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的讲话深远影响两岸关系发展

2014-07-16吕存诚

统一论坛 2014年2期
关键词:祖国大陆台湾同胞一家亲

■ 吕存诚

2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发表了《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讲话。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以来首次系统提出对台工作思路与要求,展现了高度的战略格局与独特的亲民风格,指明了未来对台工作的基本方向,将对迈入巩固深化阶段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一、讲话对处在关键期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定锚”和“引航”的历史意义

讲话呼吁两岸同胞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展现了在两岸关系发展新起点上的新思维与新格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其一,对深化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定锚作用。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今后一个时期对台工作提出了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持续推进两岸交流合作、努力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图谋等四项基本要求。讲话延续了中央对台工作的基本思想与重大战略,提出“两岸同胞要齐心协力,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两岸双方要巩固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基础,深化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这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大有关两岸关系发展的精神,延续了中共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有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政方针,不仅为祖国大陆涉台工作明确了政策思路,而且给岛内渴望和平与繁荣的广大民众吃下“定心丸”,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在波涛汹涌的政治大潮中“稳定船身,持续远航”。

其二,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引航作用。今年是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之年,处在两岸关系稳步推进、全面发展的历史时刻。两岸关系面临着探讨国家尚未统一特殊情况下的两岸政治关系、逐步解决两岸间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等一系列挑战,如何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前景成为外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对此,讲话明确指出,“我们愿在一个中国框架内,同台湾方面进行平等协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这结合了当前对台工作面临的形势,对未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之路做出了重大决策部署,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攻坚克难、稳渡“深水区”发挥引领航向的作用。

二、深刻阐明“两岸一家亲”的道理,激励两岸同胞携手共圆中国梦

讲话紧紧围绕“两岸一家亲”主轴,充满了亲情、同胞情和民族情,体现了对台工作的务实自信及对台湾同胞的诚意善心,富含了饱满的民族真情及强大的感召力。

其一,“两岸一家亲”理念作为讲话的重大亮点,内涵丰富、情真意切。讲话是在对台湾问题长期观察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形势、新特点,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与新主张。尤其是谈话中深刻阐述了“两岸一家亲”的道理,强调两岸同胞具有血脉相连的浓浓亲情,具有命运与共的深厚同胞情,具有共圆伟大复兴的强烈民族情,表明了祖国大陆将一如既往地关心照顾台湾同胞,让广大台湾同胞分享更多和平发展的成果。这将对赞成和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台湾同胞产生强烈的触动,吸引更多台湾同胞融入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良好大势中。

其二,讲话“接地气、显真情、释善意”,发挥了强大的感召力。岛内舆论认为,讲话具有“鲜明的习氏风格”,语言平实近人,温情细腻,紧扣台湾同胞的心脉。同时,讲话用“跨越黑水沟”、“骨肉天亲”、“出头天”等诸多台湾民众熟知的语言讲道理、谈感情,充满生活气息,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台湾《联合报》表示,“讲到台湾民众的心窝子里了”。

其三,突出了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共同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诚意和期盼。讲话指出,5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一条正确的道路,两岸同胞要共同维护台海形势稳定,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为沛然莫之能御的潮流,“中国梦是两岸共同的梦,需要大家一起来圆梦”。这高度展现了祖国大陆领导人的意志决心和殷切期望。既然两岸具有着共同的血脉、文化、连结和愿景,这便是两岸同胞相互理解、携手同心、一起前行的重要力量,必将使中国梦与台湾同胞的梦、民族梦与个人梦交汇共鸣,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旋律。

三、为破解两岸政治难题展高度政治智慧,创造积极有利的条件

讲话深刻认识两岸关系当前所面临的形势,直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挑战,提出了既有战略性、前瞻性,又深富务实性、包容性的政策思维,将对破解两岸关系政治难题产生重要影响。

其一,以维护一个中国框架作为未来两岸政治基础的核心。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治基础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两岸同胞都从中得利。但不可否认,这个基础尚不十分牢固,还不时受到各种干扰,两岸之间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仍未获得妥善解决,这就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增强两岸的政治基础。讲话提出两岸双方要“深化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这一“两岸关系之锚”,而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了“维护一个中国框架”。这抓准了两岸关系发展的命脉,期待两岸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能更进一步,将对未来处理两岸政治难题创造良好的条件。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指出,“一个中国框架”的提出是大陆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上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讲话的一大亮点,体现了对台政策的包容、务实和灵活性”,这将为未来两岸关系开辟新局面奠定有利的基础。

