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普林斯顿大学就为了吊金龟婿?

2014-07-16江意

世界博览 2014年7期
关键词:普林斯顿大学巴顿苏珊

江意

女大学生在本科生涯中找到智力匹配的伴侣的机会最大。单身的女性毕业生嫁给比自己学历低的男性会很悲惨。

(正文)有些野心勃勃的名校女大学生的梦想是成为医生、律师、政治家、银行家或者像Facebook的CEO雪莉·桑德伯格或雅虎的CEO玛丽莎·梅耶尔(1975年出生的她目前是世界500强中最年轻的CEO)那样的企业高管。她们认为上大学是一场资历竞赛:成绩优异、社团领袖、名企实习。这些精英女性的课外时间被各种社团会议、体育训练和社区服务项目占得满满当当。不过,有位美国常春藤院校的早期毕业生,同时也是一位拥有成功事业的精英学姐苏珊·巴顿却给这些女生敲响了警钟,她以自身的教训告诫学妹们:最重要最该努力的事情不是学习,而是在毕业之前吊个金龟婿!

上名校是为了找结婚对象

苏珊·巴顿毕业于上世纪70年代,是普林斯顿大学最早几批女学生中的一员。她在今年3月出版的《嫁得漂亮:寻找另一半的建议(Marry Smart: Advice for Finding 'The One')》一书中,以一封致母校年轻女性的公开信,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信中这样写道:

“对于你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未来和幸福的基石将无可避免地跟你所嫁的男人联系在一起。而你今后再也没有机会如此集中地遇到那么多配得上你的男人了。……这是没有人告诉过你的:你在规划另一半上面所花费的时间应当远远超过事业——而且你应当比你所认为的更快开始这样做,毕业前在学校里找个老公。”

苏珊认为大学生在本科生涯中找到智力匹配的伴侣的机会最大。而且她警告单身的女性毕业生嫁给比自己学历低的男性会很悲惨。这件事她有发言权,因为早在27年前,她就与不是普林斯顿毕业的老公离了婚。

苏珊的言论引起了女权主义者的强烈抨击,她们认为她的观点“愚昧而过时”。 《纽约杂志》记者莫琳·欧康纳看了这封信后,称巴顿的观点“令人尴尬”,“对于男女关系的理解是令人难以忍受的倒退”。但也不乏认同者,比如曾发起Opting-out(高职高知女性放弃事业回归家庭)运动的,同是普林斯顿大学校友的那些前辈。比如威斯康辛大学的教授詹姆斯·芮蒙(James Raymo)。

詹姆斯·芮蒙教授有一篇著名的论文,提出了教育匹配(Educational Mismatch)的理论,他的研究以日本为例,在相对传统的性别文化下,男人愿意娶教育程度与社会经济地位都略逊色、年纪略轻的女人,反之则相对困难。通俗的表达就是“男娶低,女嫁高”。

詹姆斯·芮蒙认为这将导致如果一名女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头10年只关心事业,那么当她终于开始考虑寻觅良人时,已经30岁出头了,却要与20多岁的女孩子们竞争。在这场竞赛中,她可能没那么好的运气。如果想要孩子,那么年龄劣势会更加明显,足以吓退任何可能的追求者。所以,精英女大学生们“别让事情落到那个地步”!

有些等待值得

苏珊·巴顿的公开信发表之后,相比这些忧心忡忡、爱拿经验说教的前辈妈妈们,被给建议的精英女大学生们则反应平淡。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大三学生安妮在被问及是否有考虑在校期间谈恋爱或找老公时,她说,“我对自己30岁以前的展望是一段没有羁绊的奋斗历程:可能在香港某个银行工作一年,然后去读商学院,接着到纽约的一家公司当高管。”对宾大许多女生来说,在这些过渡期中经营一段感情是无法想象的。几乎所有受访的女生都说她们要到30岁左右才打算结婚。

