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莫泊桑《项链》的悲剧解读

2014-07-14郝志远

短篇小说 2014年4期
关键词:玛蒂尔项链夫人

张 青 郝志远

莫泊桑《项链》的悲剧解读

张 青 郝志远

《项链》作为莫泊桑最重要的代表作品之一,长久以来一直都是文学领域津津乐道的经典之作。在该部作品中,作者运用出人意料的构思、形象生动的刻画,为广大读者展示出小说女主人公玛蒂尔德可悲可怜最终又可叹的人生经历。纵观该部小说我们可以发现,《项链》中的悲剧意识是从故事开始一直蔓延到小说收尾的,“居心叵测”的作者最终用残酷的 “覆雨翻云”手,为我们展现出整个悲剧的荒诞、无意义,而这一切恰恰又更加深化了《项链》本身的悲剧效果,令人欷歔不已。

一、虚荣:人性恶之花所引发的悲剧

在短篇小说《项链》中,作者对于玛蒂尔德的外貌给予了高度赞美与赏识,这一世间少有的美女似乎拥有成为名媛的一切条件,无论是外貌、爱好还是心性,她似乎注定不应该沉沦到底层的社会中,饱受一切的艰辛与痛苦的摧残,她应当过着波澜不惊的生活,生命不起任何波澜。然而,命运偏偏就善于捉弄人,这位外貌不凡、心性极高的女主人公,她什么都拥有,唯独没有进入贵族阶层的入场券:高贵的家室、平民出身的她注定只能够在现实面前低头,尽管不情不愿,但最终只能够嫁给无法给予她梦想生活的 “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柴米油盐的客观现实让她不得不在梦想与现实的巨大差异下生存。改变生活,过上上等人的日子一直都是玛蒂尔德孜孜不倦的追求,当这一机会终于来临:丈夫终于历经千辛万苦获得一张教育部长的请柬之时,玛蒂尔德的虚荣心便成为导致其悲剧命运的直接推手。

作为一个一心想在舞会上一鸣惊人的 “美丽俏佳人”,玛蒂尔德没有理由不打扮,从某种程度上讲,玛蒂尔德的丈夫是十分体贴妻子的,他会花钱给心爱的妻子购买华丽的礼服,甚至为了装点、衬托妻子的美貌,他做了当时男性都会做的一件事:为妻子送花。然而一朵毫无任何价值的鲜花又怎么能够让下定决心要在舞会上出风头的妻子满意?在经过反复思考、不断讨论之后,聪明的玛蒂尔德终于想到了一个 “好主意”:去朋友佛来思节夫人那里借项链!丈夫看到一直困扰自己的问题终于解决,自然十分乐意。于是,玛蒂尔德便风风火火地跑到佛来思节夫人那里去了,两人只不过稍微寒暄了一下,玛蒂尔德便直奔主题:借项链。作为一个 “项链大户”,佛来思节夫人十分阔气地将所有的项链都展示给玛蒂尔德,并用一种只有富人才能有的姿态说 “随便选”,见到这样的好闺蜜,玛蒂尔德自然喜不自禁,她小心翼翼地问:“我可不可以借这个项链?”晶莹夺目、令人一见倾心的项链让玛蒂尔德甚至怀疑好友会不会借给她。闺蜜的爽快让她在舞会上大出风头,甚至连部长本人都发现有这么一位绝世而独立的美女。舞会的狂喜让玛蒂尔德只是沉浸在所有人的瞩目中而忘记了看护好自己的项链。曲终人散后,为她带来无数人歆羡的项链丢了!而这条项链不是她的才最为关键,虚荣所带来的悲剧由此而展开,而这仅仅是第一步。紧随其后的悲剧在于,玛蒂尔德没有告诉好朋友,她只能卖掉所有家产、动用所有关系买来与记忆中一样的项链还给朋友,而这直接导致了她十年的艰辛。虚荣——人性恶之花所引发的悲剧正不怀好意地蔓延开来。

二、年华尽失,十年艰辛终究人老珠黄

十年会改变什么?一个人骄傲的心性,一个人美丽的容颜,还是一个人波澜不惊的人生?玛蒂尔德就如同童话中灰姑娘拥有水晶鞋那样,带着一条美丽的项链赢得了所有人的侧目,然而灰姑娘没有水晶鞋后,依然会有这高贵的王子为她倾心,但是可怜的玛蒂尔德在没有项链之后,除了要回到以往的生活中,还增加了大量的债务,而沉重的债务是需要她花费整整十年才能够还清的!这十年间,玛蒂尔德不得不小心谨慎地做人,一位美丽的姑娘不能够参加任何宴请,只为了不宴请别人;这十年间,一位娇生惯养的俏佳人变得什么粗活累活都得干,给人当帮佣、洗衣、做饭,抢着做她根本就看不上眼的 “工作”。十年时间,玛蒂尔德不再傲气凌人,她变得低贱,变得锚铢必较,变成她以往都不屑一顾的人。