其二,为巩固增进两岸政治互信营造更加有利的氛围。两岸高层政治互动与增进政治互信具有互为因果的关系,互信的增强必然将有助于两岸共同解决政治难题。讲话指出,“两岸中国人有智慧找出解决问题的钥匙来”。今年2月,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实现了历史性会面,正是缘于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增强的结果。若两岸政治互信进一步增强,又将为未来两岸领导人会晤营造积极的氛围。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便表示,“两岸领导人会面,大陆始终采取积极开放态度”,“两岸双方自己来找地方,具体地方可由两岸沟通”。可见,讲话将有利两岸关系开拓前进的道路,克难前行,为破解两岸政治难题擘划行之有效的路线图。

四、为继续深化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增强两岸利益融合发挥强力引擎作用

讲话指明了两岸作为命运共同体,根本目标是共同繁荣,基本途径是在和平发展过程中共享利益、共享成果,这一基本战略思维将为进一步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牢固两岸经济基础产生强大驱动力。

一是有助为两岸“两会”商签一系列重大议题化解难度。截止目前,两岸“两会”已举行了10次高层会谈,签署了21项协议,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向更高的水平。未来“两会”协商任务依旧重大而繁忙,包括两岸避免双重征税的协议、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后续协商的货贸协议和争端机制协议、“两会”互设办事机构的协议等等,这些议题较之前两岸商签的协议更加敏感、更有难度。讲话正当其时,释放了祖国大陆的高度善意和积极诚意,将为两岸“两会”协商提供强大的政策支持和良好的政治氛围,有助加快“两会”商签一系列议题的步伐。台湾《经济日报》指出,讲话将加快两岸“两会”互设办事机构、加速促成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后续协议签署等议题,“两岸经济融合的前景令人期待”。

二是将进一步提高两岸经贸和产业合作水平。讲话着眼长远,立足现实,对深化两岸经贸交流合作寄予厚望。在这样的期许下,未来两岸经贸和产业合作将展现更广阔的机遇和前景,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后续协议商签有望有序推进,双向投资贸易将再创新高,产业合作和金融合作将累积新成果。尤其是,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平潭综合实验区、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建设顺利推进,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立,将为探索两岸经济合作新模式、促进经济融合提供新的平台。正如台湾《工商时报》所说,“融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变成一体,且荣枯相共。如此境界,若能达致两岸互利双赢,会受台湾方面殷切期待”。

五、将有力促进两岸同胞的情感融合,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制度化建构

讲话进一步增进双方共同的历史、民族、文化认同,深化两岸同胞间的情感,从而凝聚更坚实的民意力量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正确航向不可逆转。

其一,将有力增进两岸同胞的情感交流,打造牢不可破的亲情纽带。讲话突出了“两岸一家亲”的对台工作理念,体现了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共走和平发展之路的诚意和决心。这将促进祖国大陆各级政府和政协部门深入贯彻这一指导思想,积极推动各项有利筑牢中华民族意识和中华文化情感的交流合作,进而争取包括泛绿民众在内的广大台湾同胞参与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来。台湾《中国时报》认为,大陆进一步深刻认识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重要的关键是民心之所向”,将促使大陆“在两岸一家亲的理念下推动各项交流工作,实现量变朝质变的转化”。

其二,将进一步促成岛内民意朝着有利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向转化。讲话特别之处对广大台湾同胞一视同仁,不管其以前做过什么,主张何种立场,只要现在愿意参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祖国大陆积极欢迎。

其三,将有利筑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格局的堤坝。讲话实际上指明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势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但同时也认识到要进一步维护这样良好的局面需要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不断健全制度化合作框架,打造牢固支撑。可以预计,未来两岸“两会”将不断增强经济性、事务性协商谈判的成效,不断夯实两岸经济、社会基础。两岸双方将为推动两岸政治对话和协商创造积极条件,促进两岸民间政治对话迈出更大步伐。两岸将致力于推进商签两岸文化交流协议,增进两岸民众的文化认同。岛内舆论认为,祖国大陆展现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制度化建设的决心和意志,未来两岸关系势将行稳致远。

猜你喜欢

祖国大陆台湾同胞一家亲
刘毕新
湘楚一家亲
浅析“台湾网红”的网络传播现象
鲁湘一家亲
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的?重大意义
一家亲
对台湾青年在陆交流与融入的新观察与新思考
两岸成人教育学学科专业培养比较研究
大陆领导人高度关注并作出重要指示
动物一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