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现实主义的审美超越
2014-07-16薛美莲
薛美莲
记者:众人都说您为人低调谦和,且画如其人,您认为您的绘画风格是否受到您的性格影响?
王志平:低调谦和的性格与我的经历有关,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我刚开始学画,师从现任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的父亲杨建果老师。十六七岁以后,我进了西安工艺美术公司,跟随李世南老师学中国画。这两位老师低调谦和、毫不张扬、温文尔雅的个性,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再加上近十几年来,我大量时间是和贾平凹老师在一起,也受到贾老师的影响,所以我的性格是被一些有修养的人熏陶成这样的,其实我骨子里头还没达到真正谦和的状态,还是有些张扬,有些爱出奇,爱搞些有创意的东西。
谦和是一种待人所必须的修为。许多艺术家总觉得搞艺术比别人高一截,然而画画在过去中国历朝历代的地位都比较低,艺术概论里,一般是把建筑放在第一位,其次是音乐,然后才是美术。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审美需求增多,对艺术品的需求量增大,画家的社会地位也相应提高,但是作为画家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心态,不要夜郎自大,过于张扬,这对于一个行业来说不是一个好现象。
记者:从您的话语中能听出您认为艺术中还是实用第一,其次才是审美、精神方面的追求。您是否认同只有在物质达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人们才能开始追求精神上的享受?
王志平:应该是这样的,人首先要适应社会,这包括谦和。适应社会以后再通过努力拥有一定的话语权,这时才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创新。如果一个人在没有一定话语权的情况下过于张扬,那么他的思想、理论体系也不会被大家接受。一个新的思想,新的理论体系要被全社会接受需要一个过程。所以身为画家要学会智慧地做人,智慧地画画。
记者:您的人物画不仅特别注重中国画笔墨的运用,而且关注西方造型这两者的结合,能否就您人物画的风格谈谈您在绘画中怎样处理中国画与西方造型这两者的关系?
王志平:先谈笔墨。关于中国画笔墨,大家有个统一共识——画中国画如果没有笔墨就缺乏精髓。所以在中国画里,笔墨也是有异于西方绘画的一个艺术形式。笔墨的运用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为。笔墨是中国人发明的,辨识高,与西画的区别不大,但笔墨又不是中国画绘画的本体。笔和墨是文人参与绘画后,对中国画的一种追求,讲究用笔、用墨这种形式是从文人画出现以后才开始的。笔墨相对来说出现较晚,比审美色彩要高雅,讲究笔墨相对来说是近代中国绘画的一种形式、一种主流。我也不能脱俗,在绘画中也追求笔墨。
第二个问题是中国画中吸收西画造型的问题。我是画人物画的,一直强调人物画如果没有造型就很难达到传神的境界,因为“神”要靠“形”来表达。不同的“形”可以表达出不同的“神”,所以中国古代绘画讲究形神兼备,形神不能脱离。现在有一种把形和神分开的说法,这是完全唯心的。西画的造型手段比中国传统人物画的准确度和传神能力更强一点,中国人物画的造型在徐悲鸿之前一直没有发展起来。中国人物画在唐朝时有一个高峰,宋朝以后却慢慢落末,元朝后又开始盛行文人画,所以中国的人物画在造型和传神方面相对较弱。元代之后的人物画作品,都是画大山大水中的一个小人,很少有独立的人物画。
记者:这是把人物作为山水中的一个景点吗?
王志平:只是作为一个景中之景,当然也有一批比较不错的人物画和人物画家,但不是主流,所以人物画就没发展起来。20世纪,徐悲鸿先生把西方的解剖学、色彩学、透视学等理性的造型手段引到中国,这使中国人物画在造型的准确性上较过去有了很大进步,达到了形神兼备之境,使中国人物画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当然,在造型能力和传神达意的境界上,还有发展空间。比如在写实技法方面,对皮肤的质感的表现,畅游欠缺。所以中国人物画不吸收西方造型是一种缺憾,虽然画画可以追求各种形式,可以变换多种风格,但是主流的东西不能丢,人物画“以形传神”这个主流不能丢。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中西方在写实造型上有什么不同?
