很多高校很重视实验(训)室建设,却没有将建设和管理同步,只一味的建设,忽略管理措施,由于传统课程体制的影响,“一流的设施,二流的管理,三流的使用”的现象时常出现。因为缺少日常管理,导致很多实验(训)室教学仪器设备使用寿命短暂、零件锈蚀、仪器大量闲置、以致老化,甚至还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浪费了教学资源,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3.实验(训)室管理不规范、手段落伍
很多高职院校部分实验(训)室都会存在教学仪器设备损毁率高,相关教学文件缺失、保管不全,工作效能低,离标准化管理还有很大的可提升空间。有的实验(训)室实验项目不明确,设备维护不精心,易耗品浪费现象严重、损坏或者维修不及时上报、没有实行电子化管理,容易出现账目错误、实验物品管理混乱的情况。
二、实行实验(训)室管理精细化的重要性
1911年,精细化管理理念由被誉为“科学化管理之父”的泰勒提出。这个理念是以精、细、准、严为核心内容。20世纪90年代,精细化管理从企业延伸到教育领域,成为教育管理的一种重要理念、模式、文化和方法。所谓的精细化管理,是指在具体的工作中要用精心细化、精益求精的态度去落实各项工作,完善各种管理工作的细节问题。高职院校,尤其是高职医学院校应该将医学实验(训)室作为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践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所培养的人才的质量和水平的高低。
三、加强实验(训)室精细化管理的措施
1.精细化实验(训)室的相关管理制度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有30多年了,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也处于蒸蒸日上的跨越式发展之中,中国的高等教育不再是以往的精英教育,而已经转变为大众化的高等教育。高职院校不能再停留于凭感觉和经验来管理实验(训)室,而是在顺应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大趋势下,建立并完善实验(训)室的管理制度和规定,并付之履行和贯彻,才能逐步使管理模式规章化、制度化和标准化。为此,我校在2012年对实验(训)室的相关制度进行了重新修改和完善,主要有:校内实训管理制度、实验、实训教学管理暂行办法、校内实训资源共享实施细则、实验(训)室开放服务管理办法等20余项规章制度,使每项工作都有章可循。
2.精细化实验(训)室技术队伍建设
医学实验技术是一门综合的技术和方法,它涵盖了几乎整个自然科学的研究领域,它具有严谨性、复杂性、精确性、工作周期冗长、研究技术手段更新较快等特点。鉴于此,实验(训)室的队伍建设需要一批灵活掌握研究方法、动手能力强、理论知识面宽、有责任心和事业心的教师。根据实践教学以及科研相关工作的需要,我校重新调整了实验(训)管理模式的结构,形成了学历层次高,年富力强,踏实稳定的管理人才队伍。这支队伍涵盖了从事实验室工作的教师,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人。将一些有所建树的本科生、研究生充实进实验技术队伍,从而逐步提高学历层次、补充和完善知识结构、改变职称结构和减小年龄结构,使我校实验(训)技术队伍成为不但有层次高的学术带头人,也有技术骨干的中级技术人员,来契合成一个合理的实验(训)室技术梯队。
3.实验(训)室工作管理的精细化
制定实验(训)室的管理条例是为了约束学生在实验(训)室的不规范行为,便于实验(训)管理人员开展工作。要营造出一个正常稳定教科研秩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以及实验(训)室的充分合理利用。针对于实验(训)室各种规章制度,只有通过认真贯彻执行和落实,明确各自责任,才能使实验(训)室的功能最大化扩展。为此,我校实训中心在实验(训)室管理上秉承“六专”原则:即实验(训)室钥匙有专人保管、实验(训)课程准备专人负责、设备管理专人负责、实验(训)物品管理专人化、实验(训)室使用记录专人负责、进出入实验(训)室专人登记。之所以要在实践教学管理上突出精细化的概念,就是让实验(训)工作实现科学化、制度化、人性化、规范化,使整个实验(训)室物尽其责,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和实验(训)室管理的水平。
四、结论
实验(训)室是高职医学院校不可或缺的基地,作为在新形势下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取得水平较高的科研成果的场所,针对实验(训)室管理工作的内容涉及很多方面,需要管理者不断开拓和创新。精细化管理方式,是一项循序渐进的工作,不可能在朝夕间完成,更不可能有捷径,只有通过逐步探索和发掘,才能实现实验(训)室管理质的飞跃。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分析效果,只有这样,实验(训)室管理水平才能逐步提高,才能促进实验(训)室持续健康发展,只有将最先进的设备和最先进的管理理念相结合,才能创造一流的学术研究环境,培养出一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卢兵.抓住核心内涵,建好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J].中国高等教育,2009,(19):37-38.
[2]钮锡珍.精细化:高校教学管理的理想追求[J].东南大学学报,2009,11(6):119-122.
[3]吴志东.精细化管理从何而来[J].中外管理,2005,(02):92-93.
[4]王迅.论学校公共计算机实验室管理[J].教育与职业,2008,(02):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