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味道
2014-07-17庞东邦
庞东邦
维多利亚湾花灯璀璨,浅水湾椰风海韵,但最让人难忘的,是香港的人。
一个导游。在香港,处处能感觉到香港人的较真。外地游客对一个地方的理解,往往与当地的导游有很大关系。一方面,导游会对这个地方做立体的介绍;另外,导游本身就是一面镜子,能够折射出地方的特点。我在香港就遇到了这样一个男导游,短发、黑肤,手里不举导游小旗,也不佩耳麦,习惯把手插在兜里。尤为关键的是,他不是那种只会背本子、把人云亦云当家常便饭的导游。能够感觉得到,他对自己的专业有充分的敬畏和足够的骄傲。他的气质,来自内在涵养的自然流露,听他讲解,除了了解知识、增长见识,还能滋养心灵。他讲要求,要言不烦,很是冷峻,一点也不絮絮叨叨;作介绍,不厌其烦,非常热情,滔滔不绝。出了深圳关,走在皇岗和落马洲之间的大桥上时,我真的是“落马”了,问了一句最不靠谱的话:“这就是大陆和香港的界线吧?”“这不叫界线,叫区线。香港回归了,1997年7月1日以后就不叫界线了。”导游纠正我。对于这个,我虽然知之甚早,晓之甚深,但是习惯抑或是口误,我还是说错了。可是,导游一本正经地纠正,使我感动。他还给我们讲,在香港公共场所吸烟,最高可罚款5000港币,还说与交罚款程序的麻烦相比,罚多少钱倒不是最让人痛苦的。说到这儿,他突然发问:“大家说说,在香港,吸烟由哪个部门罚款?”“环保局”“工商局”“警署”“廉政公署”……一车的人大猜一通,也没猜着。“是法院。”在大家搜肠刮肚之后,导游道出了答案。大家茅塞顿开,为自己的无知汗颜的同时也感喟某些不同。导游还给我们讲香港人的现实,现实到香港人无暇逛街,香港的乞丐没有市场,香港人一切向钱看,对这些,我心里当然是很犯嘀咕的,但不得不承认他们的现实而积极的入世姿态,对我们是有启发的。
一个海洋公园的工作人员。游海洋馆,饱览水底珍奇;搭高空缆车,观山海风光;乘摩天塔,远眺南海渺远、港岛旖旎。一趟海洋公园游下来,本已是心花怒放,志得意满。然而,在公园出口处,一位工作人员的表现,让我们感受了炎炎夏日的一份清凉。她的话很简单:“再见,祝你旅程愉快。”这样的话,在我们见她之前,她也许说了百万次,但我们见她时,她依旧说得那样的虔诚,是一种心底流淌出来的用心。这时候,我想起了高档酒店前的那些“门迎”,她们格式化的笑容和不冷不热的语言。看来,工作的尊严很大程度上来自自我尊重。许多时候,人做的事的价值并没有明显的大小之分,而做这事的人的境界却有高下之别。如果我们无缘“选我所爱”,那就老老实实地“爱我所选”吧。
一些讲风水的香港民众。香港寸土寸金,可是在闹市区的中心,却专门辟出了一块地,建起了黄大仙祠。黄大仙祠香火鼎盛,来的人往往要燃起三炷香,一一敬拜黄大仙、观世音、孔圣人。这三炷香也有讲究,分别代表“天地人”——祈愿“上天和顺、大地平安、人间吉祥”,在我看来,这与其说是向神祈福,毋宁说是人们心灵上一种自我救赎和积极暗示。在香港,我们还听到一个故事,九龙的富人区,功夫巨星李小龙曾入住过,不消两年,便花落星陨;多年以后,另一条龙入住了,这条龙龙行九天,直至杀进了好莱坞,这条龙就是成龙。以后香港人说起这段掌故,都说李小龙争强斗狠,强龙难压地头蛇而夭;而成龙从李小龙身上学乖了,家里日日敬着九条龙,因而这些龙不是和他过不去,而是处处抬举他,成全他。这样的故事,本不值得信,也就博得恹恹旅程上睡意昏昏的游客的一笑而已,谓之娱乐,香港人极有娱乐精神。但是,故事中的寄托大可玩味。最现代的发展局面和最原始的精神教化,交融在一起,在钢筋水泥的空间里,给现代人留下了一个柔软而又空灵的空间。我们相信,所谓风水、龙,实质上就是人们放牧灵魂的一种方式。遗憾的是,很多人把它想成了迷信,也做成了迷信。
在香港,触动人的人多的是:比如在李嘉诚的海景轩酒店的窗子前,看高架桥上扫落叶的白发老者的从容;比如穿梭的巴士上矍铄的老者、表情坚毅的青年;比如购物店里那“老夫聊发少年狂”、玩着工作的大叔和不厌其烦的大婶……
在香港,观景亦读人,才能懂得被晚清统治者轻飘飘割掉的毫不起眼的地方,怎么就成了“四小龙”、电影王国、金融中心,四海闻名,五洲饮誉。
(编辑/张金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