王志平:中国画人物造型以线为主,西画以块面造型,中国画以传神为主,可以得意忘形,可以为神而变形,但不可超基本的法度。因此,中国画以主观感受来造型,自我感受为主。作品与客观物象有一定的距离,西画尊重客观物象。忘我、物我相随容易使受众身临其境,所以,中西各有优势,只是趣味不同。
记者:我在网上看过您的一幅作品《劳务市场》,脸部画得特别细致传神,而身上的线条却很写意,这是否是您探索的成果?
王志平:没错,艺术创作就是探索的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我用生宣纸作画,因为用工笔重彩画写实人物较易,但容易画僵,而用生宣纸画写实人物较难,画好了会很灵动,人物的脸部是其传神之处。我尽量尊重客观物象,因为我所描绘的对象已经很生动,而所有的变动都有人为的痕迹,容易假,不能打动人,也不能表我的情达我的意。而衣服和背景。一没有什么情绪,二不能突出脸部之神,过
记者:您的绘画风格是如何形成的?
王志平:我上大学之前,在工艺美术公司师从李世南老师,世南和王子武关系很好,因此也受子武老师影响较多。所以我大量地临摹王老师和李老师的画,临到一定程度以后发现由于中国宣纸的特性及中国画的工具和材料的限制,用写实的手法画人物画到一定程度后发现无法再深入下去,根本无法达到古典油画的写实效果,人物身上所产生的精妙情绪和神气表达不出来。大学毕业后,李世南老师调到湖北,成为“八五思潮”的领军人物。“八五思潮”是以中国的笔墨做各种现代造型的尝试,实际上是探索中国画的现代性研究,但在探索过程中,笔墨如果不为内容服务,只能等于零。而我现有的审美情趣更钟情于写实的笔墨来表情达意,所以,我又回到写实的路上来探索。有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给一位朋友画肖像时发现了积色法。中国画山水有积墨法,把墨不停地积累,可以产生一种很厚、很丰富的层次感。我用积色法首先在脸部进行尝试,中国画因为色彩材料受限,脸部的很多丰富颜色无法调出,但是在丰富积累以后,它可以产生一种超过古典油画的微妙色彩变化。这与西画的三大面,五大调子的造型手段是同理。有了色调的积色方法,人物画写实达到古典油画的效果就有了基础。当然达到不是目的。再加上中国画传统的高染法及意向造型,就形成了我现在的绘画风格既写实又写意。该实则实,该虚则虚,虚实相间,法无定法。
记者:这能否算作您在中国人物画方面的独创?
王志平:不算独创,若能算发展一点,我亦万幸了。中国人物画写实从徐悲鸿达到历史的高峰,我们大家知道中国人物画当时的顶级艺术家是蒋兆和。这随后出现了方增先、刘文西、王子武等很多写实的艺术家,他们在中国人物画上的贡献是巨大的,但在技法上因工具和材料的限制,很少在生宣纸上追求人物皮肤的质感,当然也有人认为不值得或不需要,但这终是一种技法的缺失,我用积色法补上了这种缺失。对与错、有用或没用,有待历史去认定。
记者:您怎么理解写意画,您的作品是否是以写实为主?
王志平:写意是中国画相对于西画的写实而言。意向造型是中国的传统。中国画的线本身就是写意,只要以线为主的造型就算意向造型了。生活中人的身上哪有线,线是人为造出来的。人类初期,中西绘画都是用线来表情意,西画随着其科技的发展及文化传统的影响,逐渐舍弃了线,而用块面造型。中国人讲中庸之道,发展了线的造型,在画山水、花鸟时,西画在刻画精细、精美技术方面稍逊于中国画。如山水画《溪山行旅图》、宋代花鸟,可以博大无穷,可以精细无尽。但人物画作为主体的作品是以人物的精神作为主体语言,因此要求传神为要,而神又依附在形上,形不准,则语言不准,语言错误则整个作品失败。因此,西画的造型手段是有利于中国画发展的。当然不能失去中国画的线,否则就不是中国画了。因此我的作品还是中国画,是写意还是写实无所谓,只要有利于准确地表达,什么法都行,正所谓“万法归一为我用”。
记者:您的作品中有很多国家领导人的故事,请您从这方面谈一下中国人物画应该有什么样的突破和提高?
