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党组织在高校青年教师中的影响力研究
2014-07-14蔡仕魁
蔡仕魁
摘 要:分析了高校基层党组织在青年教师群体中影响力偏弱有社会大环境影响、青年教师价值取向、政策理论的宣传等具体原因;强调要切实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时效性;提出了要在维护青年教师权益、结合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加強先进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来提高党组织的影响力。
关键词:党组织;青年教师;影响力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5-0109-02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职工的优秀群体,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等教育的未来。他们是否认同或者信仰党的政策理论,不仅关乎其个人的未来人生发展方向,而且也关系到受他们教育的学生的身心发展、高校党的建设以及和谐校园的构建。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党内高校青年教师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解和认可度较高,而党外高校青年教师对党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与错误的认识,党在高校青年中影响力总体上较为薄弱,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我们必须掌握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状况、发展变化特点,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党对青年教师的影响力与感染力,这是当前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的现实课题。
一、党组织在高校青年教师心目中的客观印象
由于受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和青年教师群体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目前在高校中,青年教师对基层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不是特别强。据调查,在南方的一些高校中,每年写入党申请书的青年教师只有区区几人,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党组织的影响力还有待提高。影响力,一般认为指的是用一种为别人所乐于接受的方式,改变他人的思想和行动的能力。党组织对高校青年教师的影响力,就是青年教师对党的方针政策的接受程度,对党的形象认可程度以及自己自觉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意愿。具体来说,在新形势下,党组织在高校青年教师中影响力偏弱的具体表现及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缺少沟通渠道,对青年教师的关注力度不够。在高校的组织管理结构中,教务处负责平常教学工作的管理,人事处负责教师职称和待遇方面的事务,工会则负责校内福利和职工权益方面的工作。而党的基层组织除了发展党员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之外,没有具体的事项和青年教师进行沟通和联系,甚至有人认为党组织就是政治理论学习。对于党外青年教师来说,“有问题找组织”更多是找教务、人事和工会部门。这种组织上的先天架构导致一方面基层党组织对青年教师的关注力度不够,不清楚青年教师的思想动向、业余爱好和专业发展,另一方面导致青年教师错误地认为自己不入党的话,党组织就和自己没关系。
2.青年教师的特点和个人价值取向的多元化。高校历来是各种思想传播和思潮交锋的地方,青年教师精力充沛,个性独立,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特别快同时也容易受各种思想的左右和影响。在高校青年教师中,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都有一定的市场,甚至在高校的很多院系,加入民主党派的教师特别多。如何让更多的青年教师理解党的方针政策,在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之间选择马克思主义,这也是党组织在高校青年教师中开展工作的困难之处和复杂之处。
3.社会大环境直接影响了党组织对青年教师的公信力。当今社会,急功近利已经成了社会通病,金钱至上、浮躁的社会风气和党组织的腐败现象的存在使得社会不正之风增多。社会风气反映到校园里有很多具体的表现,比如由于高房价和高消费的压力,一部分青年教师忙于兼职挣钱而放松了对自己专业发展的要求,或者单一地为了评职称而搞科研唯SCI论等等。所有这些,使得一部分青年教师很容易把原因归结到执政党的领导,进而影响到他们党对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4.党的政策理论的学习和理解程度是影响力偏弱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说前面三条都是外因的话,这条就是内因了。应该说,近些年来,党的代表大会的报告以及针对民生、社会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和文件都是好的。高校青年教师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应该及时了解和掌握党的政策理论,并加以消化吸收。在中国社会主义办学方针的大前提下,高校教师不仅仅要自己读懂和理解党的文件政策,还要课堂上向同学们进行宣讲,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扎实的理论素养为党的政治理论教育进课堂和进学生头脑做出自己的应有贡献。如果疏于理论学习,盲从于社会偏见,或者乐于充当愤青,当然就不太容易和党组织保持一致了,不太容易受党的“影响”了。
二、切实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首先要发挥主动性。以往的工作方式是,教师写入党申请书,然后党组织找他(她)谈话,关心他(她)的思想认识。也就是说,党组织一般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认识关注度比较高,忽略了对一般群众思想状况的关注。对入党以后的党员,则偏重于政治理论学习以及党校短期培训。高校党的基层组织要转变以往的工作方式,主动了解青年教师的实际状况,积极发展青年教师当中思想上要求上进的人加入党的队伍,并在教学上和科研上创造好的条件,帮助他们提高。
其次要加强针对性。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其实就是指教育的针对性。青年教师群体人数众多,各有不同。有的青年教师对党的政策方针敏感度较高,会积极留意或学习党的政策文件;由于历史的影响或者家庭背景的原因,有的青年教师则专注于自己的专业,觉得把课上好了,在科研积极进取就够了,觉得远离政治是一种好的选择。党组织应该针对青年教师中的不同信仰、不同的家庭成长背景、不同的思想认识等开展调研工作,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争取他们理解、认同党建工作。