许多天之骄女把大学视为一个独特的人生阶段,在这一段时间里她们不会也不该为除了自我发展以外的事担负义务。对此,密歇根大学研究年轻女性性行为的社会学家伊丽莎白·阿姆斯特朗(Elizabeth A. Armstrong)解释说,女生们大多要把这段时间花在自己身上,以后等有大把时间了再考虑丈夫和孩子的事,要为自己的事业投资,要学会独立生活,要去旅行。声称要做许多不同的事,如今很多女生都在用这样的目标来定义人生的大学阶段,

此外,一些姑娘们也想观望男人在奔三的路上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比如乔,她说在选到一个目标和价值观都已成形的伴侣之前,她不想安定下来。或许有些等待是值得的。

作家、喜剧演员尼基·穆勒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作为一个40多岁的单身女性,她写了一篇文章回应学姐的观点。在她看来,即使身边围绕着优秀的男性,在自己没有准备好之前结婚也是不明智的。她认为就好比吃自助餐时仅仅因为食物在那里,就往嘴里猛塞,那将带来的“只会是胃部不适以及你所不希望的体重增加。”

穆勒还提到,许多念过普林斯顿的女生都有类似的经历。比如米歇尔·奥巴马 (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她可以找个普林斯顿人,但她选择了一个哈佛小伙——她在律师事务所工作时被指派督导的实习生。这段婚姻对她来说不错。

穆勒建议那些年轻的女在读生们,必须先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然后才能嫁给一个与目标相同或不同的男人。当然了除非你的人生目标就是成为妻子和母亲,这很好,但并非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这样。

女性主导家庭话语权

巴顿的这封信的影响如此之广,加拿大的《太阳报》和英国的《卫报》甚至开辟出专门的版面展开讨论,参加者涉及社会学、人文学和女权主义者,甚至经济学界。温哥华经济学院教授、《金钱与性:经济因素如何影响性与爱》一书的作者说,那位普林斯顿大学校友的观点已经过时了,如今,高学历高智商的男性不一定是高学历事业型女性的最佳选择。男性与女性间教育程度的失衡还使得由女性主导家庭话语权的婚姻关系有所增加。

据皮尤研究中心称,目前,在夫妻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家庭中,妻子比丈夫受教育程度高的情况更为多见(更确切地说,这种情况占婚姻家庭总数的28%,而相反情况占19%)。因此,在需要做出家庭决策时,丈夫更愿意和妻子共同商量。在家庭决策中不听取妻子意见的男性面临着高得多的离婚风险:若有必要,他们的妻子能够自给自足;如果作为家庭经济主要来源的妻子离开的话,丈夫们可支配的家庭收入将大打折扣。

第一代女权主义者争取平权与政治参与,第二代要求弃绝家庭以至于满身怒气,而第三代开始强调个人选择“个人的就是政治的”。如今的女性成长在一个性别价值如此多元,甚至混乱的时代里,难免有着纠结、矛盾的观点。

其实,“好的生活”不仅仅指成功的事业或者赚许多钱,找到一个好伴侣或者有孩子。更多是体现在生活的多维度。“好的生活”是一杯调和了许多配料的鸡尾酒。就像尼基·穆勒说的那样:做你喜欢的事情,追求你的幸福,和能够启发你的聪明人在一起,当你准备好的时候也许可以和其中的一个结婚。即使他是最聪明、最帅气、穿着名牌的普林斯顿男人,在没有恐惧的情况下结婚,才能避免以不快乐收场。endprint

猜你喜欢

普林斯顿大学巴顿苏珊
Haun Saussy, The Making of Barbarians: Chinese Literature and Multilingual Asia
巴顿(上)
巴顿(下)
普林斯顿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对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启示
巴顿(下)
巴顿(上)
《普林斯顿大学藏西夏文<法华经>》读后
试探普林斯顿大学之办学特色
最高贵的导盲犬
做一些能让自己开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