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过日子的杨太
2014-07-16陶短房青溪
陶短房+青溪
福建沿海人的善于“融入”,也得看什么方面,在待人接物、和社会相处这些方面,他们“融入”得很快、也很好,但关起门在家里时,却往往还恪守着在大陆时的那一套老规矩。
杨太是青溪初到多伦多时的女房东,也是初来乍到的她,当初学习融入和居家过日子的一个榜样。
杨太的先生老杨有份不错的职业,她又有租金收入,却并未像许多女移民那样做全职太太兼做 “包租婆”,而是打全职工,且屋里屋外家务也是她一个人操持,忙归忙,却收拾得井井有条。相反,她先生在家闲暇时间多,却几乎除了开车,不做任何家务。她是福建人,这似乎是当地传统,如果丈夫忙于家务被人看见,她还会觉得很没面子,显得自己这个做主妇的太笨太懒。有几次作者看不过去数落老杨几句,杨太反跑出来帮着自己男人说话。
杨太没啥学历,也说不出有什么特别技能,可就是会过日子。来这没多久就找到一份工,自己和先生两份收入,都归她一个人精打细算地理财。她貌似什么都能买到最便宜的,哪里有特价商品,星期几特价货最多、最优惠,打折券怎么用才最划算,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当年青溪随口说,要补习英语,她马上建议过了圣诞节再去上课,好节省圣诞节师生间赠送礼品的开销。
她是个热心人,喜欢帮助初来乍到的房客,如休息日会带房客一起去买菜,这样既能买到更多打折货,又能搭顺风车。加拿大这边住“共管房屋”规矩多,洗衣服晒衣服都不方便,一般要去街边投币店用机器洗,她就主动提出用自家的洗衣机干衣机帮忙洗,不收钱,但房租却比人高些,新移民图方便,也乐于接受。
虽说是好心、热心,但她习惯一笔笔“亲兄弟明算账”,租客多一口人,她就会把租金上浮一百多块。青溪的老公刚到多伦多,上班和老杨同路,老杨死活不肯收车钱,杨太却大大方方来谈价钱。刚来时租客们不习惯,但慢慢就发现,加拿大社会就是这样的氛围,反倒觉得她这么做不但挺好,而且真能帮自己尽早、尽快地“融入”。
杨太想问题都很实际,比如“老杨”觉得青溪夫妇住他们那,和其他单身房客在一起不方便,劝他们找个公寓套房搬出去,杨太就反对,在她看来,改租公寓要贵得多,初来乍到不划算,什么方便、面子,都是经济条件许可以后才需要讲究的。
在作者看来,杨太把人情和现实结合得更好,与人方便,与己方便,是“融入”的最好表现。
杨太最让人佩服的,是明明很有主见,而且像搭车收钱这类主意,老杨本来是不赞成的,可她就有办法让丈夫不仅心服口服,而且觉得是自己的想法。就拿搭车这件事来说,她的说辞就是“你要面子人家也要,你不收钱人家怕总占你便宜,就自己搭公车上下班了,这里冬天雪那么大,雪季又长,你忍心让人家深一脚浅一脚在雪地里踩么”,听上去真是合情合理。
在杨太身上,青溪也慢慢学会了理财和适应环境,在自觉足以适应新环境、负担新生活后,他们搬出了杨太家。
不过福建沿海人的善于“融入”,也得看什么方面,在待人接物、和社会相处这些方面,他们“融入”得很快、也很好,但关起门在家里时,却往往还恪守着在大陆时的那一套老规矩,有些规矩即便在大陆的大中城市里也会被认为过时了,如男人不做家务,婆家一心想要男孩等。杨太很幸运,青溪一家搬走后不久,他们就生了个儿子,老杨和她婆家都很高兴,两口子如今据说过得挺美满。
移民到新的环境,“融入”就不可能只是门外面那些事,“关起门”的那些,或多或少、或早或晚也都会慢慢发生变化,比如语言、饮食习惯等。如今许多福建籍中生代移民,在这些方面已大有改观,他们中许多做丈夫的也不再在家里做“甩手掌柜”,开始学着左邻右舍的西人,把剪草、种花、修屋顶等男人的活包起来了。
照作者的感受,人为了生存,都不得不努力适应新环境、新规矩,也都会因此不断改变着自己,和自己的行为、习惯,只是有的主动些,有的被动些,也会有迟和早、快和慢的因人而异。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