王志平:历史上许多画家都选择画些伟人,当然也有画平民老百姓的,画单个人好像比画伟人更有意思。艺术家往往把生活中的比较有特色的东西拿来作自己的创作素材。近两年来之所以画伟人的作品多,一是,刚好接了很多重大历史题材的任务,画之前我大量阅读了相关资料,从内心对他们产生了崇敬,产生创作冲动。二是我的脸部造型技法也需要一个载体,而伟人及领袖的肖像,正好有利于表现我的技法,因此就画的多一点。关于人物画的发展方向,我认为写实已达顶端,要前进就得下山,重新上另一座山,也许发展到无形抽象,看不出是人物、山水、花鸟。但要叫人物画就必须写神,神又离不开形,可以变形,不可乱形。
记者:请您讲一下什么是色觉弱化?
王志平:近代中国画的色觉弱化问题是我2005年提出的。中国画讲究以墨为彩,墨分五彩,作品中用彩或不用彩。这种审美趋向,影响着整个中国,从服装到装饰,甚至性格。中国画的色觉弱化问题起源于文人画的盛行。文人画在唐王维时就有了,北宋开始流行,当时许多文人用笔墨游戏,聊以自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苏东坡。苏东坡一生非常坎坷,他一生被贬了三次,如果没有这段经历,他完全可以用文字直接表达自己的情绪。但他之所以选择用画表达,是因为画相对含蓄一点,隐喻一点。自苏东坡之后,很多文人墨客开始模仿,成为当时的一种流行文化,但这并不是主流绘画。北宋时主流绘画还是宫廷里的画家,然后是民间工匠、民间画家,最后才是文人画家。但当时这种风气为什么流行到现在?我认为是弱国文化产生文人画的大流行,元朝蒙古人入主中原。画家无法生存,改行了,只有文人墨客可以依附在蒙族的权威门下作为幕僚生存下去。这批中国文人无法表达愤懑的时,就拿起了画笔,画梅兰竹菊,竹子的个性就是你把头给它扳下来它头就低了,手一放开它还是直的,除非你把它折断,他的头才低下,竹子本身有节。梅兰竹菊都是在寒苦的环境下生长的。中国大部分的文人墨客、文人画家都一生坎坷,很少有活得很自在的。这部分人的这种情绪一直从元延续到清,现在的中国画家错误地把这种情绪所产生的绘画作为中国的绘画传统给继承下来,认为这就是我们的美术,太狭隘了。中国文人画的出现和流行只有不到一千年的历史,而中国的美术要有五千年的历史。中国画被称为丹青,用色彩来作为语言。绘画是依靠形状和色彩这两个元素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绪的图像艺术。色彩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色彩可以直接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你在看一张画的时候,还没看到它的形时最先感觉到的是它的色彩。现代心理学就利用红色来辅助治疗抑郁症。所以中国画在这一千多年中把色彩越来越弱化,甚至扔掉色彩这是一大失误。
记者:您的作品中对中国人物画赋予了一定的现实主义精神,又构建出它的现代性语言体系,请谈谈您对现实主义精神和现代性语言体系的理解?
王志平:我画人物画时画现实主义题材比较好,这和我的个性有关系。其实大家在艺术上有各种追求,但我受贾平凹老师影响多一点,故相对来说对现实主义的题材比较热衷。现实主义题材应该是绘画的主流。因为一个艺术形式必须为这个时代和社会服务才能生存。如果你的艺术形式不被社会接受,那就没有生命力,更没有影响力,所以我对现实主义题材相对比较热衷。
每个时代都有能代表这个时代的美术图样和形式。中国画的造型、技法、山水和花鸟都有一个高峰,它们的艺术感染力和美都能与世界上任何的艺术形式相媲美,甚至在某些方面有超越,但人物画没有太大的发展。徐悲鸿把西画造型引进中国,对山水、花鸟无正面影响,甚至有人说有负面影响。但对人物画绝对有益。因此这个时代人物画家造型技法应是历史之最,会被认为最能代表这个时代的图样。中国人物画因为有了这种造型技法,而更具有现实主义精神,也就是构建了能代表这个时代的现代语言体系,我为能成为这个时代的中国人物画家而庆幸。为能在技法上有点贡献而感谢苍天,是她赋予了我时间和灵感。
记者:您认为画家、艺术家要有怎样的社会责任感?
王志平:人在世上活一辈子总要有所作为,有欲望,我经常说追求吃喝享乐是低层次的审美,精神上的审美是高层次的,欲望的层次决定人对社会的贡献层次。艺术是服务与精神的。艺术家要有高层次审美需求,才能成为大艺术家,才能对社会做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