最后要注重时效性。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前些年我们党重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教育,着重于提高党员的能力和修养。最近一个时期,我们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重点在于联系群众,听取群众意见,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党中央考虑到一段时期以来,我们党的很多干部对群众疾苦关注不够,甚至有脱离群众的迹象。甚至在基层有些地方,由于征地拆迁等原因,干群矛盾已经尖锐到了一定程度。在高校,职称晋升方面的矛盾,教学管理方面的矛盾在青年教师当中比较突出。因此,高校基层党组织也要认真听取青年教师的诉求,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尽量把矛盾消化于萌芽之中。
三、提高党组织在高校青年教师中影响力的建议和对策
高校教职工知识层次高、青年所占比例大,提高党组织在高校青年教师中的影响力,对于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动高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工作中为了进一步创建有利于提高基层党组织影响力的外部环境,最终帮助青年教师认同、信仰甚至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大致说来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为青年教师服务,解决青年教师的实际问题。青年教师由于参加工作时间短,收入低,教学经验不足,在某种程度上属于高校的弱势群体。在目前高房价高消费的高压下,很多青年教师靠自己微薄的工资收入很难在社会上有尊严地生活。青年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群众的思想和行为。党组织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关心这个群体,解决他们在生活、工作、思想上遇到的困难。在实际工作中,党组织和青年教师接触多了,自然就加深了对他们的了解,也就为党建工作的开展铺平了道路。
2.结合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开展和创新党的各项工作。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和教学压力大,很多人尚未确立专业发展方向,对自己的前途不是很有信心。2012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高校党组织要主动关心青年教师成长,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引导工作,及时掌握青年教师的思想动态,帮助青年教师在思想政治素质上和业务素质上全面进步。为了具体贯彻习总书记的要求,首先,基层党组织对青年教师要加强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立人先立德,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武装头脑。只有热爱自己事业的人,才有可能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交出一份成功的答卷。其次,基层党组织可以从职业规划、科研立项、资金支持、进修培训等多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帮助和引导,甚至可以让有经验的老教师老党员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帮助,让他们时刻感觉到党的关怀无处不在。愿意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听从党的召唤,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
3.加强先进性教育,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的影响力的提高与加强,依靠一个个基层党员鲜活的具体形象在群众当中的反应来实现。俗话说,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一个优秀党员的模范作用可以延续和影响几代人的成长。党的先进典型人物,从焦裕禄、孔繁森到郭明义。他们都是正真的好党员,他们无私奉献、关心群众胜过关心自己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员向他们学习。他们属于高、大、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周围的党员虽然没有他们那么无私、那么优秀,但也有不少党员心怀信仰、爱岗敬业、乐于助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平凡的共产党员身上的某一个优点也可以感动他人。所以,高校党组织可以号召基层党员发挥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去感召身边的青年教师,让他们看到党员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对党组织的热爱和拥护。
时代在发展,青年也在进步。我们党的工作也得发展、進步,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脚步。党组织要充分重视青年教师的思想发展变化,因时因人采取适当的工作策略,积极提高党的影响力。通过党组织无微不至、润物无声的影响和培养,使广大青年教师在祖国教育事业的大发展中共同成长、成熟。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2]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Z].2004.
[4]陈延良.“高知识群体”特征及其发展党员的意义[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3).
[5]杨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党建工作的思考[J].高校党建,2007(7).
[6]周岚峰.以创先争优为契机增强党在高校高知识群体中的影响力[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1(4).
[7]史军伟,王建忠.加强党组织在高校高知群体中凝聚力和影响力的研究[J].时代报告,2011(5).
[8]杨河.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提高党在高校知识分子中的凝聚力[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