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经典相伴 与书香同行——如何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2014-07-14黄筱洁福建省上杭县第一中学364200
黄筱洁 (福建省上杭县第一中学 364200)
2012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39本。而韩国人均年阅读量约为11本,法国约为8.4本,日本8.4~8.5本,美国8.7本。历史上的中国人信奉“腹有诗书气自华”,如今的中国却被国民的低阅读现状所困扰。目前中学生的阅读现状是怎样呢?据某中学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在阅读习惯方面,只有22%的同学有经常阅读的习惯,74%的同学有偶尔阅读的习惯。阅读过经典著作的仅占9.1%;喜欢传统文本阅读的占20.1%,而那些轻松且版式多样的休闲娱乐类读物备受热捧,成为多数中学生更乐于浏览的阅读方式。中学生对阅读的不重视由此可见一斑。中学正在打基础,长知识的时期,需要接受各种科学文化知识的熏陶,如果阅读面太窄,会破坏学生的知识结构,导致学生视界狭窄,想象贫乏,创造受抑。这个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和重视的。
阅读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古代的文人读书是为了“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反映在读书的方法上强调熟读精思。因此重视阅读者的品味与内心的体验和感悟,通过细细地读书品味,悟天地之道,悟为人之道,悟修身养性之道。现代西方的接受美学思想认为,阅读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作作品的过程。强调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对话,在内心深处体会和创造作品。
国际阅读协会把“鼓励人们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作为根本宗旨。“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朱永新)”。阅读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人生,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形成健全的人格。另外,阅读对于学生文学素养的熏陶和积淀,以及培养学生开发、多元的文化精神,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阅读经典文本,需要一种笨拙的态度,你必须把阅读放慢,在一些奇妙的细部停留,感受那种丰富的精微。网络阅读是一种碎片式的阅读,很难像传统图书那样进行深层次的心灵交流和沟通。一方面网络阅读往往是浮光掠影的、浅尝辄止的,或者说网读作用于感官而不是作用于心灵,这也是因为我们在网上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缘故,网络阅读助长了现代人心猿意马的弱点,使阅读变得缺乏耐心,缺乏对于灵魂的震撼。网上呈现的文字使得许多学生很难体会“言外之意”“味外之旨”了,很难把握文章的深层意蕴,不会读抽象思辨文章,语感的丧失将直接带来学生阅读能力的整体退化。中学生应努力改正这种阅读习惯,可以把网络阅读作为一种快速搜索信息的工具来使用。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中学生提出了“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的阅读要求。“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组成部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观念的全面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这要求我们必学改变过去那种“填鸭式”“灌输式”“题海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把教学过程变为师生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和自助学习。作为一名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要积极关注新课程改革,积极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展研究性阅读,做一个学生的阅读服务者、方法的指导者、平等的合作者。
苏霍姆林斯基说:“应该让学生走进图书馆,让书籍成为青年一代的挚友!”《中小学图书馆宣言》指出:中小学图书馆是保证学校对青少年和儿童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的一项必不可少的事业。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图书馆的作用,为学生的协作学习提供广阔的天地?如何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提高读者阅读的自觉性,切实有效地推动读书活动呢?我们学校充分认识到图书馆的重要性,不管是在营造图书馆学习环境,还是图书馆运作管理上都在想办法让更多的学生走进图书馆。
一、加大资金投入,改造图书馆学习环境
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充分认识图书馆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真正把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强领导,科学规划,精心实施。目前我校图书馆改造成借阅一体化,提供舒适、方便的阅读环境,在书架之间和走廊位置放置学生阅览桌,方便学生抄阅图书和期刊;在大厅安装数台电脑,供学生检索图书和查询资料。灵活调整开放时间,充分利用学生中午、傍晚、周日的休息时间,吸引更多的学生走进图书馆。
二、科学配备,保证图书质量
图书馆藏书是建馆的根本,它直接影响到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办馆目标。我校确实把好藏书的数量关、质量关、效益关,确保藏书具有科学的师生比、学科比、新旧比,确保馆藏特色。学校定期剔除旧书,添置新书,达到了示范校图书馆每学期生均一册的购书标准。我们利用图书管理软件,查询各类图书的流通率,看哪些图书最受读者欢迎,以此作为添置图书时的参考依据。另外,我们由各教研组组织老师针对教育教学的需要,根据新教材的特点,对书库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整合,使其结构更趋合理,既照顾到图书内容的全面性和平衡性,又突出了学校图书馆的特色。
三、开创符合本校实际的特色服务
虽然我们的图书是按照中图法的分类规则进行排架的,读者可以通过登陆csln.net网页的“馆藏查询”进行检索查找到索书号,但是面对大量的图书,读者的检索还是需要一些时间。我们学校在大厅内独立摆设“新到图书”专柜和“畅销图书”专柜;定期在宣传栏进行好书推荐,对作品的形成与背景、内容梗概与特色、精彩篇章与语录、名家评价等情况作介绍与分析,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里,较全面地把握作品全貌与精神实质,进而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原文,方便学生借阅,节省学生借书时间;为突出我县红色革命根据地特色文化,特设“经典藏书库”收藏县志、年鉴、革命历史刊物,提倡红色阅读,以激发学生爱家乡和爱党的热情。
四、开展图书馆导读工作
导读是指导读者进行阅读,它是读者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学生阅读具有盲目性、随众性,偏爱欣赏娱乐性休闲读物,因此,作为图书管理员,必须深入地研究读者的阅读心态,分析学生的阅读倾向,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阅读,使学生在图书馆这知识海洋中不断增长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如何更好地开展中学生课外阅读呢?
1.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1)每日必读习惯:阅读需长期坚持才能见效,每天阅读一小时,每天阅读量为10-12页,这样习惯成自然,阅读就会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需要。(2)有目的进行阅读的习惯。阅读往往是为了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只有有目的进行阅读,才能有意识的捕捉主要信息,总体把握和理解文章,从而受到理想的阅读效果。(3)随时圈点、批注、释疑的习惯。阅读过程中,要注意将自己喜欢的语句圈点、勾画出来,有疑问、有异议或产生共鸣的地方,要进行质疑、批注或在书旁写下自己独到的感悟。
2.组织课外阅读活动
图书馆通过与各学科整合,充分利用学科力量,共同为学生搭建阅读平台。图书馆与语文学科整合,举办各种主题的演讲会、讲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读书状元评比活动,以利于学生扩大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在愉快的竞争氛围中,锻炼和提高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写读书心得,好文、美文在学生中推荐阅读,这是一种创造性的阅读,它既是阅读的深化,又是有益的写作练笔。
静心阅读,感受文字之美;体验情境,尽享读书之乐。让我们走进图书馆,那里有中华文化几千年的光辉和世界文化几千年的精华。一本书就象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1]李莉.《对中学生阅读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2]张扬.《由“中学生网络阅读行为调查”所想到的》.
[3]江建能.《在书海中为学生导航—中学图书馆导读工作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