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汉语文学理念的时代化特点
2014-07-14武超
武超
摘 要:汉语文学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利用传统文字语言构造出不同作品,把创作者个人文学理念融入其中。对于汉语文学理念的深入理解,不仅让读者掌握了创作人的思想风格,也有助于理解文学作品中所要表达的主题内涵,为现代文学创作革新提供了可靠的借鉴。新时期文学艺术领域开辟了诸多新形式,无论是传统文字载体的汉语文学,或是新一代互联网媒体下的数字式语言文学,都涵盖了浓厚的时代化特点。分析了新时期汉语言文学理念的时代特点,从联系特点、思想特点、发展特点、意境特点等方面阐述。
关键词:新时期;汉语文学;理念;时代特点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5-0192-02
社会是不断变革与发展的,处于这个时代的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不同时期所产生的变化效果也不一样。汉语文学是中国传统文明历史的“精髓”,由无数文学作者在长时间创作过程中进行总结,提炼出了与时代文学相关联的艺术内容。“时代化”是汉语文学作品呈现出来的总体趋势,这似乎成了文学领域创作的主流特色,详细体会汉语文学时代化特色是每一位文学爱好者应当掌握的。
一、联系特点——与社会历史相互关联
汉语言文学的改革与中国社会特定的变革联系在一起的,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时代在文学身上打上了鲜明的烙印。这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创作局面,在九十年代兴起的全民经商的大潮中,很快土崩瓦解。这表现为文学形式上的探索越来越少,而且也越来越与现实脱节,以往那些繁复的文学形式已经越来越受到读者的摒弃,甚至在评论界也鲜有喝彩,许多杂志开始转向,读者的热情日渐低迷。任何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都要有“本源”,在本源参考下才能塑造出不同的文学形象,让作者意境在汉语文字中逐一流露出来。“联系性”是文学理念时代性特点的基本表达,这也遵循了文学创作规则的基本要求。社会历史是一个民族、国家特有的历史元素,是不可动摇或变化的,这恰好是汉语文学理念中的历史性特色。比如,古代汉语文学理念在文字上采用“文言文”,在题材上采用“帝王、商都”等主流背景,这些都是与社会历史条件密切关联的。发展至现当代,文学大师们同样联系着“旧社会、新中国”等主要历史背景,塑造了许多名篇佳作。
二、思想特点——作者主观意识的多样性
小说是文学艺术表达的常用载体,可以根据创作者个人主观思想进行多样性的叙写,进而塑造出更多与文学主题相关联的作品内容。回顾当代文学小说创造过程,许多文学家们开始将当前社会先进的思想理念融入文学创作,大胆尝试各种独特的思想方式去塑造事物形象,敢于尝试夸张的文字应用手法,往往成就了别具一格的小说艺术成就。“革新派”是当代文学大师们比较擅用的一种创作方式,虚幻类小说不仅给读者提供了广泛的思维想象空间,同时也衬托了小说本身所想呈现出的艺术内涵。文学作品是世界艺术文明的典型形式,创作文学可以抒发个人的思维意识,把个人的特殊情感用文字语言表达出来,从而起到寄情于文的艺术效果。回顾世界文学发展历程,国外文学大师们在继承前人文学成就的基础上,开始探索出更加新颖的文学创作手法,应用最真实的文学素材去展现艺术之美。传统小说文学题材大多以“实物”写照为主,把现实生活里的真实实物应用于小说内容,给读者以真实生活写照的感觉。随着文学艺术理念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传统写实作品逐渐失去了艺术兴趣,一些具有创新、独立、夸张等思想元素的小说,往往能吸引到更多的读者品读,这是世界当代文学小说发展的主流趋势。
三、发展特点——注重理性文学方向发展
中国读者经过一段狂热以后,也趋向理性,他们希望读到的是反映他们生活,能为他们接受的真正有内容的作品,而不是形式上的花花草草。这主要体现在一大批早期实验探索形式的青年作家,纷纷改弦易辙,重新回归传统。“理性文学”是我国老一辈文学家们坚持的创作原则,其主张以现实社会条件及历史背景展开描述,借助汉语文字寓意来呈现个人的主题思想。当前,国内汉语文学主张“革新”,适当摆脱传统保守文学理念的束缚,开辟汉语文学新时代是倡导的一大趋势。但是,新时期文学发展依旧要尊重老文学家的理性思想,而不是盲目地“天马行空、胡乱想象”,这样会颠覆了人们对新文学概念的认识。比如,格非的《欲望的旗帜》、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苏童的《米》等都基本回归了现实,与早期的风格相去甚远。就连王蒙、莫言、刘恒、韩少功、林白、方方等人的小说也都体现了这种变化。这可以以莫言的红高粱系列和刘恒、刘震云、张炜等人的后期小說为代表,虽然作家和评论家们都不屑于重拾现实主义这个标签,事实上,在骨子里,当代作家们已经整体上回归了现实主义,或者说现实主义传统,这些都是新时期文学发展回归理性的借鉴。