为了还债,一切都是为了还债,我们不得不说玛蒂尔德这十年的生活是饱受煎熬的,当十年之后,玛蒂尔德终于将所有的债务还清,这位曾经人见人爱的姑娘已经年华不再,她变成了比实际年龄要大很多的一位老妪,没有漂亮的脸蛋,没有骄傲的容颜,没有高高在上的心性,没有让人一见倾心的冲动,她变得粗俗,变得锚铢必较,变得自己都不认得自己了,没有人敢相信这就是当年在舞会上刹那芳华的女子。十年时间,她居住的房子越来越破,以前最为看重的保养二字对她而言成为最遥远的神话,丈夫一天比一天瘦弱,自己一天比一天苍老,没有哪一天她可以像以往那样笑得无拘无束。所有的生活都围绕着一个钱字进行,一分一厘都可能会引发她不顾形象地与人争论不休,在她身上完全不再有青春的影子,看不到一点有涵养的生活,没有亲戚朋友敢和她交往,自己当年最为要好的朋友最终成为她心上的一根刺,想想都觉得罪过。低头做人的日子让她一刻也不能够安心。十年还债,年华尽逝的物是人非是让人最不敢想象的,每个人都感慨岁月催人老,但只有身临其中才可以体会到天地突变、一朝还债所带来的艰辛。这一变化摧毁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容颜,更是一个人的信仰和赖以生存下来的勇气。从这一角度分析,玛蒂尔德尽管生活上摆脱了以往不切实际的幻想,然而她敢于面对生活、承担自己的责任未尝不是一种担当,我们可以感慨玛蒂尔德不再是以往那个随心所欲的小姑娘,但我们可以说她终于懂得生活的艰辛了,这样的结局或许能够让作者平衡一点、心安一点。毕竟没有人愿意让一个漂亮姑娘在饱受生活磨难十年后一无所获。虽然历经苦难,但毕竟获得了成长,尽管失去很多。这是《项链》在故事发展过程中给人以复杂的感慨与体悟。

三、尘埃落定,最终不过一场游戏一场梦

十年之后,步履蹒跚、衣衫破旧的玛蒂尔德无意间撞见了自己当年的闺中好友佛来思节夫人,她依旧是那样的美丽,岁月在她身上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她无忧无虑地享受着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对自己的凄凉境地毫不知情。但玛蒂尔德并不认为这是佛来思节夫人的过错,自己所有的一切尽管都与佛来思节夫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尽管整整十年来佛来思节夫人这个名字几乎成为她的魔咒,然而现在不是了。玛蒂尔德终于把所有的债务都还清了!三万六千法郎这一天文数字终于不再是她身上需要背负的重担了。她终于可以轻轻松松地为自己而活了。尽管这一天来得太晚,但毕竟这一天到了。玛蒂尔德认为自己有必要向佛来思节夫人说明一切,哪怕仅仅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

很显然,佛来思节夫人被这个陌生的女人给吓住了:她是自己当年的好朋友么?她是当年那个骄傲的姑娘吗?如今这个人老态、粗俗,可是她讲的故事却真的是自己经历过的。十年前,玛蒂尔德向自己借了一条项链,还了项链之后便再无音讯。原来,她竟然是为了还债。佛来思节夫人不由得说:“我可怜的玛蒂尔德,那条项链是假的,最多只值500法郎!”所有的努力都成了白费?这一刻不仅仅是当事人玛蒂尔德愕然了,所有的读者都目瞪口呆:假的?这成为全文中最不起眼却又威力最大的一枚炸弹,让整个故事戛然收尾,让所有的人都不知所措。尘埃落定,所有真相都浮之水面的荒唐结局使得这个故事不再清浅,反而更难让读者猜透作者的叵测用心。在该部作品中,作者运用出人意料的构思、形象生动的刻画为广大读者展示出小说女主人公玛蒂尔德可悲可怜最终又可叹的人生经历。

四、结 语

在文学大师的笔下,真正震撼人心的悲剧并不是为了悲剧而悲剧,故事的开头一定要有令人喜不自胜的桥段,故事的发展一定要有令人千百回肠、跌宕起伏的命运,故事的结尾一定要有让读者欲说还休、恍然大悟的后知后觉,《项链》正是这么一部优秀的作品:作者开始给我们勾画了一个不应跌落凡尘的美丽姑娘,然后向我们揭示出在平凡家境下她不得不过着梦想与现实相距甚远的生活,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所有人都以为她可以改变命运,然而世事难料,她最终陷入了可怕的无底洞,十年之后当她可以 “无债一身轻”的时候,佛来思节夫人却告诉她:“那条项链是假的!”令人瞠目结舌的七个字竟然是对玛蒂尔德十年艰辛的最终解释,这里面蕴涵了多少的世事无常,忽略了几多难以言明的人世艰辛,其中的悲剧色彩连 “始作俑者”的玛蒂尔德也始料未及,连给出答案的佛来思节夫人也无能为力,而这恰恰是《项链》之所以有更深悲剧意义的所在。

[1]王锦芬.《项链》主题的再释解——谈《项链》的社会学意义[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2(04).

[2]张树生.人生命运的变奏曲——对《项链》内蕴的再认识[J].名作欣赏,2012(06).

[3]王桂霞,张福旺.讽刺,还是同情?——多元解读莫泊桑《项链》的主题[J].语文天地,2011(07).

[4]陆桂林.一夜风光 十年艰辛 悲剧乎 喜剧乎——浅析《项链》主人公玛蒂尔德[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0(24).

[5]李晓珍,赵智艳.虚荣与美德同在——《项链》中玛蒂尔德人物形象再剖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04).

张青(1974— ),女,河北大城人,硕士,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古典文学、英美文学;郝志远(1972— ),男,河北徐水人,本科,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古典文学。

猜你喜欢

玛蒂尔项链夫人
项 链
Blowwom
读《项链》有感
“夫人”与“妻”的区别
可爱的冰项链
真项链,假项链
真项链,假项链
他的情人
如果佛来思节退钱了呢
知识漫画