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居深山九年的“格格作家”

2014-07-16王新同

文化月刊·下旬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青木

王新同

大器晚成,人到中年开始写作

叶广芩满族人,祖姓叶赫那拉。她是慈禧太后的侄孙女,清朝最后一位皇太后隆裕太后的亲侄女。其父自老祖宗入关后,即被清廷安置在北京东城居住,世代为官,直至清亡。辛亥革命后,这个显赫家族才简姓“叶”。叶广芩出生于1948年,对这位出身于八旗世家的格格来说,曾经显赫的家族,带给她更多的却是悲凉和苦难。

叶广芩6岁丧父,哥哥姐姐有的出去工作,有的出去上学,家里只剩下她、母亲和妹妹,母亲不识字,也没有工作,她们完全失去了经济来源,只能靠卖东西维持生计。“我母亲好面子,她不去卖东西,只好由我去。我的文物知识都是靠卖家底得来的,你得跟人家说出个子丑寅卯啊。”她说。

196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流席卷全国,因为出身的原因,民警的一个蓝印章把20岁的叶广芩从北京户籍上抹掉,19岁的她被迫离开北京,到陕西农村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离京时,她母亲绝症缠身、时日无多,兄妹等人不久后也东奔西走、星离雨散,送她上火车的妹妹给她买烧饼时,火车突然开动,妹妹大惊失色地举着烧饼哭喊着追她,她也趴在小桌上放声大哭。没想到,第二年叶广芩年仅15岁的妹妹也到陕北插队去了,家里就剩下母亲,这个双目失明的老太太全靠邻居接济。

叶广芩一度在荒凉的黄河滩种地、养猪。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人到中年才开始写作,起步绝对算不得早。而且和很多作家比起来,她写作的目的似乎也不太“纯粹”。那一年,她还在医院当护士。有一个病号在病床上看杂志,看得涕泪交流。叶广芩拿来一看,说:我也能写!

于是就发表了处女作《夫妻之间》,从此开始文学创作,凭借这篇小说,她进了《陕西工人报》社。后来又进了西安市文联。家族小说无疑是使叶广芩在文坛声誉鹊起的一柄利器,她1994年以一篇《本是同根生》首次接触家族题材,《全家福》《黄连厚朴》等长篇小说接连涌出,并先后被央视等改编成影视剧。陕西作家中,叶广芩的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作品的数量、质量均遥遥领先,她有时也亲自上阵进行改编。

2000年7月,叶广芩被陕西省西安市委组织部派往周至,挂职周至县委副书记。有人曾问她,陕西不缺写农村题材的作家,如贾平凹、陈忠实,你能写得过他们吗?叶广芩想:他们是农村这块土地浸泡出来的,是“背靠”,我是用城里人的眼光看,是“面对”,从语言到角度都不一样,对自己来说也是一种挑战。

上任那天,叶广芩站在县委大院,望着周围陌生的一切心里没底,更不知前景如何。但她知道,这里就是与她今后生活紧密相连的“婆家”。

叶广芩的大名,很快在小小县城就妇孺皆知。夏天图凉快,她穿个自制的花布旗袍满县城跑。书记想说却不好说,比她这副书记职务低的也没法开口。琢磨半天,组织上让县文化馆馆长找她说:“你的穿戴要注意,干部最好穿正装”。叶广芩虚心接受,坚决不改。第二天全县开大会,叶广芩穿着旗袍就上了台,从那以后小县城旗袍盛行。

叶广芩打小就爱烤白薯,见了非吃不可,县城里卖白薯的没有不认得她的。县委办公室主任委婉地说:叶副书记,您有啥需要就对我们说,我们去给您办。叶广芩意识到影响不好,第二天再见到烤白薯的,买了揣进怀里就往办公室飞跑。叶广芩挂职是配了专车的,但一元钱跑遍县城的三轮车却是最得她意的交通工具。一位老同学同她开玩笑说,你可真行,坐三轮,穿旗袍,啃白薯,真有咱北京姑奶奶的范儿——“浑不吝”!

保护野生动物

多年穿梭在秦岭腹地

周至是一个山区县,地处秦岭。当地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叶广芩陶醉。走进山里,眼中只有遮天蔽日的绿,树木、野花和小草自由自在地生长,连石头都穿着毯子般毛茸茸的绿苔。叶广芩说,置身绿海,清风鸟鸣、山泉跟随,这天地人合的至臻至妙之境,让她感到在外的喧嚣重归平静,心灵得到净化。

这位副书记非常爱怜秦岭地区的大熊猫,据她介绍,秦岭大熊猫的脸是圆的,而四川卧龙地区大熊猫的脸是尖的,秦岭大熊猫更可爱。中篇小说《熊猫碎货》从叶广芩的笔下流淌而出。“碎货”在陕西方言中的意思是“小东西”,小东西大多是令人欢喜的。

作为上级派下来的挂职副书记,除了承担一部分党务工作外,叶广芩的主要任务是抓好县里的环境保护,几乎每天都要同动物打交道。她长期蹲点于秦岭腹地的厚畛子乡老县城村,住在大熊猫保护站里。经常和保护人员一起巡山,了解到很多动物、环保方面的知识。“实际上这里非常好,待一段时间都不想回去,清净的空气、淳朴的人情更让人留恋,甚至蝴蝶从你身边飞过,都能听到翅膀搧动的声音。”她说。

