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及发布数据库产品
2014-07-16石雄
石雄
数字出版的业务流程,从内容资源到产品发布可划分为四部分:历史资源的数字化加工、新内容的协同编纂、内容资源管理、产品发布。数字产品的发布与内容资源加工、建设和管理密不可分。资源加工和建设需要考虑产品形态、产品结构、产品用途,而资源管理又服务于整个过程。本文笔者将以人民卫生出版社(以下简称人卫社)数字产品建设实践为例,基于数据库及其产品的结构概述,阐述如何设计并发布数据库产品,以及如何围绕其展开数字出版产品布局。
一、何为数据库
概括来说,数字出版产品种类主要包括数据库、电子书、App、音视频、动漫、在线服务等。在专业出版领域,最为常见和成熟的是数据库和电子书,这两者是同一内容针对不同用户需求而表现出来的不同形态。
数据库是关于某一类特定内容的集合体,海量资源、注重检索是数据库的两大特征,适用于专业内容,尤其是科学、技术和医学内容。数据库产品参考性强、具有工具性特征,是设计产品时要考量的核心要素。数据库产品的销售以机构用户为主,个人用户是未来发展的潜在市场。
二、数据库产品的结构
数据库产品的结构主要包括支撑层(搜索引擎、电子商务、版权保护、管理系统等)、资源层(资源描述、加工标引、词库分类)、功能层(内容浏览、分类导航、精准检索、知识关联)和用户层(知识服务、个性化服务)。
设计产品的最终目的是满足用户需求、提供良好用户体验。对于数据库产品而言,以上四层结构的设计保障了最终目标的实现。在海量内容的基础上,依靠有序的资源组织,借助专业词库、搜索引擎、内容挖掘等基础支撑,快速查找出用户需求的内容,满足查询参考的需要,在实现用户价值的同时实现产品价值。图1为数据库产品的结构图:
三、数据库产品的出版流程
数据库产品的出版,从设计到实现一般需经历6个核心环节:需求调研、资源调研、功能设计、资源加工、产品研发和运营管理。随着用户需求变化、资源增加和技术升级不断螺旋上升、迭代发展,从而形成一个循环发展的过程。
下面以人卫社的西医图书数据库为例,简述数据库产品的出版过程。
在需求调研阶段,从用户对医学图书的需求特征入手,明确用户的核心需求,即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准确定位查询内容。
在资源方面,人卫社出版的医学图书品种多、专业覆盖全面、内容权威,基本可以满足临床工作需求,具备构建医学数据库的基础条件。
在功能设计上,西医图书数据库在产品设计时明确了功能需求,有明晰的内容组织架构,能提供用户所熟悉的导航浏览路径;能够快速精准的检索;从简单的图书内容服务向知识服务转变;针对不同用户实现个性化服务。
在资源加工方面,所有功能的实现都要从资源加工做起,精准检索和知识服务离不开资源的深度标引。
在关键的产品开发阶段,为了解决开发人员与产品设计人员的知识背景壁垒,建立相应项目组共同工作,定期召开例会,反复沟通详细设计。尤其是一些核心功能的开发,产品设计人员提前介入,及时测试,做到问题早发现早纠正。数据库产品的开发,工作量大、功能点多,从底层架构到前端UI设计都需要切实到位,才能保证质量和开发进度。
最后是产品运营管理阶段,需要以产品设计人员为核心,协调市场销售人员、客户服务人员和技术开发人员,及时响应用户需求,形成产品迭代发展的机制。
四、以内容资源为基础的产品布局
在内容资源加工和管理的基础上,需要考虑多维度的产品发布,构建出成体系的产品布局,如此才能真正体现出内容资源的内在价值。
人卫社不仅将图书内容资源以数据库产品的形式发布,还围绕数据库产品这一核心,开展了多种形式产品的辐射开发。例如,开发建立了在线参考书平台,以在线编纂为支撑,作者可在线更新内容,同步发布于在线参考书平台和数据库产品中;基于单本图书内容,设计开发了XML格式的流式排版电子书阅读软件,降低电子书制作成本,缩短制作周期,适应各种屏幕浏览,满足临床医生移动阅读的需要;以数据库条目资源为基础,从专业内容中筛选合适的内容,以知识主题为点、专业分类为纲、专业搜索引擎为核心技术,在较短时间内开发了人卫医学百科数据库,形成知识内容权威的大众健康百科产品。
总之,内容资源的组织、加工和管理是基础性工作,产品的发布是多方向的选择,既有独立的策划设计,又相互关联、共用基础。 (作者单位系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