四、市场特点——走向市场化面临困境
近年来国内文学创作出现了“市场化”特点,与市场经济接轨是文学理念时代化转变的一大突破。所谓的“市场化”,实质上是把文学作品含有的市场价值挖掘出来,在传播文学作品过程中创造实际的经济价值。文学理念与市场化相互联系,主要是由于单一文学作品价值相对有限,无法满足创作者们对作品价值的追求;另一方面,市场炒作热度越来越高,名家之作往往被挂“高价”。但是,盲目地投放市场、价格定位,往往给汉语文学推广造成了很大阻碍。比如,“名人效应”在文学图书销售中占据了决定性因素,读者纷纷追求名家作品,而对作品本身却没有深刻地阅读与分析,这些现象反映出了文学作品市场化的弊端。
一切不符合市场与价值规律的东西都受到了挑战,虽然文学属于一种精神产品,但其外在形式也在日渐商品化,受到经济的制约。首先是文学杂志因为订数下降而大量停刊转行,出版社更是把图书作为一种商品,努力追求效益的最大化,那种流于形式、内容空洞而没有读者的小说即使是知名作家的作品也难以出版,作家的经济地位与社会地位开始走下神坛,那种早期一篇作品定终身,拿文学作为敲门砖的好事已经成为过去的神话。
五、意境特点——虚拟世界的另一种文学
新时期汉语文学意境特点主要表现在“虚幻性”上,国内外很多文学家开始乐于把虚幻元素融合到作品里。例如,扬·马特尔是加拿大当代著名的小说家,其笔下创造出了无数个经典人物形象,都是以当代社会人物思想为背景进行深度创作的。由于受到世界性文学革命的影响,扬·马特尔对于小说体裁形式创作掌握了比较灵活的方式,借助现实生活情境融入虚幻性事物,把小说从“实”到“虚”,从“虚”到“实”,又或是“虚实结合”,这类创作方式展现出了“虚幻派”小说的总体特色。不仅小说内容采用了丰富的主题元素,在小说想象空间方面也打破了传统文学的单一格局,将虚幻格调灵活地应用于小说文学中,这些都是现代小说创作层次的升级趋势。《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成功之处在于故事结构的“虚幻色彩”,这种虚幻不是简单地夸张描述,而是在小说人物之间建立相互关联着的虚幻构架,把人物、情节、主题、思路等核心要素贯穿起来。马特尔正是选用了创新式叙写方法,把原本毫无联系的人物、动物合理地融合,同时在虚拟空间范围内促进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以少年派为中心主线传递着不同的信息。且不说《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原著文学效果如何,仅从后来李安同名小说改编所拍摄的电影效果,已足以证明“虚幻派”在文学小说里的艺术特色。
六、网络特点——汉语文学革新的必然趋势
“互联网”时代下,传统汉语文学不得不做出“转型决策”,从传统书籍文学转变新型电子文学,这是科技信息交替时代的必然趋势。网络对传统文学的挑战是十分强大的,迫使传统文学做出一定的改变。传统文学不得不适应新的阅读环境。九十年代后期的中国文学总体上体现了一种文学价值的回归,与读者要求趋同。更加贴近读者更加注意故事,体现了一种对读者的人文关怀与阅读关怀。网络文学是汉语文学革新的时代化趋势之一,但这种必然却对传统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如何处理网络文学与书籍文学之间的矛盾冲突,是所有文学创作者、爱好者们需要关注的话题。一方面早期先锋派小说逐渐淡出文坛或者改弦更张,有的干脆放弃了创作,另一部分则回到传统,开始认真考虑读者的接受问题,反映的内容更加贴近当下现实人生。那些曾经下海的作家也纷纷上岸,他们此时带着丰富的生活经历,他们的小说一改早期内容空虚的做法,开始以自己下海的经历为主,反映改革大潮对人们的影响以及人生际遇。
七、结论
“时代化”特点是新时期汉语文学理念的主流思想,也是更利于表达文学创作者个人对小说文学认知的一种方式。不仅仅是国内文学界对时代化特点进行了定义,世界文学界都在提倡这种毫无拘束、自我想象的新思路、新文学,这才是文学艺术价值的至高体现。对于汉语文学理念的深刻理解,必须要从时代发展趋势角度开始,根据社会历史条件、作者主观意识表达、市场运作机制、网络文化背景等方面进行,才能真正地理解文學理念的本质。
参考文献:
[1]盛洁.文化转型视野中张抗抗的城市叙述——兼谈当下知青作家的集体流浪及其遭遇的文化尴尬[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
[2]廖高会.宿命的出走和艰难的回归——浅析张炜小说中知识分子的流浪意识[J].名作欣赏,2005(12).
[3]吴培显.都市漂泊与生存奋争的不同价值定位——论20世纪90年代的“流浪汉小说”[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2).
[4]司新丽.试析中国现代小说中流浪汉流浪的基本方式[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4).
[5]朱永锴,林伦伦.二十年来现代汉语新词语的特点及其产生渠道[J].语言文字应用,19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