刚到大山里的时候,叶广芩说自己觉得自己是个文化人,感觉很是良好。可是待一段时间后,就张不开嘴了。有时候遇见一个老农民,聊着聊着,发现他还在研究甲骨文;再碰到一个老农民,是研究哲学的,两个山村老者用古体诗唱和。“民间真是藏龙卧虎啊!”她感慨道。

关中农村礼节很重,村民们见了叶广芩,总是停住,恭敬地叫一声“书记”。一开始的时候叶广芩以为他们找自己有事,后来才知道,这是礼貌。再往后她见了他们,认识不认识的都主动打招呼。叶广芩与老乡们在一块混,在地里戴着草帽挥汗如雨地帮他们收麦子,收工的时候,心安理得地去老乡家里吃一顿饭;跟着保护区巡护员一块巡山,到现在为止,上到保护区鲁班寨最高峰的女同志就是叶广芩。

逢年过节,乡亲们会记着给叶广芩送来山里的木耳、香菇,还有发面馒头。她觉得拥有这种感情,真是幸福。老百姓喜欢她,她也离不开乡亲们。

她所做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事情,大多并不为人所知。有一次,山里开进来一辆大轿车,透过玻璃能看到车里的人用惊奇的眼光欣喜地打量着外面。叶广芩跑过去,跟在车后飞起的尘土里喊:“站住!站住!”车停下来了,说是背包探险的,要穿越秦岭。叶广芩坚决地说不行!这里是大熊猫中心区,现在正是大熊猫发情的季节……他们就问:你是干什么的?叶广芩说:“我是山神爷!”

从2000年起,叶广芩的创作题材也由家族小说转向生态小说,开始更多地关注生态和动物保护。她认为,山里很多东西都有它的灵气。有一年夏天,叶广芩在院子里坐着纳凉时,一条黑色的大蟒蛇爬到她的脚边停了下来。叶广芩好奇地注视着它。没想到,第二天那蟒又来了,依然在叶广芩脚边停留。“它到这儿来是对人类表示友好。”

叶广芩喜欢在树林里画画。有时,树上的大尾巴小松鼠一下子跳到她的画纸上,然后,大胆地沿着叶广芩的胳膊爬到她的头顶上,并且在她的头上待上一阵子。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让叶广芩感到满心的喜悦。“小松鼠,你喜欢我的作品吗?你喜欢我吗?”叶广芩会天真地问出儿童般的问题。

多年穿梭在秦岭腹地,连绵的大山,绿海莽莽的原始森林,以及生活在这里的熊猫、金丝猴等,都变成了她笔下充满灵气的作品。在这里叶广芩写出了长篇地域文化札记《老县城》,写出了秦岭最后一只老虎被猎杀的《老虎大福》,还有《熊猫碎货》《狗熊波娟》《注意熊出没》《猴子村长》等佳作。她那一篇篇发表的作品,已经从金家大院渐渐转向了秦岭深山,来自皇族家庭的沉吟悄悄地被深山老林的鲜活所替代,字里行间慢慢地溢出了一股草木的青气。

叶广芩成了老县城的一张名片,成了周至弥猴桃的形象代言人。他们有自己的诗人、作家,经常举行诗歌朗诵会。槐树花开的时候,举行槐花文学节;弥猴桃熟了的时候,有弥猴桃文学节……“这是一种养分,挂职下去是体验生活,对作家是太好的施肥培土。”

多年来在西安的生活,叶广芩完全说得一口地道的陕西话。叶广芩说,和乡亲们接触时间长了以后,你会觉得,老百姓的智慧远远超过你,无论是生活,还是对世界的一些看法,他有他的角度,不能说谁的水平高,只是角度不同。她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宽厚、善良和细致,不再是以前大而化之的,纯粹的城里人的眼光看农村。

《青木川》被著名导演余丁一眼看中

一次,叶广芩到宁强县西约百公里的陕甘川交界地带考察,一下就被山清水秀、自然生态秀美的青木川所吸引。让人称奇的是山中西洋的楼房,那座巴洛克式浮雕的礼堂和那些张口便是英文的老汉,让她惊讶得不知身在何处。一问才知道,这是个“一脚踏三省,鸡鸣三省惊”的古镇,民国期间各地商家汇集在此做贸易,青木川繁华非常,有洋行、商户、茶肆、酒店等。在一个叫魏辅堂的“土匪”治理下,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仿佛乱世中一处世外桃源。

原型魏辅堂这个传奇人物,引起叶广芩的浓厚兴趣,从2001年开始,她就萌生了要写一部关于青木川的小说的想法,到2007年长篇小说《青木川》问世,小说中的主人公以魏辅堂为原型,这期间她曾无数次来到古镇,先后采访了近百人,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她不只是为小说积累素材,更是为当地做历史文化的整理保存。

叶广芩了解到,上世纪30年代,青木川一带大小土匪多如牛毛。一个叫魏辅堂的人购枪自卫组织民团,自任团总,几年后就成了当地的首脑人物。由于山高林密,地处偏僻,地方政府无暇顾及,青木川成为当时陕、甘、川三省交界处最大的烟土、丝绸和茶叶集散地。

魏辅唐从税收和安全两方面保护外地客商。在税收上,无论交易额多大,他仅收本地商人税款;交易中若有争执,他首先严处本地商人。若外地客商购货较多,他会派出50名团丁一路护送至安全地区。他的这一系列护商措施,有力地促使了青木川商业的繁荣。

最有趣的是,在早期一次对意大利教堂的洗劫中,魏富堂领略了西洋文明的精致,雪白的桌布、闪亮的刀叉、精致的图画、金发碧眼的修女。因为不懂洋文,文雅的神父当着他的面打了一个电话,叫来了军队,使他几乎全军覆灭。尽管险些丧命于“文明”,但是对文明的向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崇敬,在草莽出身的魏富堂身上几乎成了一种情结,他先后娶了几房太太,都是名门闺秀,为的是改变魏家的基因。魏富堂广置良田美宅,架桥修路,成了一片地方的土皇帝。

俘虏了教育督察夫人后,对教育文化的敬重让魏富堂将这个会说洋文的女教师奉若神明,女教师对大难来时各自飞的自私丈夫亦失去感情,主动提出留在山清水秀的青木川教书育人。夫人变成了女教师,变成了女校长,在女校长的引领下,魏富堂盖起了在今天也毫不逊色的学校,请的是上海工匠,大礼堂装饰着巴洛克式浮雕,老师办公室是两层小楼,宽敞明亮的教室,这座山村学校成为陕南地区首屈一指的洋学校。学校开办了英语课,代数、语文请的是名师。

他规定,凡青木川居民家有适龄儿童,一律得送入中小学念书,不仅费用全免,而且还给学生家庭一定的补助。学习成绩好的,魏辅就将他们送入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天津南开、上海复旦大学深造并承担一切费用。胡宗南到青木川,魏富堂没有请戏班子招待,而是从学校叫来几个山村孩子,用英文给胡宗南背诵诗歌,让这位军人在山里大开了眼界。

解放初期,女校长患病死去,埋葬在青木川。至死,她与魏富堂的关系清白而简单,在青木川,在魏富堂眼里,她是文明与文化的化身,是青木川人追求的最高境界….….

叶广芩的长篇小说《青木川》问世后,在文坛引起强烈反响,入选中国小说学会年度小说排行榜并获奖。因小说的广泛影响,宁强县那个偏僻幽静、风景秀丽的小镇青木川为世人所知,一下成为旅游热点。

2012年7月,该书由陕西省翻译协会三名青年女翻译家高敏娜、杜丽霞、刘丹翎翻译成英文,正式由美国Prunus Press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3年初,《青木川》又被著名导演余丁一眼看中,决定将其拍成电视连续剧。

2014年初,由孙红雷、陈数主演、根据小说《青木川》改编的电视剧《一代枭雄》,作为新年大戏在五大卫视同时播出,获得无数好评。然而很多人还不知道,按照原来的剧情,剧中主人公何辅堂是一个在小城青木川土生土长的建筑大师,但是孙红雷认为人物背景不够洋气,更向制片人提出要为何辅堂增加留洋背景。

既然是海归,那么人物造型也就有讲究。“孙红雷对这部分提了很多建议,就连陈数的造型他都有很多想法,为了能让两人的服装更搭调,他还特意去日本带了很多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西部风格的服饰回来,整体风格都比较西化,有彩色格子衬衫、七分裤、背带裤、小领巾,还有各式各样的帽子,何辅堂在剧里很喜欢戴帽子。”

叶广芩介绍说,小说中的很多人物都是真名实姓,他们的后人至今还生活在青木川(电视剧中的风雷镇)。今年62岁的魏树开是“魏辅堂”(原型魏辅唐)的小儿子,他说:“看了《一代枭雄》,感觉电视剧把我父亲大兴水利建农田、开办私立学校培植人才的事情说的很清楚,感谢艺术家们拍出了这么好的电视剧。”

赵笃庆是剧中魏正先(原型魏征先)的过继孙子,他认为,电视剧还是较好地再现了传奇古镇青木川的历史风情,至于父辈们的功过:“就以五十多年的时间变迁来见证吧!”

有书迷认为,原著中的魏富堂有“陕西味”,比较符合历史真实。但也有观众指出,改编后的何辅堂更有魅力,“虽然是土匪的故事,但整部剧看起来很洋气,孙红雷绝对是最洋气的‘一代枭雄”。针对网上争论,叶广芩说:“电视剧和小说是两种艺术形式,电视有其特有的艺术形式,作为作者,我觉得应该尊重剧方的劳动成果。”??

猜你喜欢

青木
时隔二十年,如何重返“人世间”
全球“跑马”,欧洲1天20场
青木美歌:歌唱的玻璃
最好的小吃
青木川古镇旅游开发的问题和对策
间谍被迫做翻译
时光里的守望
青木昌彦 因病离世
钱包,快跑!
找个间谍做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